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岡市農業局(422400) 楊孟秋
培育品牌農業壯大縣域經濟
武岡市農業局(422400) 楊孟秋
近年來,武岡市立足傳統農業大市,把品牌農業作為增強主導產業核心競爭力、發展縣域經濟增長極來抓,依托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強領導,科學引導,大力推進,品牌農業建設成效明顯,成為湖南省農業品牌最多的縣市之一。武岡市品牌農業呈現出“三多”的特點。一是產地認定多。武岡市現有4萬公頃農產品、45萬頭生豬、2300公頃淡水魚通過了無公害產地整體認定。二是“三品”認證多。“華鵬”鹵菜等18個產品通過了綠色食品認證,和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葛根全源粉”通過有機食品認證,“法新”“華鵬”“金福元”鹵菜連續10屆獲得中國中部(湖南)農博會金獎。三是農業品牌多。截至2016年11月,有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6個、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個、“武岡鹵豆腐”“武岡鹵銅鵝”“奧華”“百斯頓”等湖南著名商標23個、“法新”“金福元”等湖南省名牌產品26個、“武岡鹵菜”“華鵬”等中國馳名商標2個,武岡鹵菜制作工藝被列為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1.健全組織領導體系,為品牌農業建設保駕護航近年來,武岡市對農業產業品牌建設看得重、抓得緊,堅持把該項工作作為全市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全方位加大組織領導力度。成立了以市長任組長的市農業產業化領導小組,把品牌創建列入重中之重,實行一季一調度、半年一督查、年終定獎罰制度。將農業品牌創建工作列入鄉鎮街道和市直相關單位的農業農村工作目標管理范疇,將任務分解下達到各鄉鎮街道和各相關涉農單位。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對損害經濟發展環境行為實施處理的暫行規定》等文件,對全市所有農產品加工企業一律實行掛牌保護,稅費酌情減免,優先安排項目用地;新辦規模農產品加工企業,免繳行政事業性收費,服務性收費按最低標準收取,6年內企業所得稅地方所得部分實行前3年全額返回,后3年減半收取。同時,要求各職能部門做到只準服務、支持、維護、優惠,不準亂處罰、亂收費。
2.健全扶持引導體系,為品牌農業建設推波助瀾武岡市在加大財政投入的同時,不斷完善扶持引導機制,大力推進農業品牌創建。明確了農業重點產業、重點領域、重點企業,對重點企業由市級領導掛點,由掛點領導現場辦公,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武岡市財政率先設立了100萬元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200萬元特色產業發展資金,并按不低于上年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比例增加財政預算,以獎代投重點扶持品牌農業、特色基地、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調動社會各方積極投入品牌農業創建的熱情。整合各類支農資金、惠農政策,以產業規劃為引導,從獎金引導、政策扶持、稅費優惠、技術服務、設施配套等方面,全方位加大了對品牌農業企業的扶持引導力度。對品牌農業企業,依托龍頭企業,采取訂單生產形式,著力建設一批高標準、大規模的原料生產基地;依托項目建設,對品牌農業企業的新擴建項目優先立項,參照招商引資政策優惠支持;依托土地流轉,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增強品牌農業的組織化、規模化程度。
3.健全監管服務體系,為品牌農業建設提質增效堅持一手抓質量監管,一手抓優化服務。相繼制訂出臺了臍橙、銅鵝、生豬、蔬菜、葛根等農產品的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生產基地全面推行無公害、綠色有機標準化生產,從源頭提高農產品的品質。深入實施無公害農產品行動計劃,加大質量例行監測力,規范市場準入行為,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從田間到餐桌保障農產品安全生產,放心消費。組織農業技術力量對主導產業基地建設實行免費指導、掛點服務,推廣良種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