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平
摘 要:我司采用的是半濕法提臍技術,玉米半濕法提胚技術是利用玉米籽粒工藝特性,應用水、溫度、時間三大要素的相互關系,利用玉米皮胚的充分吸水性,玉米吸水后皮和胚結合力減弱,經過破碴、選皮、分級、再經過研磨、篩選等工藝技術提取出符合要求的玉米胚。玉米胚再經過干燥、選皮、軋胚、蒸炒、壓榨、浸出、蒸發汽提生產出玉米原油。
關鍵詞:玉米提胚 半濕法 出油率
目前國內的本專業技術領域大體生產工藝已經基本定型,有區別的地方也僅僅是設備大小、結構形式存在差異,但大體上格局已定。如何通過改造和創新提高玉米胚得率和玉米出油率以達到節能降耗,提質增效。
預處理車間主要生產工藝:加工玉米為酒精提供合格的玉米面,同時生產符合工藝工求的玉米胚,再進一步加工成為玉米油。如何實現多提臍,多產油,提高經濟效益做為車間管理的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1)提高玉米胚得率:我公司玉米提胚主要采用的是半濕法提臍,半濕法提臍關鍵在于玉米潤水水溫、潤悶時間及玉米潤水水分的控制。玉米潤水水溫達到85度以上,潤水時間控制在6-8小時,玉米潤水水份最佳控制點在16.5-18.5%之間。潮糧期烘干糧水分控制在17-19之間,倉儲時間達到6-10天為最佳。玉米經加水潤悶后皮、胚結合力減弱,同時玉米胚的韌性增強,再經脫胚機破碴將玉米破碎成4-5掰,玉米胚極易與胚乳分開并且最大成度保持胚不碎完成。破碴后的混合料經風選去除部分細粉和皮子后入振動篩分級, 3.5目篩下和7.5目篩上臍、碴料進入到磨粉機進行壓胚和磨粉,因潤水后的胚有韌性,抗壓強度大易被軋成餅,胚乳抗壓強度低易破碎成粉。軋胚破壞了物料的結構,改變了物料的形狀和大小。從磨粉機出料再進經高方篩篩分,7.0目篩上為毛臍,篩下料入粉碎機制粉。此時毛臍再經過風選(風箱,脈沖、沙克龍、風機)去皮和去糧,提出符合工藝要求的毛臍(含糧控制在36%以下,含臍達到53%以上)。玉米胚得率達到90%以上。
2)提高壓榨出油率:毛臍被輸送到預榨經干燥、風選、篩分除雜、軋胚、蒸炒、壓榨初步得到壓榨毛油。在壓榨制油過程干燥水份控制在8-10%之間為最佳,適合軋胚,胚片薄而均,不露油,胚片厚度控制在0.3-0.5mm之間,軋胚后的料再入蒸炒鍋進行蒸炒,蒸炒時間達40分鐘以上,水分空制在3-5%之間(蒸炒溫度達到115-120度)為最佳,不僅適合壓榨制油,也適合浸出制油。經風選去糧去皮的精臍含糧控制在35%以下,含臍控制在55%以上適合壓榨制油,即保證榨機出油效果好(榨餅殘油控制在16%以下)又適合浸出滲透。榨機適合選用220型小榨機。
3)提高浸出出油率:榨餅被送到浸出器,經溶劑噴淋和浸泡(萃取),油脂被溶解到溶劑中形成混合油,混合油經過濾后再經蒸發汽提逐步濃縮達到工藝要求的毛油。浸出操作主要控制溶劑噴淋量(按浸出進料量控制噴淋量20-25M3/H) ,浸出器溫度(50-60度),浸出器的料層高度(1.6-2.2M),浸出萃取時間(60-90分鐘),一蒸溫度(50-60度),二蒸溫度(105-125度),汽提塔出油溫度(115-125度),為了節約能源浸出在負壓下操作,負壓控制在0.06-0.08MPa之間。預榨毛油和浸出毛油經過過濾達到質量要求的玉米胚原油(沉淀≤1.0%,毛油殘溶≤100mg/kg,水分≤0.5%以下)。
玉米出油率不僅受到上述操作影響,還受玉米籽粒大小、成熟度及玉米脂肪高低影響,根據我公司多年收購玉米產地及玉米脂肪含量,玉米出油在2.1-2.3%之間,玉米脂肪提取率達到64-67%之間。
結 語
我公司通過多年對玉米提臍技術的改進行創新,玉米油得率已達到了2.1-2.3%的水平,玉米脂肪提取率達到64-67%之間,已領先同行業的水平。
參考文獻
[1] 于清政,梁春慧.玉米提胚制油技術在酒精生產企業中的應用[J].民營科技,2017,(12):58.
[2] 陰偉鋒.糧食比重去石機和種子重力分選機玉米提胚試驗研究[D].河南工業大學,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