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糧集團:積極入市 始終在市助力玉米收儲制度改革
中糧集團堅決擁護國家戰略調整,積極入市,主動作為,多措并舉,切實承擔起央企責任,積極為玉米收儲制度改革貢獻力量。
(一)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全面啟動,成效顯著。2016年以來,中糧重點做了三件大事:一是找準方向,提出“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公司定位和發展目標。二是完善頂層設計,出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改革方案及一系列配套措施系統推進改革,成立“十八路軍”。三是具體化改革方案,集團發揮資本投資功能,以戰略管理和財務管控為主,強化風險管控和監管到位;生產經營自主權堅決下放到專業化公司,突出“糧油收儲購銷”作為核心主業,提高服務國家宏觀調控的能力。
(二)大力推進玉米購銷一體化運營體系改革,適應玉米市場化需要。一是實行決策上升、執行下沉,由一個大腦統一指揮;二是明確常態化工作機制,內部市場化交易機制,品質管理監控機制和考核激勵機制;三是打造一體化供應鏈體系,強化薄弱區域布局,完善銷區運營模式,抓好物流資源整合,強化大客戶管理;四是強化內控體系建設,完善流程、嚴格管理,嚴控信用風險,加快推進ERP系統建設,落實責任追究,制定玉米經營操作手冊。
(三)增強玉米市場化運營實力。一是不斷提升客戶服務水平。針對不同客戶細分市場,提供精準的差異化、一站式、組合式供應服務,積極向客戶宣傳國家政策,建立穩定對接模式,打通下游通道。二是打造“兩橫三縱”物流戰略。整合中糧內部資源,明確關鍵物流節點,分兵布局,形成整體。通過多港裝、多港卸、大船改小船、散改集、集改散等全方位、多元化的組合式供應鏈服務,增強物流整體實力。三是推進農業產業化。開展“訂單農業”和“糧食銀行”業務,逐步向農機服務、農資現款銷售、農資賒銷和農業金融等拓展延伸,強化糧源掌控。四是打造“互聯網+”平臺。瞄準中小客戶痛點,大力推進“糧達網”,實現線上線下有效融合。
中糧認真貫徹國家要求,多收多銷,打好玉米購銷戰役。
(一)深入調研,把握糧情
為做好秋糧收購工作,提前合理布局,關鍵要全面掌握秋糧產量和品質,對玉米供求關系和價格走勢有正確判斷。
9月上旬,中糧組織多方力量,對全國主要玉米產區進行大規模實地作物巡查。共計劃16條線路,涵蓋東北4省22市69縣212樣本、華北4省42市91縣254個樣本以及華中西北4省的多個樣本,覆蓋區域產量占全國玉米總產的85%。通過測算評估玉米產情,切實做到了“心中有數”。
中糧集團注重追蹤市場變化,探究原因。2016年國慶節后玉米現貨、期貨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上漲,主要是四大因素疊加所致:一是玉米供給受前期作物生長時期天氣影響,總體收割進度較常年延后10~15天。二是深加工和飼料企業普遍庫存偏低,被動補庫意愿強烈。三是物流估計不足,公路限載政策直接降低運輸效率30%~35%以上,同時鐵路運輸、港口裝運和海運調度都不能適應市場需要。四是玉米價格大幅下跌觸發了農民嚴重的惜售心理。
通過產情調研和市場追蹤研判,中糧集團明確了玉米購銷經營方向,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策略,對“始終在市”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研究方案,詳細布署
為了順利推進秋糧收購工作,中糧集團成立了由集團副總裁掛帥的秋糧收購工作領導小組,每月底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會議,解決具體問題,落實收購計劃。2016年10月召開秋糧經營工作會,制定方案,統籌部署,合理布局收購網點,明確配套設施要求,提出要肩負起“去庫存、解決農民賣糧難”的社會責任,整合多方資源,構建玉米貿易生態圈。中糧集團認真貫徹“始終在市、均衡收購”的原則要求, 明確東北地區收購規模2000萬噸,盡最大能力收購,確保規模。要求深加工企業按照加工成本及需求,制定月度收購計劃,隨行就市、始終在市收購;貿易流通企業充分發揮一體化市場經營優勢,嚴格控制收儲物流環節成本,打通下游渠道,以銷售拉動采購、以利潤換規模。
(三)積極行動,抓好落實
一是率先啟動收購。以深加工企業9月中旬開始收購為標志,中糧率先啟動東北玉米收購。截至2016年12月7日,中糧東北四省區直屬企業累計購進玉米416萬噸。
除了產地直接收購,中糧集團充分發揮購銷網絡、物流體系優勢,依托錦州、鲅魚圈等北方港口,以略高于市場價吸納糧源,向市場傳導積極信號,帶動其他市場主體積極入市,形成放大效應,發揮了央企的引領作用。港口采購量占中糧總收購量30%。
二是拓展下游銷售。召開以“創新聯動構建戰略聯盟”為主題的大客戶年會,邀請溫氏集團、新希望六和集團等14家大客戶共商大計,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896萬噸,為落實秋糧收購計劃打下了堅實基礎。
此外,中糧積極布局南方銷區,以區域公司為主體,做好區域深耕,鞏固傳統優勢區域,布局長江沿線,進軍重慶地區。
三是堅持例會制度,強化物流保障。從秋糧收購第一天開始,中糧集團就建立了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定期溝通市場信息、研判行情、制定經營策略、解決階段性重點業務問題,指導業務的開展,堅持召開每日調度會、周例會和月度(季度)反思會。
集團主要領導帶隊拜訪鐵路總公司和沈哈兩局,協調整體物流計劃。內部召開專門的物流協調會,落實自有散糧車排車計劃和組織實施,提升運營周轉效率。設法利用社會資源,在錦州、營口、大連等傳統出口港的基礎上,積極開發丹東、葫蘆島等新的出海口,打通物流新通道。做好西南點對點鐵路運輸業務,推進一體化運營。
四是加強日常數據報送,掌握收購資金需求。按照國家糧食局規定,組織各專業化公司,每日按時上報東北四省區的玉米收購數量和收購價格。
從2016年12月開始,每月分兩次組織各專業化公司上報當前在東北地區玉米市場化收購資金情況,從集團層面多渠道融資,保證收購資金充足,保障玉米收購工作順利推進。
春節前后是東北以及華北農民傳統的賣糧高峰,隨著天量玉米流入市場、壓低價格,玉米收購面臨嚴峻挑戰。中糧將繼續堅持“始終在市、均衡收購”的總體原則,根據不斷變化的玉米市場行情,有序推進玉米收購,充分利用體系優勢,多買、多銷玉米,多拉快跑;繼續發揮玉米深加工和飼料加工優勢,多收購、多轉化玉米,進一步擴大加工玉米的消費總量;繼續發揮客戶服務能力強的優勢,實行滾動銷售,擴大銷區玉米銷售規模,增加玉米有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