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洪安
山海情懷 品質煙臺煙臺市獲批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
孫洪安

2016年12月28日,煙臺市質監局質量科科長雷鴻元收到了來自國家質檢總局對煙臺市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的正式批復。這意味著,經過一年緊張有序的籌備,煙臺市將全面啟動“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創建活動,向代表著城市質量發展最高水平的“國字號”榮譽闊步挺進。
“煙臺市將以創建示范城市為契機,提升煙臺整體質量水平,打造質效雙優的‘煙臺質量’。”煙臺市質監局副調研員劉世果一語道出了煙臺市大質量引領發展全局的決心。
目標確立,大幕開啟。煙臺,這座重視質量、追求質量、崇尚質量的城市,將把質量作為打造發展優勢、增強綜合競爭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優化調整經濟結構、保障改善民生、推進供給側改革、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抓手,走出一條依靠提質增效帶動轉型升級的發展新路子。
煙臺,將因“質量”而變。
根據創建要求,爭創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必須符合城市質量發展戰略明確清晰,城市質量文化特色鮮明,城市質量基礎保障有力,城市質量工作組織堅強有力,質量宏觀管理成效明顯,質量發展成果全民共享,并注重質量制度、方法、機制創新等10大方面,50多項指標內容的要求。
“雖然我們是全市整體爭創,有一定難度,但總體來看,煙臺市的基礎條件優勢明顯。”劉世果認為,煙臺市創建具有一定優勢。
從上層決策來看,一直以來,煙臺市都積極推進質量強市戰略與質量發展、質量安全“一體兩翼”建設,并健全質量工作機制,成立市質量強市及名牌戰略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全市初步形成了市、縣、鄉共同參與,各部門齊抓共管的大質量工作格局和機制。不僅如此,煙臺市先后出臺了質量強市、標準化等20余個政府文件,并完善了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和經費保障機制,近3年累計投入質量工作經費達5億元,將質量指標納入全市綜合考核體系,在全省率先對縣級政府實施質量工作考核,確保質量工作責任落到實處。
在質量基礎建設方面,全市建有9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3個區域性重點實驗室、10個縣級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形成了覆蓋市縣鄉三級和支柱產業的質量保障體系。創建了23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2個國家級和46個省級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參與制修訂370項國家標準、400項行業標準,農業、工業、服務業標準化工作協同推進。
“煙臺質量工作也非常有特色。”劉世果介紹,煙臺市一直堅持全領域抓質量、推進全方位上水平,注重各領域質量工作相互融合,通過食安城、衛生城、旅游城等“多城聯創”,實現產品、工程、服務、生態等多領域質量工作協同推進,全面提升整體質量工作水平。同時,堅持全產業抓質量、全方位增強核心競爭力。近年來,圍繞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在農業領域大力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在工業領域實行全鏈條質量提升工程,在服務業領域深入推進標準化建設,形成了一、二、三產業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良好態勢,品牌優勢明顯。目前,全市擁有中國馳名商標91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45件,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9個,國家出口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3個,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9個,魯班獎7個,國優工程15個。
“正是有了這些做基礎,我們才有了創建的底氣,爭取在三年內通過驗收。”劉世果信心堅定。
可以預見,創建示范城的歷程艱辛,那為啥還要創建,對煙臺市發展有什么好處?
“影響深遠,意義重大。”在煙臺市農業局副局長呂常厚看來,通過創建示范城市,有利于進一步推動質量強市活動的全面開展,建立完善全市的質量公共體系和健全的質量監管體系,“在創建示范城市過程中,能培育一大批質量管理優秀、質量水平高、品牌影響力大的優勢企業,提升全市綜合質量水平和人民群眾質量滿意度。”蓬萊市場監管局局長李憲堂認為,“從以往品牌引領的經驗來看,示范創建更能帶動企業的整體水平提升,是難得的機遇。”
創建利好明顯,創建思路如何?對此,劉世果透露,到2020年,全市質量基礎進一步夯實,以質量為核心要素的區域發展競爭力顯著提升,全市整體質量水平達到國內一流層次。“即使是全市整體創建,我們也要創建國內一流的示范城市。”劉世果說。
方向確定,創建路徑日漸清晰,在創建過程中,煙臺市將突出問題導向,推動解決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以及市民關心的質量問題。
——以創新推動質量發展。加強創新主體培育,到2020年培育發展主營業務收入過500億元的創新型產業集群10個以上,過1000億元5個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800家以上。加強檢驗檢測能力建設,到2020年新建國家蒸汽流量計量型式評價實驗室等公共技術創新平臺3個以上,新建省級以上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65家以上,全市新型研發機構和技術成果轉移轉化機構突破50家。
——以品牌塑造質量高地。設立質量發展引導基金、品牌研究工作室,完善品牌建設政策措施,在全市各行各業催生一批在國際國內叫得響的知名品牌。到2020年,新增中國馳名商標3個,山東著名商標100個,山東名牌產品25個,山東省服務名牌15個,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達到3個,推動實現優勢產業、優質產品聚集。
——以標準引領質量騰飛。未來五年,著力發展核電裝備、高鐵裝備、3D打印、機器人、生物制藥等新興產業,爭取制訂一批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占領行業高地。到2020年,創建國家級、省級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50個,參與標準化技術組織30個,主導或參與制訂國際標準5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600項。
——以惠民彰顯質量成效。加大衣、食、住、行、玩等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領域問題的解決力度,有效確保質量安全。完善質量違法突發事件快速反應機制,營造放心滿意的消費環境。發揮“12345”、“12365”便民服務熱線的橋梁紐帶作用,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質量問題。
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部門聯動,相互銜接將成為一大特色。“煙臺市將統籌各方、合力共創,健全制度、完善政策,強化考核、落實責任,切實讓創建活動成為改善和提高全市發展質量的過程,保證完成質量強市創建各項任務。”劉世果說。
創建示范城市,首先要明確創建責任。煙臺市將建立黨政齊抓共管機制,凝聚質量工作合力,強化黨政主要負責人主體責任,把創建工作擺到市委、市政府突出位置,提高工作向心力。
“建立年度質量報告機制,強化工作考核獎懲。”劉世果介紹,如今,煙臺市正在建立政府向市人大匯報年度質量工作制度,完善質量主管部門向社會發布年度質量工作報告制度,強化工作監督。完善考核評價體系,發揮考核的激勵和導向作用,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建設和領導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筑牢質量強市創建長效機制。
穩定可靠的政策機制,是夯實質量工作根基。對此,煙臺市將制定相關產業、科技、人才政策措施。健全質量工作財政投入、經費保障、激勵資助機制,市級財政投入每年增長,在創新、品牌、標準化等方面給予優勢企業資助,為質量強市創建提供政策支撐。
質量工作不是一個部門,一個企業的獨角戲,而是全民參與的“大合唱”。煙臺市將依托大專院校、科研機構開設質量專業,培育專業人才,為質量強市創建提供智力保障。利用各類媒體,傳播先進質量理念,倡樹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升全民質量意識。廣泛開展公益性和群眾性質量文化活動,推進質量工作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鄉村、進機關,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質量強市創建的良好局面。
“速度終有上限,質量永無止境”。如今,煙臺市各個領域、各行各業的質量提升正蓄勢待發,倡導的“城市以質量贏得魅力,政府以質量贏得滿意”的理念日漸深入人心,激勵著全市上下在爭創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道路上踏實前行,推動著新時期質量發展藍圖一步一步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