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熟市實驗小學 端木旖玲
國旗下講話的創新策略
江蘇省常熟市實驗小學 端木旖玲

“國旗下講話”是升旗儀式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對少先隊員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傳統形式的“國旗下講話”的主角是輔導員,鮮見隊員上臺亮相;形式多為灌輸式,隊員并不喜歡;內容大多是來自網絡上的通用文章,更難以引發隊員的共鳴。要使“國旗下講話”具有新鮮感、吸引力,充分發揮其教育作用,就要對其內容和形式不斷進行創新,以提高其實效性。我校在“國旗下講話”的創新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主題貫穿,體現學校少先隊教育特色
“自治教育”是我校少先隊工作的一大特色。每學期初,少先隊大隊部都會以“八禮四儀”為大綱,規劃一系列“國旗下講話”的內容。比如,生活自治方面的 《我的書包我整理》《文明用餐我能行》;崗位自治方面的《午餐精準化管理——舌尖上的自治》《人人為校,做合格崗位管理員》;學習自治方面的《學習自治,夢想啟航》《閱讀,精神的散步》;道德自治方面的《讓節約成為一種習慣》《向善,請做好每件小事》……通過每周一主題的“國旗下講話”,在潛移默化中引導隊員們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師生合作,讓隊員成為少先隊教育主角
為使“國旗下講話”體現隊員的主體地位,我校打破以往輔導員一人主講的局面,把“國旗下講話”的選擇權下放到每個中隊,并將每周的升旗手加入進來,為 “國旗下講話”注入新鮮活力。于是,“國旗下講話”不再只是輔導員向隊員灌輸道理的講臺,而是成了大家相互交流的陣地。深入淺出的講話內容,變換的講話形式,讓隊員們更容易接受,進而產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以2016年9月的“國旗下講話”為例(見下表)。

?注:“邑”是常熟古代縣學的名稱。常熟市實驗小學源自于古代縣學,便稱為邑學,學校就美稱為邑學園。
三、打破常規,增強少先隊教育的現實意義
每周一次的“國旗下講話”難免會形成一定的模式。對于“國旗下講話”的具體內容,我們堅持打破常規,在創新上做文章,使隊員們聽得進去,記得住,并以之為行動指南。比如,在“國旗下講話”中我們進行了以下嘗試。
1.喜聞樂見的現場表演。2010年,我校開展“30分鐘午餐靜行動”計劃時,在升旗儀式上,就由5位隊員扮演“靜”家族的5個兄弟,分別是“靜進”“靜吃”“靜理”“靜等”“靜退”。他們就各自的職責進行“國旗下講話”。隨后,這5個可愛的形象成了全校隊員的最愛,隊員們爭著和這五兄弟做朋友,學校的午餐秩序變得井然有序。
2.發人深省的成長故事。我們每年都會在升旗儀式上為學校里涌現出的一批優秀團隊和優秀中隊頒獎。從上學期開始,我們邀請獲常熟市體育團體總分第一名體育團隊的隊員在升旗儀式上講述他們的成長故事。之后,獲常熟市合唱比賽一等獎的藝術團隊、常熟市優秀中隊、優秀輔導員團隊等,都登上了“國旗下講話”的舞臺?!皣煜轮v話”形式的創新贏得了更多隊員的歡迎,身邊人的特長以及他們的成長故事激發出了隊員們心中的正能量,從而營造出了積極向上的“比學趕幫”的氛圍。
3.激發熱情的榜樣演講。邀請優秀少先隊員代表在“國旗下講話”中講述自己的成長歷程,是我們每學期都會進行的榜樣教育。這些優秀少先隊員中有學習勤奮者,有體育積極分子,有勞動小模范,還有孝心少年等。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五星紅旗下,聽著優秀隊員的先進事跡,隊員們無不深受感染。大家立志向他們學習,爭做新時期的優秀少先隊員。
“國旗下講話”是少先隊對隊員進行教育的良好平臺。每一次“國旗下講話”都應成為隊員們的一次心靈洗禮。少一點空洞、多一點鼓勵,少一些形式、多一些內涵,“國旗下講話”才能真正成為學校少先隊教育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龍抬頭”里聊探索(主講人:大隊輔導員)
(2月27日)
隊員們,今天是農歷的二月初二,又稱“龍抬頭”。傳說每逢農歷二月初二,天上主管云雨的龍王抬頭,開始降雨。其實,在農歷二月以后,冬季的少雨現象結束,降雨量逐漸增多,是我國季風氣候的特點。我們的祖先在對自然的長期探索中,總結規律,積累了寶貴經驗,形成了像“龍抬頭”這樣的至今仍惠及華夏子孫的智慧結晶。
如今,我們有了氣象觀測設備,有了衛星和天文望遠鏡,但對自然和科學的探索從未停止。許多少先隊員的夢想是遨游浩瀚太空、探秘廣闊海洋。為了探索世界無窮的奧秘,我們要從現在開始,就立下志向,學好科學文化知識,不怕困難,自覺培養創新精神,勤于探索和積累。這樣,才能像我們的祖先那樣,讓寶貴的發現與經驗流傳下去,造福萬代。
隊員們,我國“探月工程”已經啟動,“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2020年左右中國人自己的空間站也要發射升空……這些都展現著探索的步伐,更激勵著我們在這個“龍抬頭”的日子里,種下勇于探索的種子,為實現夢想,開啟新的征程! (江 雪)
(欄目編輯 韓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