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琦
摘 ? 要:達利作為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與他的生活經歷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他的性格也驅使他走上這條道路。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也很好的解析了這種超現實的夢境畫面。
關鍵詞:超現實主義;潛意識
中圖分類號: G634.3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2-0013-01
一、達利的生平
薩爾瓦多·達利1904年5月11日出生在西班牙的一個小鎮上,并且在那里度過了自己的孩提時光。他的出生地距離法國大約只有16英里的路程。達利的父親是一位公證員,家底殷實,曾經在海邊小漁村替達利建立了他的第一個藝術工作室。
達利的童年和青少年時代非常活躍,這對于他后來的生涯尤其重要;這個時期的一些軼事,無論真實與否,都是他以后許多持續不變的形象的基礎,他與父母及妻子加拉的關系對于他的藝術個性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達利總是熱愛著他兒時的風景。這些古老令人傷感的風景不僅作為背景而且也作為有生命的存在進入了他的繪畫。1922年年輕的達利來到馬德里美術學院求學,在這里達利的畫作讓他名聲鵲起。他在畫作中探索立體主義,并吸引了后來成為西班牙藝術界杰出人物的注意,比如菲德里哥?加利西亞?洛爾卡和裴賓?貝約?卜牛爾。在1928年匹茲堡第三屆卡內基國際展覽會上,他展出了三幅作品,從而為他贏得了國際聲譽,次年達利舉辦了他在巴黎的第一次個人展。
二、達利作品中的潛意識
1.達利的成長。達利從小就是個叛逆的孩子,有野心,愛出風頭。加上父母的寵愛,更是使他有著強烈的叛逆心理。達利的畫中經常出現一些變形的仿佛死亡的生物,這是達利對生與死的表達。達利看上去是那么的自信狂傲,內心卻有著自卑的情緒,因為達利從小就認為自己是死去哥哥的替代品,背負著家長的期待而長大,使得達利內心十分矛盾掙扎,繼而表現出了叛逆的情緒。達利曾經說過:“我只有殺死哥哥,才能獲得永生”。在達利長大成人的過程中,達利一直沒有擺脫這個影子,甚至因為在學校打架而入獄。但這些都沒有辦法阻止達利對畫畫的熱愛,他把自己的經歷和自己對于生死的幻想折射與畫布之上。
2.達利的幻想。達利的畫作大多都是他潛意識的腦內幻想的畫面。對死亡、對權力、對性,這些因素都反復的出現在了達利的作品當中。其實從達利本人的外貌來看,就可以感受到他與常人的不同,他仿佛是活在二次元中的卡通形象一般,看上去略有點瘋癲。所以愛幻想似乎也是順理成章達利一直追求夢境與現實的交融,他甚至更愿意相信夢境,因為在夢里我們不受控制,自由自在。
3.達利的經歷。生于20世紀初的達利,在一生中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及祖國的內戰,戰爭給達利的成長打下了深深的烙印。1936年,西班牙爆發內戰。戰爭不可避免的成為了達利這一時期的創作主題,如《內戰的預感》就是作于西班牙內戰之前,敏感的達利仿佛感知戰爭的來臨。在整個西班牙內戰期間,達利在繪畫中不得不關注戰爭,但在生活中,他極力避免戰爭的影響,經常在各個國家間穿梭。因為戰爭,達利輾轉于各個國家,也使得達利嘗試了不同的藝術風格。
三、達利與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1899年出版《夢的解析》,被認為是精神分析心理學的正式形成。 1919年成立國際精神分析學會,標志著精神分析學派最終形成。
1931年,達利創作了被視為超現實主義繪畫史上的經典之作的《記憶的永恒》,這幅作品體現了達利早期的超現實主義畫風。畫面展現的是一片空曠的海灘,一只似馬非馬的怪物躺著海灘上,它的前部又像是一個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頭荒誕地組合在一起的人頭殘部;怪物一旁是一個平臺,平臺上長著一棵枯死的樹;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出現在這幅畫中的柔軟的鐘表軟塌塌地掛在樹枝上,或者披在怪物的背上。樹木通常象征著生命,而在《記憶的永恒》中卻是凄涼的枯樹,也代表了時間的流逝和死亡。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學導論》中談到:藝術家的第一個目標是使自己自由,并且把他的作品傳達給其他一些愿望同樣被抑制的人們,使這些人得到同樣的發泄。關于藝術創作內容的表達,弗洛伊德認為,藝術家在童年的經歷對于藝術家今后的藝術創作有著十分重要的關系,那些童年回憶時不時的跳出來在藝術家眼前晃動,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就把童年的回憶細微的體現在繪畫風格中了。另一方面還有藝術家的恐懼心,如達利對死亡的恐懼,也明顯的體現在他的作品中。
達利之所以能夠畫出常人想象不出的畫面,正是他追求內心,聽從潛意識的呼喚,他的畫面就是他自己的自由幻想,他從不屈服于他人的影響與告誡。這正是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學的語境中所說的那個本我為之妥協的現實,達利說過:“全部實踐活動都是我的敵人,日復一日,各種外部世界的對象變得愈加可怕了”。達利的藝術可謂是極端的“真實的荒誕”。弗洛伊德也曾贊許達利的畫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他并非完全的無意識而是有意識地去激發潛意識中的本我,那種最純真的猶如孩童一般的表現。
綜上所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是超現實主義文藝思潮的直接理論來源,奠定了超現實主義美術的理論基礎。達利的超現實主義美術創作以最直白的方式彰顯了夢幻般的藝術效果,成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在美術創作領域的最好詮釋。回歸本我,尋找自我,這大概是人類生存永恒的課題了。
參考文獻:
[1]林鵬飛.達利的超現實與現實[D].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