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敬少先隊隊禮的具體方法
專家答疑
最近,編輯部連續收到基層少先隊輔導員通過郵件、微信、QQ提出的有關敬隊禮的問題。現請中國少先隊工作學會顧問張先翱老師給予解答。
輔導員:我聽建國初期的老輔導員說,隊禮的意義除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外,“五指并攏”還代表“五愛”。這是真的嗎?
張老師:1950年4月23日團中央召開的第一次全國少年兒童工作干部會議上對隊禮的意義作出解釋:一、右手舉高過頭頂,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二、五個手指代表五愛。三、與國際少年先鋒隊隊禮相同。1954年5月28日團中央頒布了《中國少年先鋒隊隊章》,同時在關于隊章的幾個具體問題的說明中,宣布“隊禮的意義取消了原來的二、三兩條”“使內容簡單明確,隊員容易記憶”。因此,這位老輔導員說的五指表示“五愛”,曾經有過,但1954年5月底后這一項意義已取消。
輔導員:敬隊禮的方法,隊章里只寫了“右手五指并攏,高舉頭上”。但手要高舉到頭上其實有三條線路:從胸前舉起、徑直舉起、從右側舉至頭上。究竟哪一個是正確的?手要高出頭頂多大的距離?
張老師:你說的三種敬隊禮的線路現實中都存在,手高過頭的距離也各種情況都有。隊章中“我們的隊禮”一條表述很簡練,隊員容易記憶:“右手五指并攏,高舉頭上,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關于隊禮具體的敬法,在1950年4月召開的第一次全國少年兒童工作干部會議上有過明確且統一的規定:“隊禮行法,五指并列,經過胸前,自下而上,停在額前超過頭頂一寸半。”對于這一敬禮方法的規定,少先隊權威機構從未有過修改或補充。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少先隊輔導員,多數都知曉這一點。一寸半折合成國際通用的長度為5厘米。有些關于少先隊禮儀的書刊中,稱高過頭頂一拳,這是一種比喻性的說法,因為一拳的高度大約是5厘米。我記得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團中央少年部也宣傳過 “從胸前舉起”的敬禮方法。

張先翱老師敬隊禮
輔導員:我發現隊員們敬隊禮存在一個相當普遍的問題:手掌不是高過頭上,而是停留在額頭前。對于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怎樣予以糾正?
張老師:你說得對極了!手掌舉到頭前而沒有舉至頭上,是普遍存在的問題。當手掌垂直往下,碰到額頭上時,才叫“高舉頭上”。
敬好隊禮有兩條基本經驗:一是只有平時加強隊禮教育,經常“熱心為大家服務”,敬隊禮時才能深刻體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真正意義。二是依照團中央的統一規定行禮不但可以體現出儀表美,還能讓隊員們深刻感受到隊禮的神圣意義。
概括起來,敬隊禮有五個要領:右手五指并攏;從胸前舉起;高過額頭上方5厘米(約一拳左右);小臂與手掌呈自然直線(歷次隊章中敬隊禮的圖示均如此);掌心面向左前下方。
具有一億三千萬成員的少先隊組織,隊禮的行法必須規范統一,不能各行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