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摘 要:人類社會的發展擴大了人類的可活動范圍,各類現代化設施、建筑改善了人們的生活,隨著現代化城市的建設,人們在越來越便捷的同時也開始重視生活環境的改善,因此城市園林綠化成為了現代化城市建設中的重要內容。文章著重分析現代城市園林建設中植物施工技術,并提出了一些適宜的養護要點,保證園林工程效果。
關鍵詞:園林工程;植物施工;養護
由于現代城市生活節奏較快,人們的生活壓力也相對較大。而城市園林工程則在緊湊的城市空間中留給了人們休閑、娛樂、緩解釋放壓力的空間,在園林中,人們可以散步、休憩,欣賞園林藝術所帶來的美景。除此之外,園林工程還可以有效凈化城市空氣,降低噪聲,美化城市環境。作為現代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園林工程建設不僅要考慮城市的整體規劃,還要選取適宜的植物,并且由于植物種類、習性的不同,在施工中還需要選擇不同的施工、養護技術。
1 植物施工技術分析
1.1 準備工作
園林植物的栽種前需要進行的準備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選需要細致的勘察了解園林施工區域周圍環境,及時發現施工現場存在的道路、基礎問題,并依照勘察結果制定適宜的施工方案,遞交至審核部門予以審核。審核部門依照園林建設相關標準審查施工方案,針對方案中的不足提出修改、修整建議,令設計符合施工標準要求。其次,對施工所需的植物進行嚴格檢查,確保植物健康、生長良好,并詳細調查植物的生長條件和市場價格,從而保證所有入園植物均能夠適應園林施工環境、符合園林施工標準。另外,在施工前需要將技術交底工作落實到位,清晰表達園林設計意圖,并向施工人員解釋設計圖紙及施工難點。制定相應的施工規范及質量標準,為施工質量保證奠定基礎。最后,施工機械設備的養護也是園林施工前需要進行的準備工作,只有確保施工設備性能穩定、高效,才能保證植物施工質量。
1.2 施工過程分析
1.2.1 土壤施工。土壤是植物生存的基礎,因而園林植物栽種前必須對土壤進行處理,清理土壤中大塊的石頭、雜質以及有害物質,同時保持土壤水分,為植物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栽種植物后進行回填時需要注意不能在雨后使用濕土回填,應當保證地面干燥。并且使用鏟車回填時應當選擇倒退掘土的方式,按照一個方向掘土,這樣不但能夠保證土壤團粒結構不被破壞,還能避免對回填土的多次碾壓,從而提高回填土質量。另外針對一些土壤貧瘠、缺乏水分的土壤,進行植物栽種前需要對土壤進行處理,從而提高土壤水分、養分含量,為植物存活創造條件。若土壤施工場所為道路沿邊綠化帶,則必須設置3-5m路沿石,從而避免綠化帶施工影響道路運行。
1.2.2 定點放線。園林的美在于植被之間的配合,在于園林空間結構的安排,因而想要完美呈現園林設計就必須確保每一株植被的位置均符合設計要求,這就需要定點放線來完成。定點放線前必須熟悉設計圖紙,這樣才能理解設計圖上的標示、數據含義,在定點、放線過程中根據設計準確定點施工位置,或者使用網格進行標記定位。大型植物的定點放線中不但要考慮植被的結構和身形,還需要綜合其是否適宜該位置,其同周圍植物間距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等。若實際情況同設計不符,那么則需要依照實際情況進行變更,以保證施工質量。
1.2.3 挖穴。確定植物位置后,需要進行挖穴,以種植相應的植物。以定點位置為中心,向四周開挖,挖掘深度以及穴的大小由植物實際尺寸及帶土量決定。一般穴的大小需要大于植物根莖25cm左右,從而保證植物根系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同時對植物形狀、大小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栽種前需要清理栽種穴,并根據需要放入肥料,以保證植物成活。
1.2.4 修剪。挖穴完成后,需要對待種植的植物進行處理。科學合理的修剪有利于植物的存活,植物的種類不同、特性不同、生長周期不同,則修剪所需要的方法也具有差異。因此在栽種前需要根據實際需要對植物進行合理修剪。首先應當剪掉植株上受傷、生病的枝葉,同時修剪掉枝葉過于密集的部分,尤其是大型落葉喬木類植物,必須大幅修剪,針葉類植物以及一些灌木類植物,則僅需去除病害部分。另外根系也需要進行修剪,依照植物的實際情況,需要及時去除斷裂的根部。
1.2.5 種植。之前的準備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開始植物的種植工作。根據圖紙上的安排依次按照“從大到小、從里往外”的順序進行種植。植物放進植穴之后先將適量的泥土撒在植物的根莖之上,然后再將植物的根莖稍稍抬起,保證植物與地面保持垂直,最后在將所有的填埋進去后踩實,根據土壤的含水程度立即進行澆灌。灌木植物與喬木植物在栽種回填土壤時要稍微高一點。因為草皮本身具有高度,這樣數目與草坪之間才能夠保持合理的高度差別,草坪與樹木相結合之后才能保持美觀。
在種植與培養草坪之前需要將土壤里面所有的雜物都清除干凈,若清理不全面不僅會影響植物的生長,不僅會影響園林的美觀程度,還會增加一些額外去除雜草的成本。
草坪在種植時要邊鋪邊壓,讓植物與土壤結為一體,促進植物的生長。草坪鋪設完成之后要及時的將表面的雜草進行清理,保證草坪的生長效率。
2 植物養護技術分析
2.1 保證土壤養分
土壤中的養分是植物生長的必須要素,土壤養分環境越符合植物生長需要,則植物的生長越好,觀賞價值也越高。因此越是觀賞價值高的植物對土壤的要求越高,因此,需要根據每一種植物的具體生長周期與生長要求及時的將肥料填埋到土壤之中,保持土壤的肥沃狀態。在比較惡劣的暴風雨天氣情況下要及時的將土壤中殘留的水分進行排除,注意雨水對于土壤的沖刷情況是否嚴重,是否需要對重新填充土壤等。
2.2 科學灌溉
灌溉工作是種植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在灌溉時需要根據不同植物栽種的時間、對水的需求量、土壤中水分的殘留情況再進行灌溉工作。根據不同的土質、不同的氣候來進行施工。對于不用類型的植物灌溉不同的水量早晚灌溉的時間也需要根據實際栽種的情況來進行實施。一般大樹的存活率并不高,在灌溉時要注意進行早晚灌溉,為了灌溉方便可以將噴水設備就近纏繞在樹干上直接對樹進行噴水灌溉。
2.3 合理修剪與支撐
科學合理的修剪不但可以令植物更加美觀,對植物生長也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修剪后的植物相對較為敏感,因而為了避免修剪后的植物被烈日灼傷,應當選擇傍晚或者陰天進行修剪,并且植物種類不同所需要修剪的程度也不同,修剪時應當予以控制。并且一些植被還需要適當予以支撐,例如胸徑較大的植被,其養護過程中不但需要將修剪部位涂抹成綠色,還需要使用四角樁予以支撐。另外樹木生長時為了保證根系生長,還需要進行土壤刺孔處理,從而增加土壤的透氣性,這是因為根部在疏松、透氣的環境下更容易生長。
3 結束語
不同于普通的城市建設項目,園林工程的施工過程相對漫長,作為園林建設最重要的施工材料,植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一定的生長周期。因此園林的施工不但要考慮施工環境、土壤等自然因素,還需要關注植物的養護,施工人員必須依照植物的生長習性、特點、生長周期等對植物及植物的生長環境進行處理,從而保證園林植物的成活、生長。園林不但具有美化城市的作用,還能夠凈化城市空氣,為人們創造健康的生活環境。在不斷的實踐中可以看出,優質的園林建設能夠有效促進城市發展,社會效益顯著。
參考文獻
[1]楊衛東,王紅.園林工程綠化植物施工技術與養護管理要點解析[J].花卉,2015(10):54-55.
[2]歐彬.城市園林工程綠化植物施工技術探討[J].現代園藝,2014,11(16):199-201.
[3]熊中芝,吳元玲.園林綠化施工與養護管理技術[J]綠色科技,2013,3(30):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