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馬來西亞、韓國、日本特約記者 歐賢安 王偉 李珍●本報記者 楊檬 ●魏輝
疑似朝鮮已故領導人金正日長子金正男離奇死亡事件,不僅牽動著世界多國媒體,也讓兩個國家的爭吵呈升級之勢。在馬方指控朝鮮駐馬來西亞大使館一工作人員涉嫌參與刺殺事件后,平壤23日首次就事件公開發聲。朝中社刊發“朝鮮法律工作者委員會發言人談話”,指責馬來西亞無視朝方要求強行驗尸,“是對朝鮮主權的公然侵犯、對人權的粗暴蹂躪”。談話質疑馬方配合韓國的陰謀,稱“南朝鮮當局顯然早已預料這起事件且制定好其劇本。”馬來西亞則對朝鮮表現出越來越不耐煩的態度,有報道透露馬方正考慮驅逐朝駐馬大使或關閉馬在平壤的大使館。馬旅游及文化部長則直接攻擊朝鮮是“流氓國家”。馬警方還向國際刑警組織提出申請,希望協助抓捕4名朝鮮嫌犯。兩個此前很少被外界聯系起來的國家陷入外交角力,韓國則是“看熱鬧不嫌事大”,不斷鼓動“揭批朝鮮殘忍本質”。案件撲朔迷離,謠言迅速產生。針對外媒有關金某遇害后“中國向中朝邊境增兵千人以防突發事件”的說法,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23日表示:毫無根據、純屬捏造。
朝鮮:馬方目的不純
“朝鮮法律工作者委員會發言人斥責馬來西亞持不友好態度”,朝中社23日以此為題稱,馬來西亞13日發生一起朝鮮公民乘坐飛機前突然休克發作,在被送往醫院途中不幸身亡的事故。當初,馬方外交部和醫院向行使對朝鮮公民領事保護權的朝鮮駐馬大使館確認其死因為心臟休克,并通知將尸體移交給朝鮮大使館火化。所以,朝鮮大使館確認死者身份,要求馬方移交尸體。可當晚“南朝鮮”保守媒體援引所謂“政府消息來源”聲稱,有人“毒死”了那名朝鮮公民。馬方秘密警察立即插手,不分青紅皂白將之當做“既成事實”,還要求進行驗尸,問題從此開始變得復雜化。
報道稱,朝鮮大使館明確表態,死因已被確定為心臟休克,不需要進行驗尸,尤其是死者作為外交護照攜帶者,按維也納公約,屬于治外法權對象,絕不可接受驗尸。然而,馬方無視朝方的正當要求和國際法,不僅在沒有任何協議或證人情況下強制進行驗尸,也未發布驗尸結果,還揚言將進行第二次驗尸。朝鮮法律工作者委員會發言人發表談話指出,此舉是對朝鮮主權的公然侵犯、對人權的粗暴蹂躪,也是違背人倫道德的非人行徑。
朝鮮法律工作者委員會發言人在談話中稱,更為嚴重的是,馬方的不當做法正值“南朝鮮當局”進行反朝陰謀活動之時。在驗尸結果發布之前,“南朝鮮保守媒體”就開始散布謠言,謊稱“2名朝鮮偵察總局女特工毒死了”那名公民,這“分明是朝鮮所為”。朝鮮公民死亡后第二天,青瓦臺鬧得沸沸揚揚,16日則召開部長級會議等,“南朝鮮當局”的反應顯著,又公開議論與朝鮮公民死亡毫無關系的部署“薩德”系統問題。“這表明,南朝鮮當局顯然早已預料這起事件且制定好其劇本。”談話指責馬方將尸體移交問題政治化,以圖實現一種不純目的。談話最后說:“朝方絕不會容忍對尊嚴的自主強國、核強國進行抹黑的任何圖謀,勢必徹底查明這起事件的黑幕。朝鮮將密切注視馬方的態度。”
平壤的反應迅速引發各方關注。韓聯社稱,這是一朝鮮人士在馬來西亞被害事件發生10天后朝方首次正式表態,但講話沒有提及被害人的姓名,而且譴責韓馬兩國陰謀栽贓嫁禍朝鮮。美聯社稱,朝鮮23日否認策劃暗殺金正男,并稱馬來西亞對其公民死亡的調查充滿漏洞和矛盾。在朝方做此反應前一天,馬來西亞警方表示他們正在追查另外兩名朝鮮籍嫌疑人,包括朝鮮駐馬大使館一名二等秘書。英國《金融時報》稱,這一案件吸引了全球媒體的關注,并導致平壤與吉隆坡之間關系日益緊張。
朝鮮法律工作者委員會發言人還在談話中表示,朝方曾提出進行聯合調查,已做好派遣朝鮮法律工作者代表團的準備。不過馬方并沒有與朝鮮聯合調查的打算。馬來西亞警察總長卡立22日表示,警方無意與朝鮮共同調查案件,并指朝鮮駐馬大使館相當不合作,至今不曾向馬方提供任何協助,包括聯絡死者家屬來認尸。
據馬來西亞《東方日報》報道,針對朝鮮駐馬大使館22日指責馬政府侮辱朝鮮主權,卡立23日表示,涉案的朝鮮駐馬大使館二等秘書玄光成(音)若光明正大,則應立即現身。他說,警方在金哲(馬方一直使用死者護照上“金哲”這個名字)謀殺案上依法行事,沒有任何偏頗。卡立表示,警方有權傳召任何人錄取口供,但是否作出提控則是另一回事。“玄光成有外交豁免權,沒錯,因此警方已要求外交部協助致函。”卡立拒絕評論玄光成與另一名涉案的高麗航空職員是否藏身在朝鮮大使館內。卡立重申,警方不會與朝鮮當局聯合調查這起命案。
“馬或驅逐朝大使”
23日一早,多家馬來西亞媒體報道了馬警方準備當天前往澳門采集金正男子女DNA,以確認死者身份的消息。不過,馬警察總長卡立隨后否認,他表示警方沒有這個打算。卡立還證實,馬方已向國際刑警組織提出請求,就4名逃回朝鮮的嫌犯發布藍色通報。藍色通報,也稱調查通報,是用來要求各成員國對特定的犯罪嫌疑人提供相關信息幫助的一種通報,如確定嫌犯的蹤跡、獲取證據等。路透社報道稱,卡立23日表示,有人付錢給上周被捕的越南女子和印尼女子用速效毒劑襲擊金哲,但沒有回答她們是否為間諜機構工作。到目前為止,馬警方拘捕了一名朝鮮人,并尋求逮捕另外與此案有關的7人,其中3人據信還在馬來西亞,包括一名外交官、一名高麗航空公司職員和另一名男子。另外4人據信已于2月13日案發當天離開。
朝方的批評引發馬來西亞一些人的不滿。馬執政黨國民陣線青年團約20人,23日下午到朝鮮駐馬大使館前示威,提交抗議書,要求對方尊重馬來西亞。據馬來西亞《東方日報》報道,馬旅游及文化部長納茲里23日甚至稱朝鮮是“流氓國家”,并呼吁國民暫時不要到朝鮮旅行。
“馬或驅逐朝大使”,《星洲日報》23日援引路透社的報道稱,由于金哲命案風波引起的緊張局勢升級,大馬正在考慮是否要驅逐朝鮮駐馬大使姜哲或關閉在平壤的大使館。一名資深大馬官員透露,姜哲對大馬的指控已觸怒馬方,馬方準備做出回應,其中可能包括宣布大使為“不受歡迎的人”。消息還稱,馬政府也正考慮其他選擇,包括可能關閉在平壤的大使館,或取消朝鮮公民來馬的免簽證措施。“若朝鮮對大馬不停做出批評,大馬政府可能會與該國斷絕外交和貿易關系。”
CNN23日稱,在朝鮮駐馬大使館22日發表聲明指責馬方調查人員無理逮捕一名朝鮮籍男子后,朝馬兩國本已交惡的關系再次降溫。此前,在朝大使指責馬方調查與“敵對勢力”共謀后,馬方曾召見朝鮮大使姜哲,并召回駐朝大使。
“朝鮮可能失去一個稀有的朋友”,美國廣播公司稱,在這次事件之前,馬來西亞與朝鮮尚算友好,雖然它不是平壤的重要外交伙伴,但卻是世界上少有的朝鮮人無需簽證即可前往的國家。多年來,這里一直是朝鮮人尋找工作、教育和貿易機會的地方。有朝鮮人在馬來西亞大學學習,在馬礦場工作,為該國公司管理電腦系統。但現在雙方爆發外交風波。“馬來西亞極為尷尬”,韓國峨山政策研究院東南亞問題專家李載賢說,“這次事件對馬來西亞及其安全和政治穩定的形象造成嚴重損害”。
“朝鮮與‘友好東盟因金某被殺產生裂痕”,《日本經濟新聞》23日稱,2月21日在菲律賓長灘島召開的東盟外長非正式會議上,馬來西亞外長阿尼法匯報了金某遭殺害的經過,要求成員國外長提供協助。阿尼法憤怒地表示:“朝鮮正在侮辱馬來西亞。”報道稱,東盟10個成員國均與朝鮮有邦交,一直保持比較“友好”的關系。朝鮮把東盟當做資金籌集的一個平臺,也是與國際社會溝通的橋梁。但是由于金某死亡案,“東盟關注朝鮮的視線必將日趨嚴厲”。
高調門的韓國
朝馬角力之際,韓國批評朝鮮的調門尤其高。雖然案件尚未確認,但韓方早已為案件定性。韓聯社稱,“隨著朝鮮政權有組織地介入金正男遇刺案的證據接連浮出水面,韓國政府決定積極通過外交手段譴責朝鮮人權問題”。韓國外交部第一次官林圣男23日表示,政府將基于馬來西亞警方的調查結果,“喚起國際社會對朝鮮政權殘忍和暴力本質的關注”,并通過雙邊及多邊協商機制推動國際社會采取對朝措施。韓外交部將于本月27日至3月1日在日內瓦舉行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34次會議高級別專題討論會上提及案件,“譴責朝鮮踐踏人權”。
當天,韓國統一部官員在記者會上就平壤指責韓國搞陰謀抹黑朝鮮的說法表示,“這是不合邏輯的詭辯,不值一駁”。該官員還介紹,朝鮮法律工作者委員會成立于2002年10月,是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旗下的非常設機構。韓國MBC電視臺稱,韓軍從21日開始在三八線附近通過心理戰大喇叭對朝廣播“金正男遇害事件”。
遼寧社科院研究員呂超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從目前局勢看,朝鮮與馬來西亞正在接觸,這是他們兩國之間的事。但韓國卻比自己的事還要上心,希望抓住機會打壓朝鮮,繼續對北強硬路線。
韓國媒體還挖出馬來西亞逮捕的越南籍女嫌犯段氏香的一些個人信息。《東亞日報》23日稱,段氏香曾與一名韓國男子有過交往,她甚至還在去年11月去過濟州島,理由是見自己的韓國男朋友S某。S某曾在越南生活過一段時間,主要是充當韓國游客導游。馬來西亞《星洲日報》稱,繼早前被挖出多張性感生活照后,段氏香再被人起底,她曾參加越南的歌唱比賽《越南偶像》,但僅表演8秒就被評委叫停落選。▲
環球時報2017-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