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志梅
(井陘縣農林畜牧局 河北井陘 050300)
林業育苗現狀及容器育苗技術研究
郝志梅
(井陘縣農林畜牧局 河北井陘 050300)
為了能夠促進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我國目前非常重視林業育苗這一項工作。林業育苗工作主要是培育幼苗,提高幼苗成活率。為的是林業育苗能達到更好的效果,重點就是要改善育苗技術。容器育苗技術是育苗技術的一種,它有著獨特的優勢,對于林業育苗效果優化有著重要的作用。
林業育苗;育苗現狀;容器育苗技術
林業育苗的效果對于我國持續發展戰略有著重大的意義,為了能夠優化林業育苗的效果,本文針對林業育苗目前的現狀進行了分析。然后,筆者圍繞容器育苗技術進行了研究,希望能夠有助于我國林業的進一步發展。
2.1 育苗技術水平偏低
從目前的階段來看,河北地區在進行林業育苗時還沒有相關的保障。林業育苗的基本保障首先是育苗技術,其次就是資金。如果沒有這兩項作為林業育苗的保障,那么林業育苗效果也不會很理想。從河北地區來說,很多育苗人員沒有得到定期的培訓,導致育苗人員大多思想觀念陳舊,育苗技術相對和其它地區相比還比較落后。此外,就算現在引進先進的育苗技術,但是由于育苗人員相關經驗較少,育苗技術也不能夠真正發揮出作用,這也就間接造成了整體育苗技術水平偏低,限制了育苗技術的發展。[1]
2.2 林業育苗效果比較差
由于各種因素,致使林業育苗的效果比較差。造成林業育苗效果比較差的原因主要是來自多方面的,主要因素有這幾種:①育苗的方法過于死板。很多育苗人員在育苗時,都采用的傳統方法。例如,蜂窩紙、塑料薄膜等等拿來做包裝材料。這種傳統的方法極大的影響了樹苗在后期的成活率,而且很容易導致樹苗的根部受到損害。②選擇錯誤的育苗容器。樹苗在培育階段,其容器會對樹苗的生長造成重大的影響。如果選擇的容器比較封閉不能透光等等,那么就會限制樹苗的生長。
3.1 容器育苗技術概述
容器育苗技術在我國由來已久,并且在目前已經取得了廣泛的使用。隨著長時間的不斷研究,我國容器育苗技術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在容器育苗技術中,被運用的最廣泛的應為無紡布育苗容器。正如“無紡布育苗容器”的名稱一樣,該容器主要是以無紡布作為主要材料,然后通過加工成形的。利用無紡布育苗容器,可以有效的防止樹苗根部出現糾纏的情況發生,同時還能夠使幼苗更好的適應當地的土壤,從而保證樹苗在后期的成活率。
3.2 容器育苗技術的優點
(1)節省勞動力資源。容器育苗技術是今后的發展趨勢,它能夠很好的適應林業育苗朝著機械化的發展。采用容器育苗技術,可以節省傳統技術上的多個環節。例如價值環節等等。此外,利用容器育苗技術可以使整個階段都進行機械化的操作,從而節省了勞動力資源。
(2)不受季節限制。運用容器育苗技術可以不受季節的限制,運用容器育苗技術可以自行的原則造林育苗的時間和季節,從而可以更好的進行相關分配工作。
(3)優化育苗效果。容器育苗技術可以很好的在傳統技術上優化育苗效果,不僅僅能夠提高幼苗培育的成活率,還能給幼苗的根部起到很好的保護。
也因為以上種種優點,目前河北地區在林業育苗上,非常重視對于應用容器技術的研究和實踐。
3.3 使用容器育苗技術的具體措施
(1)選擇適宜的苗圃。要想將容器育苗技術在育苗中應用,首先就要選擇合適的苗圃。該技術對于苗圃的選擇上既可以選擇室內也可以選擇室外。但是,無論室內或者室外的溫度都必須要適合幼苗生長,這樣才能提高幼苗存活率,縮短幼苗的生長時間。其次,選擇室外環境時要注意選擇開闊平坦的地方,同時要排水便利等。
(2)對于容器的準備。由于苗木的種類非常多,所以不同種類的苗木培育時間等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對于容器進行準備時,要根據實際培育的苗木種類來進行準備。在目前,選擇無紡布網袋是最合適的。在選擇無紡布網袋時,應該根據種子的相關型號來選擇。
(3)基質配置。在基質配置時,要以因地制宜作為基礎。在滿足肥沃的同時,要注意降低成本的投入。此外,還要注重保持氣透水性和保濕性,基質還應該尊重樹種的生長規律,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加入基肥等等。
(4)樹種播種。在對于樹種進行播種之前,要對于樹種的種類和外界的環境等進行考慮。在播種之前,必須對于樹種做好相關的浸泡等等工作,這樣才能進行優化播種,減少種子不發芽的情況發生。在播種之后,要及時對于樹種進行覆蓋。
為了能夠優化河北地區的育苗效果,筆者一直致力于研究容器育苗技術。經過上述的分析,我們了解到了容器育苗技術的優勢和相關操作步驟,希望相關的專業人員能夠將加強對于目前林業育苗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改善,并將容器育苗技術正確的運用到林業育苗之中。筆者相信,這樣會促使林業育苗進一步的發展。
[1]王維舉,叢守業.淺談林業育苗現狀及容器育苗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4,14:111.
[2]焦婷婷,吳利忠.林業育苗現狀及容器育苗技術的應用與推廣[J].農民致富之友,2015,12:116.
S723.1+33
A
1005-7897(2017)14-0196-02
20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