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杰
一、烏茲別克斯坦對外貿易概況
烏茲別克斯坦作為前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一直參與前蘇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對外經濟貿易活動,是當時主要的一個對外貿易出口國。在前蘇聯時期,15個加盟共和國當中烏茲別克斯坦的出口總額僅次于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個國家,而棉花和棉花加工設備的出口總額則居于前蘇聯第一位。但當時受前蘇聯中央的控制和意識形態的影響,烏茲別克斯坦的外貿活動的對象更多時候局限于東歐國家或者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烏茲別克斯坦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的60%都是與這些國家的貿易往來所發生。在與這些國家的貿易中,該國主要的出口產品是棉花和棉花種植所用的機械,而主要的進口產品是工業設備和日常生活消費品。
1991年烏茲別克斯坦宣布脫離前蘇聯獨立。獨立之后的烏茲別克斯坦不再受前蘇聯的控制,可以直接涉足國際市場,以獨立主權國家的身份自主地同世界上的各國進行貿易往來。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宣布獨立之后,對外貿易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逐步被完善,同時開始有計劃地對外開放,通過一系列類似于稅收減免這樣的政策調整,來吸引國外投資者在烏茲別克斯坦投資建廠,或者涉足烏茲別克斯坦國內的金融業。隨著相關的政策、法規對外國投資者的投資方式的規范逐步清晰、明確,對外國投資者的權益保護逐漸有法可依,投資者的信心日益增強。給予外國投資者的經濟優惠也使得投資者的熱情日益高漲。外資合資企業逐年大幅增加,分布在工業、服務業、交通通訊、建筑、農業、衛生保健、文化旅游等諸多領域。這對于烏茲別克斯坦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顯著的作用。同時,烏茲別克斯坦向外國,尤其是西方國家貸款的渠道增多,貸款數額也增加了。
在這期間,烏茲別克斯坦的外貿伙伴也由原來的社會主義國家轉為包括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目前,烏茲別克斯坦已經同世界70多個國家建立了經貿關系。其中較大的貿易伙伴為俄羅斯和中亞各國、瑞士、英國、德國、中國、韓國、美國、土耳其、日本等。值得注意的是,烏茲別克斯坦與獨聯體國家的貿易額雖然呈現下降趨勢,但是截至2001年,仍占到其外貿總額的30%以上。
烏茲別克斯坦積極加入到國際上的經濟貿易合作組織,先后加入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歐洲開發與復興銀行、歐洲發展與合作組織、國際勞動組織、國際經濟合作組織等國際機構和地區性組織。這是烏茲別克斯坦與國際市場接軌,得到外資的保障條件之一。
由于在前蘇聯時期長期推行統一的地域生產分工政策,烏茲別克斯坦經濟結構極為單一。在原蘇聯生產力布局中,烏茲別克斯坦被確定為棉花生產基地,是原蘇聯出口棉花的主要供貨者,其棉花出口量曾經占到前蘇聯棉花出口總量的70%。現在烏茲別克斯坦的主要出口商品仍然是棉花,此外還有化肥、黑色以及有色金屬及其制品、羔皮、蠶絲等農畜產品。可見,烏茲別克斯坦出口商品的構成多是原料性產品。近幾年石油產品、化纖和合資生產的汽車、電器等也出現在烏茲別克斯坦的出口商品種類當中。
總體上看,烏茲別克斯坦的對外貿易在獨立之后經歷了一個艱難的發展過程,但是現在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烏茲別克斯坦現在已經成為國際貿易當中一個有影響力的角色,而對外貿易對于烏茲別克斯坦的國民經濟發展來說也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貢獻。
二、烏茲別克斯坦進出口概況
在宣布獨立之后,由于技術落后、缺乏經驗、法律法規不健全等原因,在1991~1994年這一段時間,烏茲別克斯坦的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出現大幅度下滑。短短3年之間,烏茲別克斯坦的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就從112.84億美元下降到49.71億美元。后來經過政府的及時政策調整以及人民的積極努力,烏茲別克斯坦成為獨立的原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中第一個實現經濟復蘇的國家。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又逐漸有所上升,逐漸恢復到1996年的95.97億美元。這個上升的過程直到1997年,受到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又經歷了一個下降的過程。從2001年開始,隨著世界經濟漸漸走出了金融危機的陰影,烏茲別克斯坦的進出口總額開始逐年穩定上升。
烏茲別克斯坦進出口貿易總量在獨聯體國家中屬中等水平,并一直呈現上升趨勢。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展開,烏茲別克斯坦同時也積極參與到世界經濟體系之中,積極吸引外資,實行進口替代和出口導向的發展戰略;烏茲別克斯坦政府對于烏茲別克斯坦本國經濟結構不斷調整優化,逐步推進市場經濟改革,大力發展中小企業。這樣基本保證了經濟貿易的健康穩步發展。由于2008年金融危機的產生,全球經濟普遍不景氣,但烏茲別克斯坦經濟因為與歐美國家經濟結構有所差別,基本未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繼續快速發展。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均好于預期,進口總額、出口總額也創出新高。
現在的烏茲別克斯坦對外貿易領域,已經形成了現代化的外貿基礎結構。越來越多的非國有企業成為對外經濟活動的參與者,在境外設立的貿易公司代表處和合資企業逐年增多。烏茲別克斯坦的對外貿易是否出現了順差,由于灰色清關的大量存在以及匯率、物價指數的口徑不同,數據計算上有爭議。但是,不爭的事實是烏茲別克斯坦政府總能夠及時償還貸款,從未發生過拖欠外國借款的情況。這應該跟烏茲別克斯坦在對外貿易中賺取了一定量的外匯有關。烏茲別克斯坦出口的原料類商品、半加工產品的國際價格受國際市場影響很嚴重,價格波動很大。但是近些年來,依靠獨立開發或者合資企業生產出的新產品實現了結構優化、品種多樣。烏茲別克斯坦的高附加值產品在出口總額中所占的份額越來越高,這些都有利于增強烏茲別克斯坦在對外貿易當中的競爭力以及抵抗風險的能力,有助于賺取更多的外匯,支撐政府對外融資以及外貿結算。
三、烏茲別克斯坦對外貿易的商品結構
烏茲別克斯坦有著優越的自然條件,適宜棉花栽種,所以在歷史上一直有種植棉花的傳統。在長期實踐當中,烏茲別克斯坦的農民也積累了豐富的棉花種植經驗。前蘇聯時期,由于實行的是全國范圍內的計劃經濟體制,要求各聯盟共和國都根據自己的條件進行專門化的生產,烏茲別克斯坦就承擔了前蘇聯最主要的棉花生產任務,成了前蘇聯的主要棉花種植基地。烏茲別克斯坦的棉花種植量占到前蘇聯全聯盟的60%以上,而棉花產業的產值也占到本國農產品產值的60%。棉花產業的發展深刻影響著烏茲別克斯坦的對外貿易。首先,使得脫離前蘇聯之后的烏茲別克斯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出口的商品中棉花以及棉花制品占了很大的比例,甚至在世界棉花市場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其棉花出口在國際棉花市場上最高可以排到第2位。與棉花出口量居高不下相對應的就是棉花給烏茲別克斯坦創造的高額外匯收入。
凡事有利就有弊。棉花這一項產品占據了烏茲別克斯坦出口產品過高的比例所導致的單一的出口商品結構也就使得烏茲別克斯坦承受的風險很大,受到世界棉花價格的制約。同時,又由于烏茲別克斯坦的工業一直都比較落后,在前蘇聯時期就一直向聯盟中的各加盟共和國出口原料,加工制造技術、設備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使得烏茲別克斯坦獨立之后,只能用20世紀60年代投入使用的設備生產出少量的棉花產品,大多都以低附加值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的形式出口。落后的加工制造技術還使得烏茲別克斯坦對國內的棉花制品的需求不能滿足,不得不大量進口高附加值的棉花制成品,極大地降低了對外貿易中所能積累的財富。
過大的棉花種植面積還使得烏茲別克斯坦的糧食產量低下,完全不足以滿足本國人口對于糧食的需求,必須從國外進口大量的糧食,形成了農業大國大量進口糧食的怪現象。近年來,隨著烏茲別克斯坦逐步對外開放,也不再單單從原蘇聯的加盟共和國進口糧食了,遠渡重洋的加拿大、美國這樣的國家也成了烏茲別克斯坦大量進口糧食的對象。從今天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角度來看,這種對糧食進口的重度依賴是急需調整、變革的。
烏茲別克斯坦的農產品出口除了棉花以外,還有羊毛、羊皮、蠶絲以及洋蔥、西紅柿、葡萄、杏子、香瓜等等。這些出口產品的情況與棉花的情況相差不多,就不再贅述了。
作為一個具有豐富自然資源的國家,烏茲別克斯坦號稱擁有“四金”。除了稱之為“白金”的棉花以外,還有黃金、被稱為“烏金”的石油以及被稱為“蘭金”的天然氣。黃金、石油、天然氣也就構成了烏茲別克斯坦出口產品的另外兩個主要的組成部分:礦產資源和能源。烏茲別克斯坦境內已探明的黃金儲量占世界第五位,年開采量占到第七位,本來可以通過對外貿易實現不錯的經濟效益,成為創造外匯儲備的一個主力,但是近年來金價持續低位震蕩,所以烏茲別克斯坦豐富的黃金并沒有成為出口商品中的主體。烏茲別克斯坦的油氣資源也非常豐富,有油氣資源分布的土地面積占到了它領土面積的60%。但是,由于歷史上一直是一個工業落后的國家,烏茲別克斯坦的油氣開采、利用很成問題。隨著其法律、法規逐步健全,政策環境逐漸明朗,外國早已關注能源開發的投資者開始涌入烏茲別克斯坦境內,以合資、合營等多種方式開發油氣資源。現在烏茲別克斯坦是中亞國家當中少有的油氣資源自給自足的國家,并且還大量出口,在烏茲別克斯坦的出口商品當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烏茲別克斯坦的進口商品除了上文提到的糧食以外,還有以日常用品為代表的輕工業產品以及發展工業需要的機械設備等工業品。進口商品的結構之所以是這樣的,其實是因為烏茲別克斯坦的工業實力比較差,不論是重工業還是輕工業,底子都很薄。為了能逐步使各種原材料盡可能在國內進行加工制造,做成高附加值的成品出口,從而脫離出口商品是低價的原材料和半成品,進口商品是高價的工業品和日用品的窘境,烏茲別克斯坦決定優先進口機械設備,以加快輕工業(包括生產日用產品的和加工農產品的)以及迫在眉睫的燃料動力工業、金屬加工工業。
烏茲別克斯坦針對本國進出口商品結構的不合理而做的種種努力是成效顯著的。不僅體現在進出口貿易總額的穩健增長上,還體現在其進出口商品結構的逐漸優化上。在烏茲別克斯坦的出口商品中,棉花以及棉花制品的比重逐漸下降,除了國家引導下擴大糧食種植面積的原因,還有一方面原因是烏茲別克斯坦的棉花加工工業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棉花供給本國的工廠加工,而非出口。同時,出口的商品當中蔬菜水果的成分逐漸被附加值更高的深加工食品所取代,這也體現了其食品加工工業的發展。更大的變化體現在近年來烏茲別克斯坦開始出口一些工業產成品,比如航空制造產品以及汽車。這種外貿商品結構的多樣化必將成為一種趨勢,在未來世界會看到烏茲別克斯坦有更豐富多樣的進出口商品。
主要參考文獻:
[1]陳聯璧.烏茲別克斯坦的對外經濟合作[J].歐亞經濟,1996.2.
[2]阿不都斯力木·阿不力克木.烏茲別克斯坦對外貿易政策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經濟問題探索,2010.9.
[3]凡婕.烏茲別克斯坦對外經濟關系的變化[J].大陸橋視野,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