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
(貴定縣昌明鎮人民政府 貴州貴定 551302)
淺析林業生態建設與林業產業發展的關系
王林
(貴定縣昌明鎮人民政府 貴州貴定 551302)
林業生態建設和林業產業發展之間是相互協調和相輔相成,同時也是相互制約的,兩者的地位同等重要,是實現林業產業和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分別詳細的論述了林業生態建設和林業產業發展的相互輔助和依存的關系以及兩者之間的相互制約和矛盾的關系,最后提出了如何協調兩者的關系。
林業;生態建設;產業;發展;依存;制約
林業生態建設和林業產業發展兩者之間是共同發展,相互依存的,林業的發展能夠促進生態環境的改善,生態環境改善之后也會促進林業的發展;但是兩者之間又是相互矛盾的和制約的,林業產業的發展會影響到林業生態建設,生態環境的改善和建設又會對林業產業的發展存在制約的作用。因而在林業生態建設和林業產業發展中,必須正確的認識和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
在林業發展中,林業產業發展和生態建設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要想實現林業產業的持續的生存和發展,就必須要大力的發展林業資源。另外,林業產業的發展對于營造林的實施非常重要,能夠確保森林資源在質量和數量上持續的增長。在林業生產和工作中,政府沒有在短時間內避免生態環境遭受破壞,加大了對林業產業的投入,并逐漸建立了以造林為主要工作的林業工程。此外,農民為了增加首付,逐漸開始注重進行各類經濟林的種植,導師生長緩慢以及收益時間長的林業產業遭到忽視,忽視了林業的生態環境建設,必須會導致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
近年來,洪水的發生,沙塵暴以及荒漠化的發生越來越嚴重,造成了嚴重的植被破壞以及水土流失問題,出現這些問題的關鍵就是過度的砍伐森林,導致生態環境被嚴重的破壞,生態失去平衡,各類生態危機持續的出現,林業生態的破壞速度要大于治理的進度,可以說形勢是非常嚴峻的。
林業生態建設和林業產業發展的發展主要表現如下:
2.1 林業產業發展與林業生態相互依存
林業發展促進生態環境的改善,生態環境的改善又反過來促進林業的發展。
2.1.1 林業產業的發展能夠促進生態環境的改善
林業作為我國基本的經濟產業,林業產業的發展能夠帶來非常豐厚的經濟收入。同時林業還作為一項具有社會公益性質的事業,林業產業的發展還能夠促進人、經濟和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和發展。所以,林業產業的發展,有利于林業生態的改善。林業產業發展,從根本上說,是以林木和植被為基礎的。從另一角度看,植株又是改善林業生態環境的利器。沒有植株,也就沒有了生態效益。所以,林業的發展有利于生態環境的改善。這就像我們數學上學過的證明方法:因為A=B,B=C,所以A=C。林業要想發展,就一定要有大量可使用的林木資源。這些資源直接決定財富的多少。而植被樹木的增加,又增加了當地的植被覆蓋率。植被覆蓋率又直接反映當地環境質量的高低。所以,適度的發展林業有利于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生態環境的改善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好處。例如植被可以起到防風固沙、涵養水土等作用,可以減少揚沙天氣的出現。
2.1.2 生態環境的改善促進林業產業的發展
自從人類的產生和進步,就開始對自然生態環境進行破壞,并直到現在都沒有停止。但是以前的環境問題遠遠沒有如今的情況嚴重,主要原因是自然生態環境是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復的能力的,生態環境能夠進行自我調節,從而彌補人類造成的破壞。從而實現自我的正常運行。這種自我修復能力,可以為我們提供豐富的可供利用的植被。但是,如果發展過度,就會減少植被覆蓋率,導致當地環境質量下降。而生態系統恢復能力的減弱,又會降低林木的產量。所以,生態環境的改善反過來又有利于林業的發展。
2.2 林業產業發展與林業生態相互制約
林業產業發展和林業生態建設兩者之間也是相互制約和矛盾的,林業產業的發展會對林業生態建設產生一定的制約作用,生態環境改善又制約林業的發展。
2.2.1 林業產業發展制約林業生態的改善
在林業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充分的對生態環境效益進行考慮。但是就目前的林業產業發展情況來看,林業產業發展很多都是以犧牲林業生態環境為代價的,只是片面的追求經濟效益,忽視了環境效益,是與可持續的發展戰略相違背的。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林業經濟發展迅猛,經濟效益客觀。與此同時,這種發展也給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以近兩年為例,“霧霾”這一次似乎在一夜之間轟炸了我們的耳膜。各地區地霧霾指數爆表、多個地發布霧霾紅色預警、背景等地連續出現多日重度霧霾天氣……這類消息不斷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除此之外,近些年來,我國森林面積銳減,加劇了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問題的嚴峻性。此外,植被覆蓋率的降低,也破壞了生態平衡,造成生物多樣性銳減,環境問題突出。所以,林業產業發展制約林業生態的改善。
2.2.2 生態環境改善制約林業產業的發展
林業產業發展從根本上來說就是通過銷售木材或者其他林業產品,從而獲取經濟效益。而改善生態環境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保證地表植被的覆蓋率。因此,二者是相互矛盾的。要改善生態環境,就要增加植被數量,就會減少可銷售的木材的數量,也就影響了林業的發展。
要想實現平衡、和諧和協調發展不但要求社會經濟的發展在木資源的承受能力之內;還需要在資源可持續的基礎上,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換句話說就是,不但要做到林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又要參與整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里面既包含要不斷發展林業產業,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林產品的需求,又包含加強林業生態建設,滯社會對生態的需求。林業產業和林業生態建設作為林業整體中的兩個方面,兩者之間有著天然的密切的因果關系。
由上文可知,二者之間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所以,一定要平衡二者之間的關系。既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護環境。首先,要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一些地區過于追求經濟效益,對大自然進行毀滅式的開采,造成當地林業的后續發展動力不足。所以,我們應該杜絕“殺雞取卵”式的開發方式。要給予大自然足夠的自我恢復時間,以保證木材的數量。從而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其次,要綜合考慮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所以,我們追求經濟效益無可厚非。豐厚的經濟收益,可以推動林業主擴大種植規模,從而更好地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而生態環境的改善,又可以提高林木的產量。推動經濟更好地發展。因此,要綜合考慮二者之間的關系。綜上所述,林業發展與林業生態之間存在著辯證統一的關系。林業發展既促進生態環境的改善,又制約林業生態的改善;生態環境的改善既促進林業的發展,又制約林業的發展。林業一旦發展過度,就會減少地表植被的數量,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而生態環境的破壞,又會使樹木的數量進一步減少,造成林業發展的后續動力不足。因此,在實際發展過程中,要綜合考慮二者之間的關系。既要發展經濟,又要改善環境。以實現二者的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林業產業發展和林業生態建設兩者之間是相互輔助和依存,同時也是相互矛盾和制約的,要先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正確的認識并且協調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兩者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輔助、相互制約、相互矛盾的,可以說兩者之間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林業社會化生產中,如果把林業產業發展與生態建設結合救民于水火,提高經濟效益與提高生態效益相結合,即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就能使二者相得益彰,既林業產業的發展,又可在產業調整發展中保護和建設林業生態,達到提高生態經濟效益的目的。
[1]周生賢.突出生態建設與加快產業發展的關系——《堅持科學發展觀正確處理林業發展中的幾個重要關系》(節選)[J].中國林業產業,2004(4):4~9.
[2]黃生保,肖青華.試論我國林業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之間的關系[J].科技資訊,2011(3):230.
[3]孫垂川.關于發展林業產業,推進林業生態建設的思考[J].東方企業文化,2011(8):218.
[4]邢艷波.試論林業產業的發展與林業生態建設的關系[J].科學與財富,2012(2):320.
[5]王新忠.在生態建設的前提下科學發展林業產業化經濟[J].現代農業科學,2009(2):132~133.
F326.2
A
1005-7897(2017)14-0169-02
201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