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
摘 要:水彩畫在人們的印象中是透明、清新、流暢、水色淋漓的。這也是水彩畫的特性,恰恰也是它的個性,創造性所在。本文通過對水彩畫在中國發展期間受到中國水哲學的內在聯系進行了合理的分析,闡述了水彩畫在中國發展期間受到中國水文化的影響,形成獨具中國文化底蘊的水韻之美。
關鍵詞:水彩畫;水韻;美;水
對“韻”這個字,在我國古代就有諸多論述,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就是水的哲學的最高表述。事物的韻味源于事物的外貌形狀。郁達夫先生所言“天地有情,萬物有韻”,水彩畫的獨具特色的韻味,包括水韻,彩韻和雅韻。
一、水韻之美
中華文明在歷史的長河中存在了五千年, 水彩畫來到中國,使其水味的追求深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水彩畫是在西方誕生和發展,滿載著西方文化和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水彩畫傳入中國后, 中國人對西方的水彩畫進行了整體的改造并和中國的傳統文化、審美觀念結合,讓源于西方的水彩畫舊貌換新顏。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下,來自西方的水彩畫漸漸的符合了中國人審美意識。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尚水。《易經》中這樣說道,水代表著陰柔之美。它的存在與陽剛對立,表現著婉媚、 內涵、 陰柔的特性,構成了陰陽兩極。中華文化中求 “中” 求 “和”的精神內涵,影響著中國藝術家對含蘊中和之美的追求。老子把水比作圣人,比作道,認為水是最符合“道”的規律的物質,還把水作為人的道德標準。在道家文化,認為水是虛空無形的,但水裝在有形的器物中就有了形,還會隨著器物外形的改變,改變自身的形狀,中國水彩畫所追求的水韻和水味與道家的思想理念不謀而合。
水彩畫就像一個人的名字,“水”就是他的姓,可以看出水在水彩畫中的地位有多重要。水是生命之源,孕育萬物,使大地充滿生機,但是水其實并沒有特意的做這些,它只是遵循自己的本性在活動。正因如此,水是才“無為”的,卻又是“無不為”的。水彩畫正是如此,水彩畫區別于其他畫種的本質特征和優勢,是由于水彩畫的生命來自于生命之源——水。水彩畫的基本技能就是對水的運用,最高深的技能也是對水的運用。彩是水彩畫的另一個核心。水分控制的是否得當,決定了水彩畫的成敗。正應了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水分的運用可以成就一副完美的作品,也可以毀掉作品。水分太多,色彩稀薄,容易丟失對主體物形體的掌控,相反;水分太少,顏色濃重,又會丟失水彩畫特有的水韻。
水彩畫的水韻包括水流動韻味、化韻味、沖洗韻味等多種韻味。沒有水的水彩畫算不上水彩畫。要表達水彩畫的意境離不開水韻,我們的創作過程中會發現,水彩畫的流動韻味要通過干濕對比來表現,才能完美的表現水彩畫的水韻。在進行水彩風景寫生時,表現遠處虛化的景物用濕畫法,用較多的水分虛弱遠處景物;表現近處突出的景物用干畫法,由干和濕的對比體現出畫面遠與近的對比, 達到“遠景清而近景現”的意境。
二、彩韻之美
在水彩畫中,與水的運用有著同樣重要地位的技能就是色彩的表現。色彩指非水彩畫顏料,如帶有油性、粉質、蠟質的多種畫棒、彩色鉛筆或炭精條,把這些與水彩畫顏料結合使用,通常能表現出較特殊的畫面效果。冷色給人以沉著和理性的感受,暖色會給人以溫暖和成熟的感受。畫家把大自然中的色彩關系經過大腦的處理,通過畫筆表現在畫紙上,使不同的色彩之問相互重疊、交織、對比、變化、統一形成一幅具有趣味性的色彩畫面,使人產生美的愉悅之情。水彩畫的色彩變化講究規律性,如同詩歌中的聲韻和節奏,抑、揚、頓、挫都加強了畫面的音樂性和節奏感。水彩畫色彩語言豐富又含蓄,對光線的要求極其細微,追求的是一種樸實無華的畫境。
三、雅韻之美
水彩畫是一種不容易學習和掌握的畫種。水彩畫與其他流行的畫種有所不同,他及百家之長,既擁有版畫的明快、干凈,又有油畫的明亮、潤澤,還具有國畫的韻味。哲學上有這樣的觀點:任何事物存在于世,都伴隨著矛盾的存在。水彩畫也是這樣,有自身的優勢,當然也有自己的劣勢和局限。只有各個畫種間相互學習和借鑒,對比各個畫種之間可取的地方和不可取的地方,總結出能夠獨立存活于世的藝術特點, “水韻”和“彩韻”,才能表現得更加揮灑自如。在西方,水彩畫一般是貴族的象征,過去西方國家的貴族婦女們都會邀請一些繪畫大師為她們繪制肖像畫。在中國,與水彩畫最為接近畫種就是國畫,使用相同的調色劑——水。水彩畫與中國畫有著基礎的共同特點,使得水彩畫的兼容性的到了極大的提升,水彩畫充分的發揮了水和色的特點,使畫面輕快、濕潤、流暢。
中國水彩畫受到于儒家與道家的思想觀念的深厚影響,這是中國水彩畫能在僅僅一百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就形成獨立的精神和藝術的原因。在生活中隨處都有美的發現,心中刻刻都有美的呼喚。水彩畫的韻味亦是如此,因為它有這樣的美,才能存在整個繪畫藝術的歷史長河中。
參考文獻:
[1]宗白華.美學散步[M].北京:長江文藝出版社,2008.
[2]周紹斌,楊勇.美術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李志強.水彩畫技法與賞析[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9.
[4]李水成,曾毅.水彩畫技法語言教學[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