孫偉歡 馬云馳
[提要] 旅游養老村是一種新型的養老模式,即城市老年人前往農村去體驗田園生活并養老,稱其為“歸園田居”。本文從當今熱點新聞人口老齡化、農村人口流失、旅游扶貧入手,分析佳木斯居民養老現狀,以及發展養老村的優勢與缺點,并對佳木斯開展旅游養老村提出建議。
關鍵詞:養老村;旅游扶貧;人口老齡化;鄉村人口流失
中圖分類號:F29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6年12月8日
前言
根據最新人口數據顯示,我國老年人人口數正越來越多,預計到2050年,我國的老齡人口將達到4億人以上,隨著醫療水平的提升,中國人正在越來越長壽,按人均退休年齡60歲計算,老年人還有十幾年的時間處于空閑時間,面對老年人口數量增長與養老條件的欠缺,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已成為社會問題。本文從旅游扶貧出發將人口老齡化的養老問題、農村人口流失與經濟落后三種問題結合而發展一種新型養老模式——“歸園田居”式養老,從而有效解決三個問題。
一、佳木斯老年人現況與養老問題
(一)老年人數量狀況。在2013年佳木斯市人口統計中顯示,全市的總人口數有244.7萬人,60歲以上人口有26.35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0.8%。在老年人中主要養老模式為家庭養老與養老院養老,少數老年人采取候鳥旅游式養老。
(二)佳木斯老年人面臨的養老問題
1、空巢老人面臨的主要問題。在“二孩政策”之前,我國獨生子女政策已經實施了30多年之久,第一批獨生子女的家長已經集體步入老年期,有些家庭面臨著一對夫妻贍養四位老人的情況,導致城市出現大量的“空巢”家庭,空巢老人獨自生活在家,如發生意外,周圍鄰居與親人沒有及時發現,很可能耽誤救治。此外,空巢老人在與親人及周圍人的交流溝通上出現了弊端。
2、家庭養老休閑娛樂質量問題。家庭養老老人能經常與家人溝通,能讓老人體會到家庭的溫暖,但是也存在很多缺點:第一,家里人都出去工作,在白天通常是老人獨自在家,有些心臟病或其他方面疾病突發,不能及時送往治療;第二,受國家最近出臺的“二孩政策”影響,城市又有部分家庭紛紛趕上政策生育二孩,因父母平時上班,照顧孩子的重擔只能放在退休父母身上,影響其家庭養老的質量;第三,現在老年人與自己家的子女不是同年齡段,存在代溝,這也是家庭養老老年人與家庭其他成員所存在的問題。
3、養老院面臨的主要問題。目前,佳木斯市及周邊城鄉共有34所養老院,最大的有100多張床鋪,其中存在許多共性問題:第一,老年人常年在養老院居住,沒有親人陪伴,產生孤獨感;第二,在大型養老院中,沒有較大的活動場地,不利于老年人身心;第三,雖有醫療設施,但設施不足;第四,佳木斯經濟較落后,養老設施也不是很完善,不能滿足老年人全方面的需求。
二、農村人口流失與鄉村旅游扶貧
(一)農村人口流失。自改革開放以來,東南地區因其氣候與資源優勢經濟快速發展,相比下黑龍江省經濟發展較低迷,導致大量的農村人口外出打工。在佳木斯周邊農村,大量家庭青年壯年外出打工,大部分村莊只剩老年人與小孩,造成大量房屋閑置。農村人口流失,勞動生產力減少,無人全力務農,農村農業發展落后,致使農村經濟更加落后。隨著農村人口流失,直接導致城市人口過多,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
(二)鄉村旅游扶貧。鄉村旅游扶貧是一項能夠讓農村實現脫貧,農村利用自身的旅游資源,將其自身青山綠水發展為金山銀山。類比之前出臺的其他鄉村扶貧政策,旅游扶貧是真正意義上的扶貧,讓鄉村利用自身的旅游資源,帶動勞動力去創造財富,并可實現可持續發展,讓農民感到了自尊,在擺脫貧困中具有了參與感、成就感、尊嚴感。
三、“歸園田居”式養老優勢
(一)遠離城市喧囂,重回慢節奏生活。為了經濟的發展,城市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相比大城市的快節奏生活,鄉村的生活反而更適合老年人的居住生活。沒有城市的車水馬龍、霓虹燈盞,鄉村的寂靜正是老年人養老所需要的。
(二)有機綠色,遠離霧霾。到鄉村養老,處處都是綠色植被,自己種菜自己吃。沒有汽車尾氣的困擾,安心外出,放松身心。
(三)志趣相同,鄰里和睦。養老村的建設,使周圍都是與自己年紀相仿的老年人,共同語言多,生活方便。
(四)經濟便宜,安享晚年。在城市,老年人的養老金可能只過一陣子,但在鄉村養老,你的錢可以安心度過老年。
四、佳木斯周邊農村的優勢與存在的問題
(一)佳木斯周邊農村優勢分析。第一,2016年佳新農辦聯公布了首批特色旅游村共25個,包括農業觀光型、特色民族型、自然風光型與歷史文明型四大特色旅游村,其中星火村為朝鮮民族特色村,以朝鮮族的特點敬老愛老,最為特色;第二,佳木斯氣候上屬于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溫度適宜,沒有大型化工與工廠,環境污染較小,適合養老;第三,在這些村莊離佳木斯市較近道路通暢,方便家人看望老人,離佳木斯市醫院一般只有20分鐘左右行程,為老人在生病時進行救治提供方便;第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養老政策的支持,很多老人手中有著可觀的養老金,并且老年人數量增多,為養老村提供客源市場;第五,政策支持,當前政府提倡旅游扶貧,農村利用自身資源合理開發旅游,自主自立努力脫貧;第六,現在是信息化時代,不用出門就能知道天下事,為發展養老村提供宣傳便利。
(二)佳木斯周邊農村存在的問題
1、設施設備不足。佳木斯市周邊農村現在可以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但是與傳統的養老院相比,其配套設施還是很欠缺,不光要滿足老年人的居住與安全需求,休閑設備也是鄉村養老不可缺少的要素,應配合自身特色合理開發配套設施。
2、醫療設施欠缺。老年人是特殊群體,在醫療方面已全面配套,滿足老年人及時就醫的需求。雖然佳木斯市周邊農村離市區較近,方便就醫,但農村自身也應有必要的醫療設施。這在農村養老中還是主要問題。不光在醫療設施方面,外地老年人的醫保就醫制度,也應合理改革。
3、缺少專業團隊。發展有規模的養老村,可不是像發展農家樂那么簡單,必須有專業的團隊人士去管理、服務,在這方面我國養老村正缺少這方面的人才。唯有有專業的人進行服務,老年人才能安心地養老。
五、發展旅游養老村的建議
(一)充足的資金。開發農村養老村的首要條件必須是有充足的資金,要保證有不斷的資金投入,保證養老村可以完整地建造出,政府牽頭爭取有資金的企業加入完成養老村的建設。
(二)加強生態建設。良好的生態系統是養老村與其他傳統養老方式的主要競爭力,新鮮的空氣,田園生活對養老者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完善農村的生態系統,與當地自身特點結合,可持續有機地發展。
(三)保留原有鄉村文化。鄉村文化是農村的靈魂,不可為了發展旅游養老村過度商業經濟化,要保留自身鄉村的原有文化,過度開發反而會適得其反,失去其鄉村旅游的競爭力。還要完善農村的休閑設備,滿足老年人各方面的需求,豐富老年人的休閑活動。
(四)加強醫療建設。在看病的醫療設施方面,與城市相比農村還是有很多的不足,針對這方面的建設還需要政府構造完善醫療體系,可以采取公共醫療單位為主體,合理地吸引一些有資歷的醫療企業加入,逐漸完善體系。另外,針對醫療保險方面,政府應放松政策,滿足其他城市養老游客的看病就醫問題。
(五)可持續發展。旅游資源不只是屬于我們這一代的,在規劃養老村建設時,應本著全面可持續的原則,以追求長遠利益為目標良性發展,有些廢棄的資源在建設時要變廢為寶。在建設時應因地制宜,集思廣益地去發展旅游養老村,使其成為特色和品牌。
(六)大力宣傳。在旅游養老村的自身宣傳上,應充分利用互聯網與各大媒介手段,大力進行宣傳。不能只是針對當地人,更應該全面發展客源,針對不同地區合理宣傳,突出自身品牌宣傳。
六、總結
如今我國老年人數量越老越多,這也為我們發展旅游養老村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順著旅游扶貧的東風,讓農村養老與農村人口流失兩個不相關問題有機結合,進而一起得到解決。
主要參考文獻:
[1]李松柏.我國旅游養老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旅游經濟,2007.7.
[2]陳東平.農村勞動力流失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與措施研究[J].農業財經,2016.4.
[3]李泓沄,儲德平.安養鄉村、樂享田園:養老型鄉村旅游地新機遇——基于養老旅游、鄉村旅游與生態旅游的融合發展[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5.4.
[4]肖涌鋒,張傳信.歸園田居——傳統村落開發新思路[J].新農村建設,2016.2.
[5]李松柏.旅游養老給“農家樂”帶來的機遇與挑戰[J].江蘇商論,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