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婷婷
摘 要:藏香豬是西藏林芝地區的原始瘦肉型豬種,其抗病性和耐寒力都非常強,享有“高原之珍”的美譽。藏香豬的豬皮薄,脂肪含量比較低,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十分符合當今社會綠色健康飲食的生活觀念。因此,藏香豬自從在豬肉市場上市以來就一直廣受好評,且有相當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是目前,藏香豬的養殖仍舊屬于特色養殖,多數藏香豬養殖場的規模不是很大,部分養殖場還存在技術較為落后、不十分吻合藏香豬生長特點等問題。本文就此類問題,從藏香豬的特點與生活習性入手,進一步規劃豬舍的選址與設計,最后提出藏香豬在飼養管理方面的建議,為加快藏香豬養殖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提高農民經濟收入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
1.藏香豬特性
藏香豬,即琵琶豬,是國內唯一的高寒放牧豬種,享有“高原之珍”的美譽。藏香豬以其皮薄、肉質細嫩、抗病性優良、耐寒力較強、營養豐富等優勢,被稱作香豬家族中的“人參肉”。藏香豬體型比較小,額面狹窄,耳朵是小且直立的,轉動起來也比較靈活。整個體軀相對稍短,四肢肉質緊實,蹄質堅實。藏香豬的鬃毛比較長,絕大部分為黑色,一般可以達到12~18cm,每頭藏香豬可以剪下的鬃毛重量約為93~250g。從生產性能上來看,藏香豬繁殖力低、生長慢、基因純。成年藏香豬的體重約在40kg左右,且藏香母豬會稍稍重于公豬的體重。據統計,成年藏香豬的屠宰率可以達到66.60%,瘦肉率可以高達52.55%。從藏香豬的肉質營養成分來看,蛋白質含量21.8%,是一般豬肉的1.3~1.7倍;同時,它的脂肪含量又比較低,是一般豬肉的18.8%~28.1%;熱量也是相對較低的,是一般豬肉的60.85%~76.10%;除此之外,藏香豬肉中含有較高百分比的鈣、磷等人體必需元素,十分適合制作為保健類食品,是一種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品質優良的天然綠色肉食品。
2.藏香豬生活習性
藏香豬群在生活上主要是群居的形式,比如行走、覓食、飲水、棲息等活動中,一般結群活動。當牧民帶領豬群放牧時,仔豬也都是在母豬旁邊同整個藏香豬群共同活動,從不離群。藏香豬的采食能力非常強,食物范圍也很廣泛,除了草、木、果等植物之外,淺水魚類也是藏香豬的采食目標。它們還有著集體遷移的習性,藏香豬會在食物充足、敵害較少的棲息地停留更長的時間,當生存受到某種威脅時,藏香豬就會在“領頭豬”的帶領下另尋棲息地。據統計,其遷移間隔期在70~40天左右,遷移距離在500~2000m的范圍。
3.圈舍選址與設計
根據上文對藏香豬的特點、生活習性以及舍飼藏香豬走動與臥息時間的研究可知,對于藏香豬而言,最理想的養殖模式是“散養+圈養”。散養,即要考慮水源、食物等因素,選擇合適藏香豬特性的環境條件;圈養的前提條件就是豬舍的合理設計和舍內科學規劃。
在設計豬舍時,要考慮到藏香豬與一般品種豬在活動能力上的差異,尤其是藏香豬有著較強的跳躍能力,故在圈舍的四周至少設置2米高的護欄。另外,豬舍的墻體結構要足夠結實,盡量達到冬暖夏涼的標準,要配有控制溫度和濕度的設備,保持豬群的生活適宜條件;在豬舍中,應該安裝自動飲水器、設置專用排糞排水通道,在圈外修建容量合適的貯糞池。如果飼養的規模比較大,還可以考慮修建雙列式開門豬舍。
在規劃舍內設施時,要合理規劃種公豬舍、種母豬舍、仔豬舍、保育舍和育肥舍的布局和面積。在圈外需要設置作為配種場所的、面積足夠大的運動場,需注意,運動場護欄至少達到2米的高度。
4.飼養管理
4.1 仔豬飼養技術。盡量讓新生仔豬在出生2小時之內早吃初乳。通常可以先任隨仔豬自發去尋找母豬乳頭,然后進行人為干預,為個別弱小和強壯的仔豬做出相應的調整,達到人工輔助固定的目的。如果母豬生產中出現意外,應該挑選護仔性好、兩窩產期不超過三天的其他母豬進行仔豬寄養工作。當新生仔豬在出生一天之后,需要防止它們尖銳的犬齒咬傷其他仔豬及母豬的乳頭等;另外,還應該剪掉新生仔豬的最后3個尾椎,并涂藥預防感染。當新生仔豬在出生三天之后,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補鐵補硒的工作。當新生仔豬在出生七天之后,可以適當對其進行補料訓練。當新生仔豬在出生20天之后,隨著仔豬逐漸進入旺食階段,此時需要投喂接近母乳營養水平的全價配合料,促進仔豬快速生長。
4.2 生長豬飼養技術。藏香豬屬于半草食動物,耐粗飼、喜青飼。在喂養成年藏香豬時,應注意青粗飼料在日糧中的占比不宜少于70%。在市面上比較常見且性價比較高的精料主要有:玉米、麥麩、豆餅等,而較為普遍的青飼料則是以青菜、雜草、青貯料等為主。相比而言,全價飼料中所含有的營養成分比較全面、配比也更為合理,可以使飼料利用率最大化,促進藏香豬的健康快速生長。各養殖場最常見的全價飼料配比是玉米56%、豆餅15%、麥麩19.5%、各種糠類7%、骨粉1%、魚粉1%、食鹽0.5%。此外,藏香豬喜青飼,其在喂食飼料的配比應根據藏香豬的生長階段進行具體的調整。
出欄時間的選擇:通常來說,仔豬生長到5~7周齡就可以出欄,對于一些作為種苗或者烤全豬原料上市的特殊情況的仔豬可以推遲到2月齡;當養殖場將其作為種豬出售時,則可以根據市場行情來決定出欄時間,但飼養時間不宜過長。
4.3 種豬飼養技術。藏香公豬在生長70~90日齡之后,性發育基本成熟。藏香公豬的第一次配種選擇在90日齡、10kg為最佳;藏香母豬的發情期通常是120日齡前后,而初配時間最好選擇在150日齡、20kg左右為宜。藏香母豬每年可以生產兩次,每胎8-10頭仔豬。養殖人員在喂養種豬時,一定要應注意種豬飼料的搭配、營養均衡。其中,在喂養妊娠中母豬時,應該以全價配合料為主,并輔以合適比例的青飼料。在妊娠前期,青飼料的配比可以適當高一些,隨著進入妊娠后期,適當減少青飼料的投喂。妊娠前期,蛋白質的含量應控制在11%左右,后期逐漸提高到12%~15%。初配母豬飼料中蛋白質、Ca、P、NaCl的用量應該控制在13%~14%、0.9~1%、0.7%~0.8%和0.5%。在進行公豬喂養時,應該以精料的投喂為主。在種豬的配種期間,能量飼料和蛋白質飼料應占80%~90%,而在非配種期間則控制在以70%~80%。養殖人員每天需要飼喂2~3次。
負責種豬喂養的員工應該盡量讓母豬的產仔時間避開冬季和早春,以便保證仔豬成活率。在藏香豬的產房中需要設置一定數量的保育箱,既可以起到防寒的作用,又可以避免新生仔豬之間的相互踩壓,在溫度比較低的時候,可以安置燈泡,將豬床的溫度維持在30℃。
結 論
在世界經濟舞臺上,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而養豬業則是我國農業的重要產業之一。藏香豬以其脂肪含量比較低、肉質鮮美、營養豐富等優勢,恰好與當今社會綠色健康飲食的生活觀念相符合。因此,藏香豬自從在豬肉市場上市以來就一直廣受好評,且有相當廣闊的發展前景。因此,本文詳細介紹了從藏香豬的特點、生活習性,且進一步規劃了豬舍的選址與設計,最后提出了幾點在飼養管理方面的合理化建議,力求為加快藏香豬養殖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