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圣娥
近日,一段“太原市高新區管委會某官員一分鐘連爆9句粗口”的視頻網上瘋傳,視頻當事人太原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白建生解釋稱,對方項目違規被查處后,多次到自己辦公室糾纏,自己說了牢騷話。
“官員”就是人民“公仆”,官員面對的是人民群眾,必須對人民群眾負責。投資方項目違規被查處,有怨氣,不服氣,找領導反映、傾訴,屬正常情況。領導依法合規地做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才是正道,“爆粗口”不但不會解決任何問題,而且還可能激化矛盾,讓“官員”在百姓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瞬間坍塌,得不償失。
身為官員,受黨教育多年,就應該有著較高的素質和修養,就應該多為人民群眾擔待,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多為人民群眾謀利益,辦實事、辦好事。不僅有“官德”,更應有“口德”。
新修訂的《準則》《條例》給所有黨員干部劃出了高標準和紀律底線,對黨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容不得有一丁點兒給黨和政府的形象抹黑的行為。因而,把牢自身情緒的“開關”,時刻力拒“粗口”之類的不良言行才是上策。
“官員”爆粗口看似小事,實則影響不小。它不僅損害黨員干部形象,影響黨群關系,激化社會矛盾,還損害政府公信力,敗壞社會風氣。正因如此,每個領導干部都應把好“出口關”,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一言一行做好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