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
同心同向話改革
文/本刊

談感觸、話改革、提建議、樹信心……1月7日至8日召開的全國糧食流通工作會議上,與會代表在分組討論環節中進行了深入、熱烈的交流,他們圍繞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的講話和國家糧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鳴的報告,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在大會交流環節,北京、河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廣西、四川等10省(區、市)糧食局和深圳糧食集團作了交流發言。從成就到經驗,從形勢到舉措,從當前到未來,代表們一句句感悟和一條條建議,傳遞著糧食系統上下一心,促進糧食流通事業改革發展、守護國家糧食安全的責任和使命。
徐紹史在全國流通工作會議上指出,2016年全國糧食系統廣大干部職工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方針政策,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敢于擔當,主動作為,開拓進取,攻堅克難,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糧食流通和市場運行保持平穩,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得到較好落實,糧食流通效率明顯提升,各項工作成效顯著。徐鳴所作的工作報告對2016年的成績分五個方面進行了總結。對此,代表們認為,2016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形勢和艱巨繁重的任務,全國糧食流通工作所取得的成績豐厚,來之不易,聽了之后“受振奮、受鼓舞”,同時進一步增強了做好糧食流通工作的信心。
“2016年,國家糧食局率領全系統干部職工敢于擔當、主動作為,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促改革、穩市場、保安全、強能力,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績,也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肯定,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贊譽。我們作為見證者、參與者和實踐者,認為這幾個方面的大變化,實實在在、有目共睹。”安徽省糧食局局長牛向陽在大會交流時說。
貴州省糧食局局長沈健在分組討論時說:“2016年的糧食工作交出了豐厚的成績單,國家糧食局從戰略高度進行頂層設計,爭取國家項目資金支持,推進了糧食工作健康快速發展。‘糧安工程’的實施、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的考核等等,對推動糧食流通工作起到了非常大作用,貴州從中受益頗豐。”對此,河北省糧食局局長張宇也深有同感。“國家糧食局大力實施推進的‘糧安工程’建設、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等工作,抓住了糧食流通工作的關鍵,成為各省區市糧食部門重要抓手,全行業延續推進,持續發力,有力地推動了糧食流通工作全面科學發展,開創了工作新局面。”張宇說。
“我感覺到近幾年來糧食工作成績可圈可點”,穩步推進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全面維修改造危倉老庫, 提高信息化水平,建成一大批糧食物流產業園區,加快糧食產業經濟發展……江蘇省糧食局局長陳杰在分組討論時細數著他眼中的糧食流通新成效。
2017年糧食流通工作怎么干?代表們認為,講話和報告給予了十分清晰明確的答案,體現了中央一系列重要會議精神,把準了糧食經濟發展的脈搏,凸顯了“四個意識”和新發展理念,為各地做好今年糧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尤其是工作報告中不同以往的“七個突破口”,引起了與會代表的熱議。
湖南省糧食局局長張亦賢在大會交流時說:“這次全國糧食流通工作會議釋放了中央高層高度重視糧食工作的強烈信號,發出了推進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最強音,提供了堅持業務、黨務、黨風廉潔建設一體部署、整體推進的鮮明導向。”張亦賢還表示,徐鳴同志的工作報告明確了做好2017年糧食流通工作必須找準的七個突破口,為各地糧食部門落實中央決策,貫徹這次會議精神找到了落地生根的途徑,搭建了見真抓實的平臺。
牛向陽表示,報告對2017年工作的謀劃突出創新發展主題、抓牢深化改革主線、壓實保障民生主責,不僅明確總體工作思路和五個方面的主要工作,還特別明確提出了七個突破口。可謂既整體推進,又重點突破;既有目標任務,又有具體路徑;既做到戰略上有定力,又實現戰術上精準發力、持續發力,充分體現了中央對經濟工作的新要求、新理念,完全符合糧食流通發展實際,進一步激發了全行業干事創業的底氣和信心。
廣西自治區糧食局局長吳宇雄也認為,“七個突破口”的部署,既體現了中央關于糧食流通工作的決策部署,又體現了堅持問題導向解決糧食行業突出矛盾。
山西省糧食局局長丁文祿說:“報告對于形勢上的把握和對工作的部署是立體化的,便于我們在2017年工作中精準發力。”
全國糧食流通工作指出,2017年要切實把推進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糧食工作的主線,著重抓好收儲制度改革、玉米去庫存、增加有效供給和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四個方面的工作。在參加分組討論時徐鳴再度強調,改革為我們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糧食部門要做改革的推動者,而不能做傳統模式的守護者。
改革,是當今時代的主旋律,也是2017年糧食流通工作的關鍵詞。無論是分組討論還是大會交流,改革都是代表們口中的高頻詞。
“徐鳴同志的報告分析指出,當前糧食工作面臨著糧食結構性矛盾突出、‘三高’壓力沉重、優質糧油供給不足、國外糧油沖擊、糧油科技水平不高等諸多矛盾和問題,強調把推進糧食供給側改革作為糧食工作的一條主線。我們唯有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才能破解難題,實現新跨越、新發展。”湖北省糧食局局長張愛國在大會交流時表示,當前,糧食工作的責任很大、任務繁重,但糧食部門的職能相對較弱、手段也不多,在這種境況下,各級糧食部門的領導干部更要勇于擔當,積極主動作為。只有這樣,一個部門、一個行業才有希望。
黑龍江省糧食局局長朱玉文在分組討論時說:“我們如何積極推進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如何落實國家在這方面的改革措施?我認為,要跳出糧食抓糧食,圍繞產業抓經濟,服務企業創環境,圍繞改革抓創新。”朱玉文說,“現在和過去相比,我們的工作思路和管理糧食的方式有許多變化。過去我們只要當好保管員,收好糧管好糧就沒問題了,但收儲制度改革后,我們能不能做好加工員、銷售員?改革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朱玉文表示,黑龍江省糧食部門將圍繞服務農民市場化銷售,加強服務體系建設。
徐鳴在報告中指出,糧食行業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目標,就是引導農民調整糧食品種結構,推動糧食加工業改造升級,增加中高端產品和精深加工產品供應,由保障“種糧賣得出、吃糧買得到”,轉到推動“種糧能賺錢、吃糧促健康”。同時,報告還提出了大力發展糧食加工轉化、實施“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建設廣覆蓋的糧食質量檢驗檢測網等具體路徑。對此,代表們紛紛表示,這些舉措是中央精神的具體落實,回應了人民的期待。
報告提出了探索建立優質優價糧食流通機制,河南省糧食局副局長劉大貴認為此舉十分重要。“從供給看,小麥的結構矛盾突出,比如茅臺、五糧液等都在河南建了基地,但需要的優質麥供給卻較為吃緊。現行的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把優質麥的價格壓下去了。” 劉太貴說。
對于報告中提出的到2020年新建1000個以上市縣級糧食質量檢驗檢測機構,云南省糧食局局長海文達認為抓住了要害,“符合當今時代要求,措施很有力”。海文達還表示,加強對糧食加工的扶持,在產業鏈的延伸上做文章,既是為去庫存作貢獻,也是為產業經濟發展作貢獻。
“要更加注重糧食產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應該盡快出臺支持產業發展的政策,爭取資金項目支持。”沈健建議說。
遼寧省糧食局局長陳健也談了他對實施“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的看法:“糧食收上來之后后邊必須有產業鏈條和品牌。我們糧食主產區糧食去庫存壓力比較大,今年遼寧調減了玉米種植面積,但有的農民即使玉米價格下跌了還是種玉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覺得十分有必要在糧食主產區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特別是糧食精深加工。”
“實施‘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特別契合寧夏的實際。我們寧夏的大米非常好吃,但確實缺乏宣傳。我們要按照會議要求,學習吉林大米的做法,重振寧夏大米雄風。”寧夏自治區糧食局局長馬文娟說。
吳宇雄表示,廣西要繼續完善直補訂單糧食收購制度,并與實施“中國好糧油計劃”、發展產業經濟、打造廣西糧油品牌結合起來。要依托培育好龍頭企業,加快打造1000億元產業步伐。利用廣西糧食富硒的特色優勢,實施糧油品牌培育行動。
全國糧食流通工作會議以及同期套開的全國糧食系統黨建和黨風廉潔建設座談會對糧食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工作作出了部署。對此,代表們認為,這進一步增強了糧食部門做好黨建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這次會議特別強調了推動糧食行業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發展,強調要管黨從嚴,增強‘四個意識’,我覺得壓力傳導的很到位,這也體現了我們糧食行業一貫重視抓黨建、抓廉政的特點。”山東省糧食局局長楊麗麗在分組討論時說。
朱玉文則表示:“全面從嚴治黨是我們做好任何工作、發展糧食流通事業的保障,這次會議對從嚴治黨的部署得很到位,明確了我們糧食戰線如何講政治、如何向中央看齊。回去之后我們一定要貫徹落實好。”
浙江省糧食局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石大德在大會交流時說,近年來,國家糧食局黨組率先垂范,堅決貫徹中央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始終堅持“五同步”“三融合”,切實做到“兩手抓、兩促進”,實現了糧食流通和全面從嚴治黨的健康發展。“全面從嚴治黨新的號角已經吹響,新的長征已經開始,我們一定要自覺遵守新的約定、踏上新的征程、迎接新的挑戰,在希望的田野上,對黨忠誠,敢于擔當,奮發圖強,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促進事業健康發展。” 石大德說。
(執筆人: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