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欣悅++曹雅童
摘 ? 要:自從現代設計形式不斷變換的情況下,設計的形式始終是不斷討論研究的焦點之一。在藝術設計發展中曲線形式被推崇過,舍棄過。①如包豪斯的基礎課教學中、“裝飾藝術”運動、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設計以及美國的流線型風格設計,都得到眾人的喜愛,未來的建筑設計將會怎樣,我們都難以預料,但是流線體的建筑設計,加之簡約的審美性和實際的功能性加持,一定會在未來的建筑設計中大放異彩。
關鍵詞:曲線型;劇院
中圖分類號:TU399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2-0062-01
當今我們的社會正處在經濟全球化,同時建筑造型也出現了多種形式,隨著城市發展,現代主義建筑已無法滿足人們視覺審美的要求,從而夸張的解構建筑設計風格越來越受到建筑師們的青睞與關注,在解構建筑中曲線這一賦有動感的線條仍被多數設計師所忽視。②在新藝術運動中建筑方面的兩位大師——霍爾塔·維克多和安東尼奧·高迪。霍爾塔是最先將新藝術的曲線風格融入到建筑之中,霍爾塔公館的樓梯間聞名遐邇。凡是能夠運用曲線的地方,他都堅決摒棄了銳利的角度。高迪的建筑中沒有直線,他只是仿效大自然,像大自然那樣去建筑點什么。高迪的米拉公寓和巴特略公寓是曲線建筑的代表,他向世人證明,新藝術曲線也能運用于建筑。 ③曲線型作為自然界內基本的形態之一,無論是植物的根莖、還是連綿不斷的山脈,都有曲線的形態,讓人在城市繁雜的環境中與自然相互聯系,拉近自然與人的距離,尤其是在劇院外型中使用曲線型設計,有利于內外部環境相溶,使建筑與藝術相互結合。
一、哈爾濱大劇院
馬巖松設計的哈爾濱大劇院在設計中展示了獨特的流線型設計魅力,成為哈爾濱地標性建筑,建筑外型自然流暢,劇院內部線條交錯,屋頂采用圓形的設計,有助于提高聲音的質量,又和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建筑的線條與水流渾然成一體,簡潔干練。在劇院內部也大多采用曲線型設計和原木型色彩,大劇場采用環形屋頂設計將自然光引入劇場,豐富了非演出時段劇場內的照明方式。劇院內隨著曲線的方向營造出“洞穴式”的神秘氣氛,在視覺上給人們了一種空間延伸的感覺。內部采用多島式觀看臺,開闊觀眾的視野。大劇場設置了獨特的環形人行觀光環廊和觀景平臺,可從多視角瀏覽周邊濕地,領略哈爾濱獨具特色的自然風光。在色彩上,大劇院外部潔白的建筑外觀與這座冰雪之城交相呼應,內部裝飾也讓人有一種置身冰雪世界的感覺。為了實現內部大型的無主空間,讓人們體會到內部空間自由流暢的流動性,整個建筑的結構和空間的自由形態完美的結合,實現了廣場,建筑,內部空間的完美過渡,形成建筑與藝術的結合。
二、悉尼歌劇院
悉尼歌劇院也是在外型上采用曲線型設計的典型建筑,是悉尼市地標性建筑物,由丹麥建筑師設計的,在劇院外形中采用貝殼型的曲線造型,“貝殼”依次整齊排列,屋頂下方是劇院和廳室。歌劇院的內部設計也與外部景觀環境相互呼應,為參觀者提供開闊的參觀視野。悉尼歌劇院位于悉尼灣,三面臨海,貝殼的造型使劇院和大海溶為一體,這種設計特色使歌劇院的建筑設計聞名于世。
三、盧森堡愛樂音樂廳
在盧森堡,音樂廳和貝聿銘設計的大公現代藝術博物館,并稱為這座城市的兩件建筑瑰寶。波棕巴克在音樂廳在設計中采用曲線造型,映襯著以廣場以及城市的交通系統。橢圓形的兩端分別指向不同的方向,歷史街區和林蔭大道。音樂廳的北端沿著廣場漂流而去,南端的體現出建筑和三角廣場的密切關系。纖細鋼條拼接成的墻面增加了音樂廳的動態感,音樂廳內有音樂交響樂演奏廳、開放休閑空間等各種不同造型的空間區域,觀眾對空間內的各項活動一覽無遺,音樂廳被稱為“仙女遺落在人間的豎琴”,音樂廳真正的體現了造型、色彩和照明的和諧。
建筑讓我們更貼近自然,天空的云彩,窗邊的大樹,自然界中的曲線種類千千萬萬,這些曲線不僅適用與自然界的生物,同樣也適用與建筑。 ④縱觀當代建筑的發展,建筑形象開始有從簡單走向復雜;從傳統筑走向時尚;從單純的靜態走向動態。建筑師們也在向人們展示出新興、前衛的建筑理論,創造出時尚和新穎的建筑形勢。建筑形態日趨相同,面對著火柴盒般乏味的建筑城市景觀,建筑師、規劃師必須重新審視建筑形式,使人們跳出原有限定的建筑空間框架,創造出曲面的空間結構的建筑形式。這些充滿了創造力、運用高端技術和極具時代感的建筑方案越來越多的出現在視野中,帶來的不僅是視覺上的沖擊力,也同時帶來了對未來建筑如何發展的沉重思考。⑤
現代建筑從仿生、結構、材料等根本上指引著現代建筑的曲線造型,在建筑中并不是盲目的采用曲線型設計,而是在一定的環境下有依有據地進行創作曲線性建筑才是理智的,自由簡潔、充滿活力的曲線造型,作為新穎的建筑形態吸引了人們的眼球,這種活躍的“曲線”元素已經在國際建筑設計中頻繁出現?,多媒體輔助設計,能夠很好的對曲線進行掌控,實現多方位、多角度的設計和完善,因此曲線設計,以其巨大的先天優勢加之時代科技的進步,將會越來越多的走進我們平時的生活中。
注釋:
①李永春.曲線的革命—高迪的建筑藝術[J].設計/藝術,2001(01).
②吳娟.論解構主義建筑的曲線藝術形態[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09).
③④陳進.曲線在現代建筑外觀造型中的運用[J].東京文學,2010.
⑤陳麓.“曲線”元素在現代建筑形態中的運用研究[D].沈陽建筑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