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浩
“工作都是從簡單到復雜,要立足于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小事做起,一定要有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會消除迷惘,逐漸成長。”湖北省2014屆選調生崗前培訓班結業儀式上,時任省委書記的李鴻忠講了這樣一番話,兩年過去,我開始切身體會到這句話的深刻蘊意。
2014年8月進入單位后,我被安排到鎮確權辦,協助鎮財政所開展全鎮農村土地確權工作。我工作的三斗坪鎮是三峽大壩所在地,也是移民大鎮,由于歷史原因,土地糾紛一直都有,土地確權讓原本隱藏的潛在矛盾完全浮出水面,不斷有群眾來辦公室反映問題,其中不乏極少數大吵大鬧的上訪者。有一個上訪戶連續在辦公室坐了5天,連吃飯睡覺都在辦公室,我軟硬兼施都不奏效,反而把自己弄得焦頭爛額,這下我才發現原來學校學的那些專業知識對于做群眾工作幾乎沒有幫助,我開始懷疑自己,也許我根本就不適合基層工作。一次飯后閑聊中,我講出了我的困惑,在場的一位領導安慰我說,他在基層已經工作18年了,一開始也是什么都不會,但只要善于剖析群眾的心思,抓準他們的真實訴求,慢慢就會了。當晚回到宿舍,我就一直在想“這位上訪者的真實訴求”難道不就是為了給自己多弄點土地嗎?隨后我專門找了這位上訪者所在村的中心戶和鄰居,了解到原來該戶要求給其長期占用的紅線內土地進行違規確權,根本目的是為了把這塊田分給一直待業的小兒子,讓其結婚能有更多的資產。之后,我主動聯系鎮工會和人社中心,在壩區為其小兒子找了一份月薪2000元的保安工作,解決其收入問題,過后那位上訪者不僅放棄了之前不合理的要求,還說服了與他相識的上訪戶不再上訪。
2015年8月,我被調往鎮扶貧辦負責全鎮精準扶貧工作。首先開展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信息核查工作,需要對原有1700多戶貧困戶進行再次識別,而每戶貧困戶核查信息達47項之多,為此我放棄節假日休息,花了一個月時間從好幾米高的紙質檔案中逐一檢查和錄入每戶信息,最終提前一周完成了信息核查和錄入工作,得到上級部門和鎮領導的一致肯定,我開始體會到汗水換來認可的成就感。
從2015年12月開始,全鎮精準扶貧進入到實質階段,到戶到村的扶貧項目逐步鋪開,我開始頻繁下村督導扶貧項目開展,經常和村組干部打交道。對比剛開始工作的時候,面對群眾和村干部時的緊張和口不能言,現在的我能準確理解他們的語言,讀懂他們的心思,能很順利和老百姓溝通交流,和村干部打成一片。
從2016年5月份開始,全區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正式啟動,對我鎮而言這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沒有現成可供借鑒的模式和范本,從選址到場平到房建再到配套設施建設我都是一步步邊學習邊探索。為了把這項工作抓好,我經常下村在工地上頂著烈日和村書記、施工方探討工程問題,督辦施工進度,硬是把進度逼到了全區第一,把柏果淌安置點打造成全區樣板工程。為此區委、區政府將8月初全區易地扶貧搬遷現場會最終定在我鎮柏果淌安置點舉辦,為我鎮在扶貧戰場上爭得了榮譽。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不知不覺加入選調生隊伍已兩年,此時此刻,望著窗外雄偉的三峽大壩,壯闊的長江三峽,我開始覺得這里雖然沒有大城市的繁華和便利,但卻多了一份寧靜與祥和,我也慢慢習慣了這里的風土人情,愛上了這個美麗的峽江小鎮。我深知在為人民服務的道路上,萬里長征還只走了第一步,接下來的時光里,我會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進取,堅守理想,不忘初心,在基層和實踐中茁壯成長,成為一名合格的選調生。
(作者單位:宜昌市三斗坪鎮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