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劍宏
摘 ?要:本文介紹了19世紀 “藝術與手工藝運動” 的主要人物威廉﹒莫里斯,他的設計思想與當時流行的維多利亞風格迥然不同,他迷戀中世紀的哥特式風格,本文著重介紹他設計思想中的烏托邦思想的體現。
關鍵詞:威廉﹒莫里斯;藝術與手工藝運動;烏托邦
中圖分類號:H0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2-0085-01
威廉·莫里斯生活在一個社會變革的時期,18世紀末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開始,然后才蔓延到歐洲的其他國家,這是一場徹底的革命,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到19世紀中期,工業革命的成果已逐步轉為實用,以工業化生產為背景的現代生產方式已經初步形成,但早期機器生產并不很完善,還不足以為人類提供價廉物美的工業產品。由于工業革命最早在英國完成,因此工業革命的成果也最早在英國展示,早期的大批量生產與設計低劣的工藝品也在英國市場上大肆流通。市場上充斥的審美趣味低下的日用品,藝術設計出現混亂的局面,藝術家與藝術的生產逐漸脫離。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一書中將這一歷史時期稱作 “傳統的中斷”。此同時工業革命加劇了貧富分化,有許多資產階級為了炫耀自己的財富和審美品味,并不采用當時流行的機器生產,仍堅持采用傳統的手工制作方法,但是由于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蘊導致了工藝品有一種濃厚的虛假的奢華感。就室內裝飾來說,當時流行繁縟華麗的維多利亞風格,這不僅是一種時髦,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征。在當時人們認為在光線昏暗的室內點著昂貴的燭光讀書是一件非常浪漫和富有詩意的事情,只有那些貧賤的勞動者才需要充足的自然光。粗制濫造的工藝品的大肆流通和上層社會過分繁縟華麗的裝飾是當時設計家所面對的最大的問題。威廉﹒莫里斯和許多知識分子一樣十分厭惡大機械生產,于是他們選擇用自己的方式捍衛他們所崇尚的藝術。于是在19世紀末興起了 “藝術與手工藝運動”。
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年)是當時 “藝術與手工藝運動”在理論上真正的指導者。拉斯金的設計理念具有強烈的民主和社會主義色彩,強調設計要為大眾服務,不能只服務于權貴階層。他也是“回歸自然”思想的堅決擁護者思想的。威廉﹒莫里斯的設計理念主要是繼承了拉斯金的思想,因此他的許多主張與拉斯金相似,他也認為設計是要為大眾服務的,藝術必需達到“實用”與“美”的完美結合。威廉﹒莫里斯更進一步把這種設計思想落實到他作品當中。威廉﹒莫里斯對工業革命所帶來的機械化生產十分厭惡,厭惡當時流行的繁縟陰暗的維多利亞風格,追求一種“田園牧歌”式的藝術效果。因此,威廉﹒莫里斯的設計有一種強烈的 “烏托邦氣質”。
“紅屋”﹙1859—1860年﹚是“威廉﹒莫里斯一生的里程碑”。“紅屋”是莫里斯為他的未婚妻設計的一座他認為的適合居住的房屋,“紅屋”擺脫了維多利亞時期繁瑣的建筑特點,在平面上“紅屋”從實用的需要出發設計成了L型,墻面保留材料本身的質感,有一種“田園牧歌”的氣質。“紅屋”內部的裝飾也由威廉﹒莫里斯親自進行設計無處不體現他的設計思想。壁紙、地毯的花紋都是由威廉﹒莫里斯親自進行設計的,圖案基本上都是從自然中尋找創作題材,以花草為母題,構圖對稱、穩定,彎曲的線條又展示出植物得勃勃生機,展現出大自然的美,處處體現了莫里斯理想中的生活方式。“紅屋”的設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威廉﹒莫里斯他希望能夠為大眾提供設計服務,為社會提供真正的好的設計,改變當時流行的繁縟陰暗維多利亞風格。1861年,威廉﹒莫里斯同朋友創立了“莫里斯設計事務所”從事室內裝飾和家具設計,實踐自己的藝術理念。
“莫里斯設計事務所”的設計履行著威廉﹒莫里斯的設計思想,公司的宗旨是:通過藝術來改變英國社會的審美趣味,使英國公眾在是生活上能夠享受到一些真正美觀而實用的藝術品。威廉﹒莫里斯作為一個社會主義空想者,“與其他社會主義空想者相比,莫里斯沒有著力渲染未來,反而進行了歷史的反思,倒退至哥特式教堂的時代,手工藝行會的時代,一個理想化的中世紀時代。”因此,他提出了藝術家與手工藝人結合,設計出實用的藝術產品;主張“純藝術”與手工藝術之間的平等關系。事務所提倡的設計以中世紀設計形式為典范,并且堅持采用手工制作,產品在當時極為流行。但是手工使生產的效率低下,產量很低,因此價格極高,普通人民并不能享受他設計的藝術品,這與莫里斯主張的“藝術設計面向大眾,面向廣大勞動人民”的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傾向大相徑庭。莫里斯的努力還是為社會上層服務,理想與現實還有很長的距離。
“藝術與手工藝運動”可以理解為在轟轟烈烈的大工業革命之中,企圖逃避大惡業生產革命洪流的一個知識分子的烏托邦幻想而已。作為“藝術與手工藝運動”的主要成員的威廉﹒莫里斯他身上的烏托邦氣質更為明顯,他的作品追求 “田園牧歌”的效果,主張設計為人服務,為現代設計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標準。
參考文獻:
[1]鄭立君,鄭筱瑩.西方現代藝術設計簡史[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2005.
[2]The Art And Crafts Movement[M].Published in the USA 1996 by JG Press,
[3]王瀟.論引發藝術與手工藝運動的主客觀因素[J].裝飾,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