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珊珊 徐林光
(寧波市花木有限公司 浙江寧波 315100)
高速公路綠化景觀改造探究
張珊珊 徐林光
(寧波市花木有限公司 浙江寧波 315100)
高速公路在城市建設及發展中起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對高速公路進行綠化景觀改造更是城市綠色化和生態化發展的必然要求,進行綠化景觀改造實現高速公路綠色化發展,從而促進城市健康可持續發展。對此,本文作者根據自己對綠色景觀改造的了解,進一步分析高速公路綠色化景觀改造的措施,希望能夠起到一定的參考價值。
高速公路;綠化景觀;改造措施
高速公路綠色化發展是城市綠色化及生態化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也是我國人民對高速公路交通事業發展必然需求。實現高速公路綠化景觀改造,不僅能夠促進我國交通事業的綠色化發展,還能夠使交通事業適應綠色城市建設及發展新趨勢,更滿足了人類社會綠色化發展需求,所以對高速公路進行綠化景觀改造是必要和重要的。因此,本文先簡單分析了高速公路綠化景觀改造原則,然后詳細分析改造的具體措施。
高速公路直接關系到城市運輸行業發展,如果高速公路安全性不高,不但會應影響運輸行業發展,還會給人民外行增加生命危險,所以高速公路建設時必須堅持安全性原則,高速公路綠化景觀改造也不利例外,同樣要堅持安全性原則[1]。
高速公路綠色景觀改造的原理在于實現高速公路與綠色景觀的融合,所以改造時注重的是高速公路與綠色景觀的協調,故進行高速公路綠色景觀改造時必須堅持協調性原則。
為延長高速公路的使用壽命,公路施工單位會定期對高速公路進行檢修,以保證公路安全的同時延長其壽命,為了方面檢修,建設高速公路時都盡可能提高工程質量,以降低后期的養護難度,所以進行高速公路綠色景觀改造時,也要堅持養活性原則,盡可能選擇易于養護、抗病蟲能力強和耐干旱的植物進行種植[1~2]。
只有堅持綜合性原則,在綠化景觀改造的同時,清理違建窩棚、圈地種菜,實現環境“凈化、綠化、美化”綜合整治,高速公路綠化景觀改造才能取得顯著效果。
①改造人員要深刻了解到高速公路中央分離帶的重要性,即包括遮光、視線引導等作用,進行改造時必須根據實際,結合景觀要求、功能要求等來分析和確定綠化改造各項設計參數,以保證和提高高速公路綠化改造效果;②要對高速公路的斷面分布進行全面分析,以實現對中央分隔帶寬度的確定,并深入了解分隔帶周邊的生態環境特征,然后根據環境特征進行綠化改造,以實現對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帶視覺效果的改善;③對中煙分隔帶的綠化植物進行合理配置,為提高中央分隔帶植被景觀效果,改造時要根據不同高速樹種,結合高速公路實際分配樹種,以豐富景觀效果的同時提高中央分隔帶的景觀靈動性;④要多中央分隔帶中的物種間距進行嚴格控制,以此來形成良好的中央分隔帶過渡段,以起到襯托綠化景觀的作用,要注意的是中央分隔帶的植物要盡可能選擇強適應性植物,以盡可能吸收多的汽車尾氣,降低環境污染程度[2]。
①邊坡景觀是高速公路綠化改造中的重要環節,需要對單一的改造設計方式進行完善和創新,改造時要將景觀設計與邊坡工程設計緊密聯系在一起,以設計出具有規劃性、統籌性和合理性的景觀改造方案;②進行邊坡景觀設計時還要注意周邊生態環境與邊坡的協調統一,以加固邊坡的同時預防水土流失;③邊坡景觀設計改造時一定要堅持因地制宜原則,要根據邊坡景觀改造實際要求及其周邊環境實際,選擇合適的植草、鋪草皮和灌木等進行種植,以建立良好的生態防系統,從而達到綠化邊坡的目的;④植物種植時除了要考慮植物的適應性,還要考慮植物的成活性、抗病害能力和生命力等,盡可能選擇成活率高、生命力強和抗病害能力強的植物進行種植;⑤對于巖質邊坡,要選用漿砌片石、護面墻、混凝土預制塊等進行處理,以構建良好的邊坡防護體系,從而減少高速公路邊坡滑塌等問題的發生。
①高速公路兩側帶狀的主要作用在于實現對道路與環境的協調,所以進行高速公路綠化改造時也需要對其進行綠化改造,以進一步協調高速公路與綠化景觀環境的協調;②要根據不同路段實際,結合綠色植物等來對駕乘人員進行視線引導,其改造原理在于科學搭配植被,形成明暗過渡效果,從而緩解和避免駕駛員的視線疲勞,最終減低駕駛危險系數,同時還對高速公路起到了美化的作用;③還兩側帶狀景觀瞬時觀賞效果給予重視,結合道路沿線外側景觀,利用遮、借和露等方法,實現道路與景觀的融合,從而起到瞬時觀賞效果。
總之,高速公路是推動城市發展的關鍵力量,對其進行綠化改造更是推動城市綠色化發展的重要途徑,足以見得實現高速公路綠色改造對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理應得到高速公路建設人員及城市管理人員等的重視與關注。所以要根據高速公路實際情況,制定并實施高速公路綠化改造工程方案,綠化改造時要盡可能將高速公路的綠化優勢發揮出來,以更加完善高速公路綠化景觀建設。
[1]謝旭明.高速公路綠化景觀改造探析[J].南方農業,2017(17):1.
[2]孫聰.廣深高速公路綠化景觀提升方案與反思[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3,9(02):220~223.
U418.9
A
1005-7897(2017)20-0036-02
2017-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