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克森
(順昌縣雙溪林業站)
關于林下資源與林下經濟發展思路的探討
姜克森
(順昌縣雙溪林業站)
隨著國家重點國有林區全面停伐政策的出臺,實施林下經濟代替原有的以森林資源消耗為主體的經濟模式,成為當前各地林業發展的重要趨勢,成為林業職工增收的重要途徑,成為林區林業經濟增長的新亮點,是解決停伐育林期內林區經濟生產與環境保護的協調有效途徑,根據福建省林下經濟發展狀況為例,針對林區林下經濟發展的必要性,發展模式,發展方向進行探討。
林下資源;林下經濟;發展措施
1.1 什么是林下資源和林下經濟
林下資源也是森林資源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般主要指森林當中喬木以外其它生物,涉及有經濟植物、藥用植物以及食用菌類等等。通過林牧的有機結合,進一步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生態保護與農業發展良性循環的經濟模式。
所謂的林下經濟則以林地資源以及森林的生態環境作為基礎環境,在此基礎上進行比如林下經濟作物種植的種植業、水產養殖的養殖業以及采集業或者時森林旅游業等等,林下經濟既涉及到林下產業,也輻射到林中產業以及林上產業的范圍。
林下經濟得到發展的契機在于集體林權制度的改革,改革之后原本的集體林地實現承包到戶制度,農民可以以個人為單位進行林地的承包,在充分發揮個人積極性的條件下,大大提高了林地的利用率,并提高了林地的管理制度以及經營方式,促進了林地經濟極大的發展。我們只有充分了解林下資源和林下經濟才能更客觀準確的分析和探討我國林下資源與林下經濟的發展趨勢。
1.2 為什么要大力發展林下經濟
促進林下經濟發展壯大,提高林下經濟的發展水平是實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要求,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的要求,更是林農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如何更好的提高林地產出、增加農民收入是發展林下經濟需要積極探討的問題。
林下經濟,投資相對于其他產業比較小,見效快。發展林下經濟不僅能促進經濟發展,還能產生生態效益,促進生態平衡,鞏固生態建設成果,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地域遼闊,氣候變化多樣,生態種類繁多,各地可以因地制宜的發展林下經濟,根據各地氣候類型,發展是個當地氣候環境的生態經濟,開展特色種植業。隨著國家重點國有林區全面停伐政策的出臺,實施林下經濟代替原有的以森林資源消耗為主體的經濟模式,成為當前各地林業發展的重要趨勢,成為林業職工增收的重要途徑,成為林區林業經濟增長的新亮點,我國對林下經濟的發展前景非常看好,所以也在積極的大力扶持林下經濟的發展,不管是從經濟上還是政策的出臺是都不難看出。
(1)福建地處我國東南沿海,屬于中亞熱帶和南亞熱帶之間,背山面海,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森林資源豐富。全省林業用地926.82萬hm2,占土地總面積75.3%,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福建省豐富的森林資源是當地發展林下經濟的優勢,所以林業也是福建省的經濟支柱產業之一。雖然福建省近幾年林業產業發展并不是太好,但是發展空間還是非常可觀的。
(2)福建省在林下經濟發展上存在的問題,首先是林下經濟發展缺乏特色,種類較少,缺乏特色項目,規模小,基本都是粗加工,質量特不到保障,產業化程度低,缺乏科技創新,機制過于落后。一些地方對林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資金投入有限,扶持力度不夠,涉及多部門聯動合力小,產業組織化程度低,發展環境有待改善。再其次就是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值低,品牌效應不明顯。
4.1 科學謀劃,加強引導
(1)加強林下經濟發展管理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做好發展策略及方針的規劃引導工作。精誠合作,可以提高林業的總體生產能力以及品種的豐富性,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能夠提高抗風險的能力。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能夠引導林下經濟以穩健有序的方式持續發展,促進林業產業的優化及調整,做好林業產業與其它行業的合作,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并且推進循環經濟的發展。
(2)需要進行林下產業發展模式的創新,切實促進林下產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具體措施如下:
加大林下種植發展力度。根據林地的具體情況以及實際的市場需求,合理布局林下種植業的發展,積極促進適合該林地的林花、林菜、林果、林草以及林菌、林藥等的種植。可以采取試點的方式,在試點成功之后,將經驗進行總結之后再進行針對性的推廣,減少失誤率。比如林花發展模式就很好的滿足了現代人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對于更好生活品質的追求。花卉、園藝以及就苗木積極進入現代人的生活當中。
腎盂旁囊腫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疾病,通常會伴隨腎結石出現,容易對患者的健康狀況造成嚴重的影響,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輸尿管軟鏡治療腎盂旁囊腫合并腎結石是一種比較科學的治療手段,對患者健康的恢復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本研究選取2015年9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輸尿管軟鏡治療的106例腎盂旁囊腫合并腎結石患者進行研究,分析常規護理和綜合護理的應用效果。現將情況匯報如下:
積極發展林下養殖業。林下養殖業充分了利用了林下空間,很好的實現了立體養殖,林下養殖一般有林禽、林畜以及林蜂等模式。
合理規劃森林旅游業的發展。旅游業的發展以及開發方向需要根據森林的實際情況而定,森林旅游業的開發可以很好的利用到森林中山清水秀以及空氣清新的優勢,與此同時,還可以很好的促進森林里所附帶的林下種植以及林下養殖業的發展,實現森林自然景觀以及林下產品資源的結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除此之外,開可以開發旅游觀光、休閑度假以及康復療養等產業,拓寬森林旅游業的發展路徑、提高森林旅游業的經濟效益。
4.2 發展林下經濟的關鍵
4.2.1 因地制宜,科學規劃
各級林業干部要深入基層,了解民意,根據當地地理環境的優勢,因地制宜的發展林下經濟并進行合理規劃,因地制宜的制定適合該林地發展的林下經濟種類與規模,促進發展模式的多樣化,同時堅持生態優先原則,保護好森林資源,實現產業發展與生態建設的良性互動。
4.2.2 政府部門進行政策支持
各地積極給予政策以及經濟上的支持。成立專門的林下經濟專項資金,做好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展主導產業、培養龍頭企業,促進林下經濟發展的規模化、產業化以及標準化。可以采用財政投入、受益者以及損壞者三方共同集資的方式,拓寬林下經濟發展的集資方式,解決林下經濟發展的后顧之憂,積極建設多渠道的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機制,調動林農的生態公益林發展積極性。與金融機構合作,利用好財政貼息政策,完善好林農的林權抵押貸款、小額信用貸款以及聯保貸款等業務,提高服務的質量,為林農的林下經濟做好資金解決工作。積極和稅務部門進行溝通,降低林下經濟產品的增值稅或者是免征。
4.2.3 加強服務,共同合作
各級林業部門全面配合,做好林下經濟發展指導以及服務工作,確保林農經濟發展能夠享受到有效的科技服務以及技術培訓,與此同時,對于林下經濟發展困難的資金問題、技術問題以及銷售問題積極提供解決措施。根據林地的實際情況以及市場需要,及時進行新品種的引進,積極淘汰落后林下養殖以及種植品種,高林產品的經濟效益。積極進行林下種植技術以及林下產品采集加工技術的研究及創新,建立完善的林下經濟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促進林農收入的增加。構建林下產品信息發布平臺,完善咨詢服務渠道,給林農提供及時的政策、法律以及市場信息等信息。
4.2.4 樹立典型,帶動發展
各地做好典型示范工作,充分發揮典型的領導示范作用,以先進典型促進當地林下經濟的發展。在進行典型的宣傳推廣時,可以借助的媒體的力量進行宣傳,讓更多的人民群眾感受到林下經濟發展的蓬勃生命力,從而帶動林農的經濟發展熱情,更多的投身到林下經濟發展之中。與此同時,還需要各相關部門的積極配合,將國家制定的相關發展政策以及管理制度落到到位,保障林農在政策的引導下,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形成林下經濟全面發展的濃厚氛圍。
4.3 發展林下經濟的主要措施
4.3.1 開展林禽模式的經濟發展
可以在速生林的林下進行牧草的種植,也可以保留自然生雜草,發展家禽養殖業,比如飼養柴雞以及鵝等家禽,在自然生雜草周邊設置圍欄,而樹木又可以為家禽遮蔭,且通風降溫,利于家禽的生長。同時,家禽排除的糞便還可以肥林地,從而與林木之間形成良性的生物循環鏈。
4.3.2 開展林草模式的經濟發展
林草種植模式的特點表現為在實施退耕還林措施之后的速生林下進行牧草的種植,也可以任林下自然生長的雜草生長并將其作為牧草,用以飼喂畜禽。
4.3.3 開展林菜模式的經濟發展
進行林木與蔬菜的間作具有相當高的經濟效益,該模式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一般情況下,在林下進行種植的蔬菜有甘藍、洋蔥、菠菜、辣椒以及大蒜等。
林下經濟的發展總體來說非常適合我國現階段的國情和發展狀況。我國土地資源豐富,土地面積遼闊,所以非常適合發展創新型的林業經濟,告別以往落后的伐木發展,相信通過我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使我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是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1]韓杏容.中國林業生態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2007.
[2]王秋麗.林業科學成果轉化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2000.
[3]林秀花.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福建省工業原料林基地建設模式研究[D].南京林業大學,2007.
F326.2
A
1005-7897(2017)14-0188-02
2017-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