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士榮
摘 要:文章以區域社會、經濟、交通運輸現狀等為基礎,結合城市總體規劃及鐵路規劃,從運量需求、功能定位、建設必要性、時空距離等方面進行分析,對西北地區至西南方向鐵路客運通道的位置、走向、節點選取進行比較,確定相對合理的客運通道。
關鍵詞:客運新通道;功能定位;分工;運量分配
1 構思背景
1.1 研究范圍
對于西北地區,除陜西省會西安將形成“米”字形高速鐵路輻射網,可溝通包括西南地區在內的全國大部分地區。而西北其他地區高速鐵路網分布密度低,且與西南地區之間的鐵路通道構成存在爭議;對于西南地區,成都和重慶是與西北地區鐵路交流的必經之地,成都向南可延至昆明,連接泛亞鐵路。因此,文章的研究范圍西北地區主要為甘肅、青海、寧夏、新疆,西南地區主要為成都、重慶。
1.2 既有(在建)通道及其服務范圍
目前,西北與西南地區之間暫無高速鐵路,在建的西安~成都、寶雞~蘭州等高鐵建成后,將與蘭新高鐵共同構成一條貫穿西北行至西南的快速客運通道,但對于新疆、青海、甘肅、寧夏乃至蒙西地區的客流,經西安繞行至成都、重慶運輸效率較低。因此,既有快速鐵路客運通道覆蓋范圍有限,西北地區亟需通往西南的客運新通道。
經以上徑路比較分析表明:
蘭州至成都通道:經蘭州~合作~成都徑路最短,較蘭州~哈達鋪~廣元~成都徑路短37km,較蘭州~寶雞~廣元~成都徑路短388km。由此可見隴海線~寶成線徑路在里程和時間方面均不具優勢,蘭渝線~寶成線徑路在承擔蘭州至成都地區間的客貨交流并無明顯短距優勢,其承擔通過運量亦可由蘭州~合作~成都鐵路分流。
成蘭線原設計在哈達鋪與蘭渝線相接,目前黃勝關至哈達鋪段工程尚未開工建設,根據2016年7月印發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不考慮成蘭線貫通。因此,研究年度成蘭線的功能由本線、西寧至成都鐵路合作至成都段和原成蘭線黃勝關至成都段來替代,未來本線和西(寧)成(都)線共同構成蘭州~成都通道。
銀川至成都徑路分析:經本線較經銀川~西安~廣元~成都徑路短95km,較銀川~中衛~寶雞~成都徑路短138km,在運輸距離上銀蘭客專與本線是銀川與成都之間的最短徑路。但由于銀西線與西成高鐵設計標準較高,本線運行速度按160km/h計算時,銀川至成都的運輸時間不具優勢,若按200km/h以上計算,則本線在距離與時間上均為最短徑路。因此本線是銀川與成都之間的便捷通道之一。
張掖至成都徑路比較:經西寧~合作~成都徑路最短,較經西寧~蘭州~合作徑路短132km,較經武威~蘭州~合作徑路短152km,因此西寧至成都鐵路是張掖至成都間最便捷通道。
綜上所述,本線是蘭州至成都間最便捷通道。
1.3 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及運輸需求增長趨勢明顯
2014年西北至西南方向鐵路貨運量4535萬噸、客運量772萬人,開行客車14對/日。其中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四省區與西南地區的交流貨運占47.1%,客運占36.9%,而這四個省區的人口和GDP分別占西北地區的72.4%和68.7%。客貨運量與人口、經濟規模不相匹配,交通基礎設施的不完善即為主要原因之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依托國家政策的支持,西北地區的客運需求將大幅提高,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將形成互相促進的關系。
1.4 既有鐵路設施運輸能力受限
目前,蘭州作為西北地區重要鐵路樞紐,承擔著城市群間以及新疆、西藏及寧夏等省區與內地的客貨交流,目前隴海線、包蘭線、蘭新線等運輸能力已基本飽和。因此,在開辟西北地區與西南地區之間客運新通道的同時,需要考慮蘭州樞紐既有鐵路設施的運輸能力,不僅局限于考慮新建以鐵路樞紐為中心的輻射線路,應開拓思路、開辟新路。
1.5 《中長期鐵路網規劃》
根據2016年《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未來將構筑“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其中“八縱”通道包含蘭(西)廣通道,即蘭州(西寧)~成都(重慶)~貴陽~廣州高速鐵路,連接西北、西南、華南地區,貫通蘭西、成渝、黔中、珠三角等城市群。因此,未來西北至西南高速鐵路通道由蘭州(西寧)~成都、西安~成都、西安~重慶等構成。綜合以上分析,西北地區與西南地區之間,需要構建一條鐵路運輸新通道。
2 新通道的功能定位
綜上分析,西北至西南地區客運新通道為蘭州(西寧)至成都鐵路。
2.1 運輸時間優勢
經計算,新通道節省時間2小時以上,由此烏魯木齊與成都之間的運輸時間可節省4.3km。
2.2 蘭州(西寧)-成都鐵路與蘭渝線分工
研究年度蘭渝線等鐵路建成后,可承擔西北至西南地區通過貨運量,新通道在貨物運輸距離和時間方面的優勢不明顯。另外,如果同時滿足旅客運輸的時效性和大量的貨物運輸,將大幅增加鐵路建設投資。
2.3 蘭州(西寧)-成都鐵路功能定位
綜上分析,新通道的功能應以客為主、兼顧地方貨運。其定位為:第一,是落實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維護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穩定,促進區域城鎮化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第二,是西北、西南地區快速客運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甘肅、寧夏、內蒙等地通往西南地區的高速客運通道。第三,是加強周邊地市與省會城市之間聯系,滿足沿線居民出行需要的交通運輸紐帶。
3 分工
從蘭州、西寧兩節點的吸引范圍、城市發展現狀,以及相關線路運量分配情況分析構成新通道的鐵路之間的合理分工。
3.1 節點吸引范圍
蘭州至合作鐵路是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國土開發性鐵路,主要承擔甘肅、寧夏、蒙西等地與西南地區之間的客貨交流,以及省會城市蘭州與臨夏、甘南等少數民族地區之間的客貨運輸。因此,本項目的定位主要體現在國家戰略、路網布局、沿線發展等方面。
西寧至成都鐵路是青藏地區通往西南地區的便捷通道,也是蘭州通往成都的另一通道。
3.2 發展現狀
蘭州、西寧二市未來的發展前景有緊密關系,國家出臺的城市群政策中蘭州-西寧城市群規劃已將其作為中心城市,目前蘭州市作為西北地區交通樞紐各方面優勢比較明顯,隨著蘭州(西寧)-成都高速客運鐵路規劃的推進,社會經濟與交通基礎設施的發展將互相促進,西寧或將逐漸縮小差距,對青海省、西北地區、乃至全國的社會經濟發展都有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3.3 運輸效率
對蘭州經合作至成都、西寧經合作至成都兩條徑路進行比較。經蘭州-成都徑路,銀川、蘭州至成都的里程明顯較短;經西寧-成都徑路,西寧、烏魯木齊至成都的里程較短。以250km/h的時速計算,出行時間對比如表2所示。
3.4 運量分配特點
新通道共同的客貨運量特點為:地方客流大于通過客流;貨運量以通過運量為主。
蘭州銜接定西、白銀、臨夏、武威、西寧5個方向,主要承擔蘭新線、蘭青線與隴海線方向交流,貨流方向以西安為主。西寧為蘭新高鐵、蘭青線、青藏線的交匯點,主要為青藏與內地間的交流。
4 結束語
綜合以上分析,認為西北至西南地區客運新通道應由蘭州-合作、西寧-合作、合作-成都鐵路共同構成,互不矛盾,不可替代。蘭州(西寧)-成都鐵路與蘭渝鐵路共同構成西北至西南的大能力運輸通道,相對而言,蘭成以客運為主,蘭渝以貨運為主。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徑路為大體走向,具體接軌點是否為合作應根據實際情況考慮。
我們應當以辯證的思想看待鐵路發展問題,業內有種固有的思維模式:經濟不夠發達、人口不夠密集的地區不宜修建高標準的鐵路,其主要原因是投資大、收益少、投資回收期長。但作為鐵路行業專業設計人員,在分析鐵路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中應當更具宏觀性、前瞻性,不僅局限于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完全支撐鐵路建設的固有思維,更需要考慮到鐵路的建設發展對社會經濟的推動作用。在充分考慮建設發展鐵路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的過程中,比較理想的模式是“誰投資誰受益”,因此可以對鐵路建設規劃的投資及運營模式進一步研究,以求積極推動鐵路規劃建設,改善因資金限制對發展高標準鐵路望而卻步的現狀。
參考文獻
[1]黃衛.精心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J].求是,2014.
[2]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新建鐵路蘭州至合作線可行性研究總說明書[Z].西安: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