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俞美華
“必須轉彎”中的完美轉角
—— 放手源于適宜的支持
文/ 俞美華
晴朗的天空下,空闊的操場上,有的搬,有的拿,有的裝,有的抬,一群自由、輕松和歡樂的孩子正興高采烈地在拿取大大小小的木塊,自主地進行著創想和建構。這里正在進行著的是我們的組本專題活動——戶外大型自主建構活動。
戶外大型自主建構活動,給了孩子們充分自主的空間:大量的原生態建構材料、充足的建構時間、寬闊的建構場地,更重要的是給予了孩子們絕對的自主參與權。
因為在自主建構的活動中,孩子們完全地自由擇取,擇取材料,擇取同伴;完全地自主投入,投入創意,投入情感。而這一切的放手都源于教師給予孩子的那一份尊重的信任和適宜的支持。
于是,在放手中,我們看到了生動和美好,更看到了感動和完美。
鏡頭一:放手中的同伴自主
又一次的戶外大型建構開始了。老師沒有指示,也沒有要求,在孩子們共同生成的“童話城堡”的主題下,孩子們很是自然地三三兩兩自主結伴,開始了“童話城堡”的自主暢想與建構。
我的心意:
因為建構的主題是孩子們日常交談和商討中自由生成的,而中班的孩子也對“童話城堡”有了自己的遐想和定義,所以,放手讓孩子們去自主暢想和創造遠比老師各種圖示的框設更具意義。
鏡頭二:平靜創想中的“必須轉彎”
正當作為老師的我得意地觀察著孩子們的自主創作時,突然一聲“必須轉彎!”讓我循聲望去,我看到雷雷、琪琪和鑫博三個小伙伴正在互相推搡和爭執。
于是,我走過去問:“雷雷,有什么事嗎?”
一聲問話引來了三人的爭論聲:
雷雷:“我這個木頭要轉彎,鑫博不讓我轉!”
鑫博:“俞老師,俞老師,這里都是直的呀!”
琪琪:“是呀。我們這里搭過來的都是直的。這個直的要好看呀。”
基本明白了孩子們的爭執所謂何事的我默默地站到了一邊。
我的心意: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也都有自己的夢想。雖然只是一塊積木的問題,但孩子們的思考卻是思緒萬千,各有各愛。所以,連平時溫和柔順的雷雷都在遇到阻隔時迸發出了小力量,大聲喊了一聲“必須轉彎”。當然,這個時候作為老師的我也決不去干預和偏幫。因為這是一群中班的孩子,他們有他們的思路,他們有他們的世界。
鏡頭三:糾結紛爭中的“你聽我說”
看到老師站在一邊不聞不問了,三個孩子繼續低頭爭執:
琪琪:“直過來吧,直過來吧,一條直線要好看呀。”
鑫博:“直過來我們可以把城堡的圍墻搭得更長了,城堡也更大了。”
雷雷:“不行,必須轉彎的。”
琪琪:“雷雷,我和鑫博都同意直的呀,你一個人說要轉彎的。”(哈,小姑娘好會以多壓少呀)
沒想到的是,這次雷雷非但不大聲了,而且柔柔地說了起來:“你聽我說噢。你看,彤彤她們搭的城堡在我們后面呢,這里直直的搭過去會把圍墻搭得太前面了,城堡都在里面了呀。”
鑫博和琪琪一起回頭眺望,當然,一旁的我也轉頭觀望,嘿,還真的是呀。彤彤她們幾個人搭的城堡就在雷雷他們的左后方呢。
真的很佩服雷雷的全局把控能力啊!
當然,琪琪和鑫博在雷雷的柔聲解說下也爽快地同意了雷雷的“轉彎”意見,鑫博還幫著雷雷開始了“轉彎行動”呢。
我的心意:
人小鬼大,還真是呢。瞧,三個小伙伴和平解決糾紛的情景,沒有一點點的火藥味,也沒有一點點的牽強和附會。當然,也幸虧老師在一旁的撒手不管,才會有如此叫人欣慰的結果。
鏡頭四:齊心協力下的轉角綻放
看到了鑫博的轉彎行動,雷雷和琪琪更加積極地忙碌起來,不停地拿取木塊投入到轉角建構中。不一會,一個三連轉的轉角圍墻就呈現在大家的眼前。
老師的一聲“哇。好美的轉角啊。”頓時吸引了一幫小伙伴來圍觀和轉悠。而雷雷、琪琪和鑫博也顯得更加自豪和滿足。
我的心意:
在老師的放手中,在小伙伴間的和平協商中,彼此更能默契和主動,而創意也更加生動、更與眾不同。
鏡頭五:美美互動“我們把圍墻打扮漂亮一點吧”
聽到了老師的贊美,也得到了同伴們的圍觀,三個小伙伴很是樂意陶陶。而笑呵呵的雷雷更是美美地和琪琪互動了起來
雷雷:“琪琪,我們把圍墻搭高一點好嗎?可以保護里面的城堡。”
琪琪:“好呀。我們把圍墻打扮漂亮一點吧。”
說到做到,小伙伴又迅速地行動了起來。
我的心意:
孩子們的世界到處充滿著童真和童愛。雖然,在轉角的裝飾中有多余的延伸,看似很不和諧。但作為老師卻深深體會到了孩子心中的那份美好:自己創造的就是最好的。所以,能感受到孩子心中情感的老師又怎能不好好愛護他們呢。于是,在放手中,轉角在變美。
鏡頭六:蜿蜒生動的完美轉角
一步步、一塊塊、一下下,精彩在孩子們的全情投入中逐漸呈現。在雷雷和小伙伴的持之以恒下,一個連綿起伏、蜿蜒生動的轉角城墻華麗麗地呈現在大家的視野中。
轉角的城墻連著彼一端的城堡,也連著此一端的城堡,讓整個的童話城堡如此寬闊和高大。
而那眺望下的蜿蜒轉角更加賞心悅目,完美透徹。
我的心意:
由衷地感嘆孩子們的執著和齊心,也由衷地欣慰自己的放手所帶來的精彩。因為相信才會放手,也因為放手才會帶去支持。
再次為孩子們豎起大拇指:
非常完美!
孩子是天,我是云。在孩子的天空中,我只是飄過的云朵。
在孩子的世界里,我只是默默地融合他們、支持他們、欣賞他們、感謝他們的一個微笑使者。在孩子們摔倒時給予微笑,在孩子們進取時給予微笑,在孩子們游戲時給予微笑,在孩子們的生活中給予微笑。
有一種師愛叫放手,放手背后的理念是給孩子適宜的愛,適宜的放手需要智慧的支持。
所以,微笑著放手吧。要相信孩子們的純真和純愛,要相信孩子們能感受到老師給予他們的那份放手的愛。
因為,在今天的放手中,在大聲的爭執中,我們已經一起見證了那個“必須轉彎”中的完美轉角。
所以,我們更加相信:放手獲取精彩,放手成功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