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成
冷了,東北人沒“貓”起來,玩上了
□馬曉成
2016年12月21日是冬至。從21日開始,北方的人們將開始數著日子,度過一年中最寒冷的“數九寒天”。冰雪是大自然的獨特饋贈,一到冬季,大自然就會用一支神奇之筆,在廣袤的東北大地上畫出晶瑩剔透的畫卷。在吐口唾沫就能凍成“釘”的天氣里,東北人是不是都“貓”了起來?其實并沒有,大家正熱鬧著歡樂著呢!
夏季奔涌向前的松花江水,在寒冬的封印下一副寧靜姿態,任憑人們在它的身上行走。然而,一群尋求刺激的哈爾濱人卻不甘于讓冬季的松花江陷入沉寂。
已經年過五旬的哈爾濱市民禹曉峰撲通一下子鉆進了江面上的冰洞中,不一會兒,他的同伴們也相繼鉆進了冰水之中,引得圍觀的人們一陣吶喊。這樣的場景禹曉峰早已經習以為常。
說現在的哈爾濱滴水成冰并不為過。江邊的燈柱、欄桿早已經掛滿了冰柱,如果沒有冬泳勇士們在水中劈波斬浪,鑿出的冰窟窿不一會兒就會被薄冰覆蓋。“剛出來或許有點冷,但是一跳進去就知道什么叫做爽!”禹曉峰說。
依照國際慣例,在溫度低于11攝氏度的水里游泳,都可以稱為冬泳。但在哈爾濱松花江的天然水域里,溫度早已經跌破了這個標準。也正因此,鑿冰成了冬泳愛好者們每天的準備工作之一。
“沒凍實的時候用桿子鑿,天冷到一定的時候就用鐵質的‘冰穿子’鑿出泳池來,這其實也是一種鍛煉。”冬泳愛好者劉仁福說。
據了解,1983年哈爾濱市就成立了冬泳協會,在吉林長春、遼寧沈陽等地,同樣有許多冬泳愛好者。
與冰凌激蕩,不僅展現了冬泳勇士們的強壯身體和過人意志,也感染了許多游客。來自河北的游客白云松說:“在這種凍到骨子里的天游泳,真的讓人特別佩服,看他們游泳讓我都有了沖進去的沖動,這感覺一定特別爽!”
在綏芬河北海公園的冰面上,王世鋒剛剛和伙伴們踢了一場雪地足球賽。沒有專業的裁判,沒有規則的球場,甚至連球門都是用擺在地上的冰塊來標識的,但這些都沒有成為一場雪地足球賽的障礙。
“我們現在成立了一個微信群,大家有時間的時候就會一起踢一場。隨意,沒有拘束,我們就這樣在自然環境中鍛煉身體,這種自由自在的感覺,玩多了會讓人上癮。”王世鋒說。
熱愛運動的侯坤是哈爾濱一名普通的企業職工,夏天游泳、打籃球是他的主要活動內容,而到了冬季,江面、室外冰雪樂園便是他工作之外最常去的地方。“這已經是我第五年玩冰了,也是第二雙冰鞋。”
找塊空地,找個時間,不必在乎硬件條件,冰雪和低溫并沒有阻擋東北人運動的腳步。東北的冬天,心有多大,“體育場”就有多大!

啪,啪,啪,一聲聲長鞭響起來,在冰封的松花江江面上,一個個“冰猴”嗡嗡地轉動,老人、孩子奮力抽打著,江面成為一個巨型的運動場。
“冰猴”是東北人對冰上陀螺的稱呼,在東北不同的地方,“冰猴”的名字也不盡相同。人們要在光滑的冰面上用鞭子不斷抽打“冰猴”,讓它保持轉動。
于順大爺今年已經60多歲了,一天都得玩上四五個小時。“動起來一點都不覺得冷了,每天都來玩,一天都不落。”和于大爺一起玩的老伙計大概有30多人,玩時間最長的已經有近十年了。
“小的時候就玩,可那時候是沒別的東西玩,只能玩這些‘冰猴’、鐵圈。現在是觀念變了,更是把它當做鍛煉身體的形式。以前大都玩木頭做的,現在的‘冰猴’大多是金屬的,重量大,玩起來健身效果更明顯,而且作了修改,邊轉邊響,比傳統‘冰猴’更有意思。”于大爺說。
這樣一個傳統又簡單的游戲,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淡出人們的生活。在于大爺玩得不亦樂乎的同時,許多小朋友也在像模像樣地玩著這個老游戲。
在黑龍江,“冰猴”是許多傳統冬季運動項目中的一個。冰天雪地的時候,幾乎在黑龍江任何一個公園里,冰爬犁、雪爬犁、雪地風箏這些項目都會帶來此起彼伏的歡聲笑語。
隨著氣溫的逐步走低,黑龍江等地的冰雪季正漸入佳境。
不久前,“冰城”哈爾濱向海內外發布了127項冰雪體育文化旅游活動,以期做大做優今冬旅游市場。
許多體育項目,不親自參與其中,往往難以真正感受到它們的魅力,很多東北特有的冬季體育項目尤其如此,其中的趣味和魅力是圖文難以傳達的。想要體會有多歡樂?快快穿起羽絨服,背起行囊,來黑龍江打幾個“出溜滑”,摔幾個“腚墩兒”,你一定會愛上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