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華
基于建設數字化校園和發展“建構式生態課堂”的理念,我們提出了“數字·多元”課堂的教學主張。
“數字·多元”課堂是指集物聯網和教育云端等新技術于一體的智慧課堂,它是一種“互動教學系統”,整合了數字化學習平臺、電腦終端、即時反饋系統、智能終端等軟、硬件的智能化教學方式,其表征是由多元教學手段、多元教學方法、多元作業設計、多元探究方法以及多元評價等方面構成。“數字·多元”課堂的核心理念是:“數字引領,多元發展,學會學習”。遵循的教育思想是教給學生終生受益的學習方法,即決定未來最重要的核心素養——學習力。
基于這樣的思考,學校從整體角度來建構課堂。總體上可以分為三大平臺、三大環境和四大要素。三大平臺為教學管理平臺、區域校園網絡平臺和數字化學習平臺,三大環境為智慧學校、智慧教室和智慧課程,四大要素為數字引領、合作互動、體驗感悟、多元發展。
“數字·多元”課堂的實施基于學科特點,共建立四種課程教學范式。基礎課教學的路徑是:資源導學→積累感性經驗→抽象概括結論→應用原理解決問題;遷移課教學的路徑是:思維再現→模仿學習→練習鞏固→形成技能;轉化課教學的路徑是:自主學習→嘗試練習→組織討論→鞏固練習→課堂總結;訓練課教學的路徑是:明確學標→基本訓練→變式訓練→綜合訓練→創造訓練。
為了使“數字·多元”課堂有效地開展,學校在推進過程中采用了以下的策略。一是建設電子書包。在展開研究過程中,學校探索融合正式與非正式學習、聯結課堂與課外學習、結合學校與家庭教育的基于電子書包(pad)的新課堂教學模式、方法和策略;探討學生在電子書包應用中的學習心理、行為和方式的變化。二是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學校通過創設學習環境(選課走班和體驗活動)、開發課程基地(感知生長數字農植園、太陽能數字氣象站、雨水回收生態系統、科技館等)、搭建互動平臺(大慶路小學感知生長網、數字課程基地網絡平臺、電子書吧)、完善學科教室(創客空間、STEM體驗中心)等措施不斷推進課程建設。三是通過改革促進教師發展。學校圍繞“數字·多元”課堂的建設思路,利用數字技術從四個方面開展多元化的教研改革。改革教研理念,建立區域合作教研;改革教研路徑,開展系列微格教研;改革教研方式,創生級管教研;改革教研評價,實施團隊教研。
編輯 李剛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