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我國處于新媒體時代。多種多樣的媒體途徑給了大家更多接觸新聞的機會。新聞作為展現人民最新生活狀態的主體,其自身的客觀性,不以主觀意志為轉移,向人們傳遞有效的信息。新聞存在的必要性是顯而易見的,當前擺在人們面前的是如何利用理論知識,提升新聞能力的問題。接下來將圍繞這一特點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聞 理論知識 新聞實踐能力
理論,是我們進行實踐的基礎。新聞理論知識是關于新聞傳播活動的思想觀念和原理體系。這些思想觀念和理性認識一般包括新聞領域的知識、概念、基本原理及推理體系。新聞理論一般研究新聞活動產生、發展的規律。新聞報道的本質和特點是新聞學的基礎性、指導性科學。利用新聞理論知識,將信息進行精確處理,在這個過程中,提升新聞實踐能力。
一、新聞理論知識的內容
新聞學作為一門相對于文科來說比較熱門的專業,其中的新聞理論是關于新聞傳播活動的思想觀念和原理體系。這些思想觀念和理性認識一般包括新聞領域的知識,概念,基本原理及推理體系。新聞理論一般研究新聞活動產生,發展的規律,新聞報道的本質和特點,他是新聞學的基礎性,指導性學科,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新聞理論往往收到所屬的經濟,政治體制環境的影響,西方新聞學者一般把新聞理論分為五種,即集權主義理論,共產主義理論,自由主義理論。會責任理論以及正在出現的發展中的新聞事業的概念。前四種理論被稱為《報刊的四種理論》。
如同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對理論的學習是相對容易的,而對理論的實踐與應用卻是比較復雜的一個過程。中國共產黨卻將馬克思主義發揮得淋漓盡致,所以,任何理論付諸實踐的過程都需要相對應的打開方式,只有一一對應,才能事半功倍。
二、新聞理論知識的運用
(一)結合現實進行思考。新聞理論有一部分是對新聞活動的本質和特點的研究。在利用理論進行對新聞的本質和特點進行研究時,一方面,我們將學到的理論知識進行深刻的理解,從而在運用的過程中能夠得心應手。結合現實進行研究是對新聞理論利用的關鍵所在。對于新聞理論部分的應用,主要研究新聞采訪寫作。編輯、新聞攝影、廣告業務、新聞是新聞業經營管理現代化傳播手段。
結合現實來看,新聞的采訪工作是需要進行實地演練。在校園里,興趣社團的設立為學生提供了實際應用的機會,新聞中心,能夠提供學生機會進行采訪,雖然大部分是對學校之內事務的報道,但是在這一個完整的過程當中,讓學生對新聞理論有了初步的應用。理論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理論的應用也是如此。通過一點一滴的實踐積累經驗,積土成山,積水成淵從而實現對理論的全面應用。
(二)結合實際進行創作。基礎理論和應用理論是新聞理論中兩個互相關聯、互為補充的組成部分。其中基礎理論比較抽象,概括性強,是在對具體業務活動研究的基礎上,借助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進行理論的概括。而應用理論直接來源于新聞實踐。對于新聞理論的的應用,要求我們切實對新聞工作者的業務工作進行細致入微的研究,比如,我們想要去進行一條新聞的創作,必須對其背景進行全面的調查研究,對事件的發生、發展進行實時的追蹤。其實,在創作的過程中,在對新聞工作者工作研究的過程當中,我們就已經將新聞理論知識潛移默化的應用其中,不必刻意,因為理論已經深深扎根,在需要的時候就會發芽、長葉、開花。在實際操作中對理論知識進行強化,也是理論知識應用的必經之路。
(三)結合時代進行發展。緊跟時代,是一切事物發展的命脈,新聞理論也難逃于此。德國學者柯和教授在海德堡建立了最早的新聞理論研究機構。早期的新聞理論研究目的在于培養新聞從業人員,比較偏重于應用技術。由于報業競爭日趨激烈,促使辦報人不僅要知道辦報的方法,還要掌握新聞工作的規律,于是人們在研究辦報具體方法的基礎上,概括出關于新聞事業的基本觀點,逐步形成了新聞學的理論體系。結合各國國情,包括經濟、政治、科學等方面,推動新聞理論的應用研究。利用新聞理論來向世人展現本國的發展現狀,需要將經濟、政治、思想、科技等方面的發展充分融合進去,利用新聞理論這把無形的巨劍,將時政充分展現在世人眼前。在進行新聞理論應用的過程中,我們也應該不斷拓展新的領域,讓新聞理論在時代的洪流中歷久彌新。時代飛速發展,要想不被拍在沙灘上,我們需要用創新的思維,在應用的基礎上來實現對新聞理論的創新,從而讓新聞理論能夠永葆活力與青春。
三、提升新聞實踐能力
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毛澤東同志用自己的實踐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中國的正確性,證明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作為指導思想的重要性。新聞理論也是如此,通過實踐,我們才能發現其不足,不斷的彌補,發現其優點,不斷的發揚。新聞理論學習之后,我們應該深入實地采訪,寫作,編輯,分析新聞材料,并且真正融入到新聞工作者的生活之中。在這個過程中去了解新聞的產生與發展,理論結合實際來分析問題。在與新聞工作者相處的過程中,找到新聞理論的應用點,并且總結理論應用的契合程度。在今后,為新聞理論的完善提供最有利的材料。通過實地的采訪工作的進行來實現對新聞理論的實踐。在實踐中發現理論的不足,不斷完善,不斷創新,實現理論、實踐的完美融合。
四、總結
新聞理論作為實踐的統領,需要工作者結合實際、結合時代對理論知識深刻理解之后去參與到新聞研究的過程之中,從而完成新聞理論的使命所在。將新聞理論的靈魂與精髓賦予新生。合理合時合地應用新聞理論,從而提高新聞理論的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 雷玉文, 李偉平. 體育院校新聞學體育新聞方向學生新聞實踐能力剖析[J]. 體育世界(學術版), 2016(10):111-112.
[2] 陳小波, 李紅祥. 精心打造“第二課堂”,,開創實踐新天地,創新新聞實踐教學[J]. 文教資料, 2016(33):154-155.
[3] 高海娜,趙玉平,鄒雷軍. 基于“第二課堂”的應用型新聞專業實踐教學創新路徑探析[J]. 教學研究, 2015(3):098-101.
[4] 支庭榮,高玉華,蔡雯雯. 掌握和運用新聞規律,追求和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J]. 新經濟, 2016(13):21-22.
作者簡介:姓名:俞凡,1992.08,男,籍貫:合肥,碩士學歷,單位:合肥市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