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龍
摘要:現在的建筑工程已經朝著更加復雜的方向發展,隨著建筑工程向高強度化、高技術化的發展,建筑工程中所用到的施 工工藝和技術必然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從施工技術管理上表現出的問題,能夠從側面說明我國現行的建筑工程施工管 理方面還存在著比較明顯的不足。這些不足時刻地關系到了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卻還沒得到足夠的重視和解決。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常見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C931.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178(2018)19-0276-01
1 建筑工程技術管理現狀分析
1.1 建筑工程技術質量管理現狀
很多建筑承包建設商,為了減少建設過程中的生產成本、加快 工期的進度,常常會出現通過偷工減料來縮短所需工時、減少支出 成本等等情況。在基坑的開挖過程中,出現基坑開挖進度不一、部 分區域開挖過度、部分區域開挖不達標的情況。在開挖的過程中, 有的直壁開挖不采取鋼板防護支撐,鋼板支撐構件出現虛焊、漏焊、 斜焊不達標等等情況,容易導致工程的土立方和基坑施工過程中出 現土方坍塌、滑坡等問題。
在進行基坑工作的時候,不采取保護措施,為了減少工程支出 成本,聘用社會上沒有經驗的工程管理人員來任職。基坑開挖過程 中,沒有做好排水工作,或者排水工作因為技術人員能力不達標而 出現基坑排水不及時、大量積水等情況。
1.2 技術管理制度的現狀
現行的建筑施工工程中存在著技術管理制度嚴重空白的情況,
很多承建商或工程隊當中技術管理這一職位缺失。很多施工隊中出 現一人擔任多個職位的情況,有人既是工程進度管理員,又是技術 驗收管理員,甚至管理員本身還是工程隊中的施工工人等。
不少家族式建筑企業中任人唯親,擔任工程技術管理這一職位 的人員不具備專業的技術知識和相應的管理能力,導致工程技術管 理職位變成了一個只為了求錢,而不求質量的崗位。
工程技術管理工作中,還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分工不明確、責任 歸口不明確等現象。
2 常見的施工技術問題及解決方法
2.1 模板問題
常見問題:常用的鋼模和木模中存在質量問題。木模由于其本 身材質的原因,在多次拆卸、使用過程中,已經存在比較嚴重的軸 線偏移、拼接不牢固、支撐不足、縫隙過大的問題而導致跑漿,但 是不少施工隊為了減少支出的成本,對于木模的使用一般都是不爛 不換的原則,以至于模具施工過程中出現軸線偏移、漏漿等質量問 題。此外,鋼模由于長期不進行糾正,出現一定程度的軸線跑偏、 連接處縫隙過大等情況。
解決辦法:技術質量監督人員定期對模具的軸向、縫隙連接處、 拼接質量等進行檢查,及時清理掉一批已經殘舊破損的模具,對軸 向出現偏移、銜接不緊密的鋼模及時派人修整。做到沒經檢查的模 具不使用,未經修復的模具不重復利用。
技術質量監督人員嚴格對每層的梁、柱、板、橫截面等使用模 具定型的構造部分進行檢測,確保梁、柱、板、橫截面等結構不出 現跑線、軸線偏移、鼓包等。對于重復使用的模具,及時進行模具 內的垃圾清理,以免出現垃圾被固結在新的建筑主體上。對于不同 結構的拆模順序和步驟,嚴格按要求執行。
2.2 鋼筋問題
存在問題:使用生銹鋼筋、廢鋼再融鋼筋等,使用一些抗拉、
抗壓、抗剪等能力不達標的鋼筋等。
在鋼筋施工過程中出現結綁拉扎強度不夠、焊接工序不達標、
焊接過程偷工減料等情況;不同構造中的鋼筋結扎步驟不按標準進 行,如梁板鋼筋未按正確位置結扎連接、柱縱鋼筋接搭處強度不夠, 未按規定要求錯開分布等。
解決辦法:對鋼筋進場質量嚴格審核,通過實行嚴格的責任制 和懲罰制度確保建筑工程中不使用生銹筋、再融筋。在鋼筋施工過 程中,及時對鋼筋結綁情況進行檢查和記錄,使用檢查鋼筋的結綁 強度、數量、規格是否符合圖紙和施工標準,鋼筋的連接點和連接 位置是否符合國家安全標準,應加墊塊、馬凳等是否加設。
2.3 混凝土問題
存在問題:由于混凝土運輸站到施工現場的運輸途徑過遠,常
常會出現混凝土攪拌過稀、混凝土過早凝結等問題。
解決辦法:解決混凝土運輸過程中存在的過稀或過早凝結等問
題,應提前進行運輸時間計算;對于混凝土的混合比例,嚴格按國 家規定進行配比;混凝土的攪拌要均勻充分、軟硬適中,內部半剛性材料混合要充分;在一些鋼筋密集的建筑結構位置,采用更小的 半剛性材料來進行混凝土混合,在混凝土澆灌完畢后,采用人工振 搗均勻;對于預留孔洞進行混凝土下料的,應從多個孔洞同時進行 澆筑,避免漏振。
在混凝土澆灌之前,仔細檢查混凝土模具內部是否存在垃圾或 者上一次使用過程中留下的水泥碎塊等,對鋼筋的結扎連接點,連 接數量和強度、墊片和馬凳的放置情況進行再次檢查,以免混凝土 澆灌后才發現問題的存在,增加補救的難度。
2.4 砌體工程問題
存在問題:不少私人的小型建筑中,還存在偷偷使用紅磚的情
況,對環境造成影響。一些砌體施工中,沒有對加氣混凝土粉煤灰 磚進行全方位的浸泡處理;在砌墻的過程中,存在鋪灰過長、過厚、 砌磚過程不按照標準擺放,出現墻體完成后再進行補褨的情況。這 樣的操作流程,使得砌體出現強度不達標,容易出現空洞、不密實、 易脫落等情況。
在砂漿配比的過程中存在比較嚴重的隨意性,砂漿攪拌不均勻, 砂漿塑性材料和半剛性材料混合比例不符合標準等,砂漿泥灰桶中 存留的混凝土殘留物未進行及時清理等。
解決辦法:在砌體工程完結之前,對砌體的磚體排放情況、砌 體留褨情況、砌體墻磚之間的縫隙寬度、接密程度進行檢查;督促 工人對泥灰桶殘余物進行清理,對水泥砂漿混合比例進行校對,對 不符合規范的留褨行為進行整改。
2.5 屋面防水工程問題
存在問題:防水卷材不按規范施工;女兒墻拐角沒有按照規定
做成圓弧形;拆模前沒有按要求進行防水、強度測試,在質量沒有 過關之前便私自拆模等等。
解決辦法:制定嚴格的屋面防水管理制度,加大屋面防水工作 質量日常巡視工作。重點檢查女兒墻防水拐角處是否按要求做成圓 弧形,女兒墻根部與屋面的卷材是否進行了分層的接搭。在屋面防 水過程驗收之前,嚴格按照流程進行防水測試、強度測試。
2.6 材料亂放問題
存在問題:施工過程中,許多工人為了方便自己的施工,往往
會將施工需要用到的材料放在方便自己使用的地方。但當樓板、梁 柱等混凝土工程凝結時間還不達標時,在未完全凝結的混凝土結構 上大量、集中堆放材料,容易造成混凝土結構出現開裂、破損、位 移等問題。
解決辦法:制定出良好的材料堆放規定,在施工的過程中,材 料堆放的位置應該以建筑結構的主要支撐點為佳,在混凝土結構沒 有達到強度之前,不放置重物。每個施工部門之間的材料安放在整 體上進行布局分配。對因堆放材料導致的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破 損等情況,及時采取相關技術措施進行補救。
3 技術管理制度建設
明確各個部門之間的工作責任,歸口每一項流程中具體工序歸
屬管理機構,確立嚴格明確的問責制和終身責任制,做到誰出事、 誰負責、誰施工、誰負責的原則。
建立起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電子化建筑施工過程管理 平臺,通過先進的視頻管理、語音管理,加大技術施工管理的透明 度和規范性。
3 結語
建筑施工質量的好壞,除了施工工藝的科學性和規范性之外,
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質量管理工作的嚴格認真,因此做好建筑工程 施工技術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參考文獻
[1] 唐家輝.淺談天河城北廣場園林建筑工程防水的施工技
術管理[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12):85- 86.
[2] 余笑君.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措施分 析[J].房地產導刊,201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