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滿城
“文革”時期的外國電影
□ 郝滿城

“文革”中能看到的外國電影并不多。記得我看過一部越南影片《森林之火》,寫越南人民軍和老百姓配合剿匪的故事。《琛姑娘的森林》以抗美戰(zhàn)爭為背景,但沒怎么看懂,大概是描寫支前的。《阿福》是部兒童影片,片中有個小孩兒背課文,反復說“蛇是爬行動物,沒有腳,沒有腳”,印象很深;有段時間,小青年們把個兒矬卻穿件長大衣的人,叫做“沒有腳”。
說越南電影“飛機大炮”,是因為其故事片基本上全是戰(zhàn)爭題材;也是指一部很有名的長紀錄片《銅墻鐵壁的永靈》。紀錄的是永靈這個地方長期遭受美軍飛機的狂轟濫炸,但始終沒有垮下,人們在地道里生活,堅持戰(zhàn)斗。影片完全是實錄,拍攝時許多攝影師殉職。片中飛機大炮場面甚多,高射炮的炮聲、飛機投彈的爆炸聲,幾乎從頭到尾在電影院里震響回蕩,直令觀眾看得無興趣、無耐心甚至煩躁,但不得不敬佩越南人民的堅強意志。
“羅馬尼亞電影又摟又抱”實際上是針對一部“羅片”《多瑙河之波》來說的。這部黑白故事片是羅馬尼亞電影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在國際電影節(jié)上獲過大獎,1961年由長影譯制。影片故事情節(jié)很簡單:羅馬尼亞解放前夕,共產(chǎn)黨地下工作者托瑪為了從敵人手中搞到軍火,混進了囚犯隊,被港務局挑選去充當水手。船長米哈依是個富有愛國心的人,剛剛與安娜新婚。在托瑪?shù)挠绊懴拢坠勒J清了斗爭的道路,托瑪在米哈依夫婦的協(xié)助下,除掉了船上押運軍火的德國兵,將駁船上的軍火送給了游擊隊。米哈依在戰(zhàn)斗中犧牲了,托瑪走向新的戰(zhàn)斗,安娜在歡送的人流中深情地注視著托瑪……影片中多瑙河兩岸美麗的風光,優(yōu)美動人的主題曲旋律,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最為罕見的是,影片中有一個米哈依與安娜的接吻鏡頭,竟然沒有被片檢機構刪去。這“漏網(wǎng)之魚”游遍了中國大地,到處濺起情感的浪花。每次放映到這個地方,影院全場鴉雀無聲,安靜到連暖氣里回水的聲音都能聽到。因為那是在上世紀70年代初期,一個被禁錮的年代——“文革”歲月中外國電影的第一吻,驚心動魄的“摟摟抱抱”。
有位網(wǎng)友回顧了小時候在農(nóng)村看《多瑙河之波》的情景:船長新婚后和新娘走進艙房,彼此含情脈脈地凝視,然后靠近、靠近……末了,切換成風光。這個鏡頭結(jié)束得非常突兀,傻瓜都能看出來是挨了剪刀。村里的一些大孩子為此還想搭車去省城。因為當時流行的說法,外國電影每向下一級公映,就會剪掉一些,所以,大孩子們認為去省城可能會多看到一點兒,看到那個被“咔嚓”掉的鏡頭,雖然只有幾秒鐘。影片中經(jīng)常以特寫或獨立的鏡頭刻畫出安娜的風姿,其中最令人難忘的場景,是黑暗中米哈依抱起安娜大叫:“我要把你扔到河里去!”還有米哈依借酒澆愁,把安娜拉過來讓她坐在自己腿上,問托瑪:“她漂亮嗎?”當其時代,此情此景足以撩動每一個中國觀眾的心弦。這部影片里,米哈依就有一句著名的臺詞。那是在米哈依臨死前,“托瑪,告訴你一句話,安娜是個好姑娘……你要好好照顧她!”別小看這句臺詞,在那個時代,它可謂石破天驚。后來有觀眾說,他們正是從這句話里學會了愛情。大概誰也沒有想到,這部講斗爭和硬漢的影片竟然成了那個特定時代的愛情教科書。
較之“文革”期間阿爾巴尼亞、越南、朝鮮的電影,羅馬尼亞電影要好看得多,精品率較高,基本上每一部都非常吸引人。有專家分析,富于個性的人物,大膽的愛情描寫,充滿刺激的商業(yè)化傾向,是“羅片”的特點。在當年引進的社會主義兄弟國家電影中,“羅片”最具有商業(yè)電影的味道。《多瑙河之波》自不待言;二戰(zhàn)片《橡樹,十萬火急》、搶險片《爆炸》充滿了緊張驚險;《達契亞人》《斯特凡大公》《勇敢的米哈伊》等古代戰(zhàn)爭片,氣勢恢宏,大氣磅礴,軍隊打著鼓、排著方陣、前仆后繼沖鋒的鏡頭,把觀眾的心揪得生疼,兩軍肉搏,刀劈斧剁、血肉橫飛的場面,讓看慣了國產(chǎn)片“一碰就倒、一打就死”情景的國人大開眼界。兩部兒童題材影片《巴布什卡歷險記》《多瑙河三角洲警報》也都是屬于驚險電影的經(jīng)典。尤其是前者,巴布什卡和他的小伙伴陰差陽錯地目擊了一次走私活動而遭壞人追殺。一個走私者(好像叫“教授”)被另一撥兒壞人綁在河邊樹上被蚊子活活叮死。吊死鬼樹林中長得像妖怪頭發(fā)的樹枝,每棵樹都是半截子在水里面,小船在水中森林穿越,配上奇怪的音樂,陰森恐怖。這部片子很嚇人,筆者那時已經(jīng)是成年人,看電影時還大氣不敢喘;也可以說是太好看了,充滿了當時中國銀幕上幾乎絕跡的商業(yè)電影元素。
現(xiàn)在看來,“文革”期間的外國電影,還能看的,也就幾部“羅片”了。此外還有幾部南斯拉夫影片,如《瓦爾特保衛(wèi)薩拉熱窩》《橋》等,堪稱經(jīng)典,但在中國公映時已是粉碎“四人幫”之后,不在“文革”時期外國電影范圍之內(nèi)。還有日本影片《日本海大海戰(zhàn)》《山本五十六》《啊!海軍》等,屬于不能公映的“內(nèi)參片”,那是另一個話題。
(摘自《文史精華》2015年第1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