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孝忠
(宜昌市夷陵區黃花木材檢查站 湖北宜昌 443100)
石漠化區域造林樹種的選擇分析
陳孝忠
(宜昌市夷陵區黃花木材檢查站 湖北宜昌 443100)
隨著各項林業生態工程的實施,對遏制石漠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針對石漠化治理而言,存在系統性不強、管理不完善、樹種選擇不當等問題。本研究通過初探石漠化地區不同造林樹種植被恢復情況,旨在為區域性石漠化治理提供一定的技術依據。
石漠化;造林樹種;選擇分析
宜昌市夷陵區地處風景秀麗的西陵峽畔,是舉世聞名的三峽工程所在地,地理位置為東經 110°51′04″~110°39′19″,北緯 30°32′34″~31°28′28″,總面積 3424km2,轄 12 個鄉鎮(街道)和一個試驗區,南北長105km,東西寬77km,南北走向為大巴山脈荊山支脈,東西走向為武陵山脈石門支脈。東南丘陵,海拔500m以下,由小溪塔、龍泉、鴉鵲嶺崗地組成;西北山地由霧渡河、樟村坪、下堡坪、鄧村、太平溪、三斗坪、樂天溪、黃花、分鄉等地組成,總面積1942.4km2,其中海拔1200m以上的中高山123.7km2,800~1200m石灰巖山地922.1km2,該地區土壤瘠薄,巖石裸露,也是石漠化最嚴重地區,500~800m低山896.6km2。
石漠化已成為巖溶地區最為嚴重的生態問題,其存在會導致水土流失加劇,旱澇頻發。林業生態建設在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中占主導地位,從近幾年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成效來看,林業工程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由于石漠化地區特殊的自然環境條件,造林樹種的選擇是石漠化地區造林的關鍵。
調查前,了解調查地區的自然環境條件,收集當地資源、植物利用現狀等方面的資料。如地形圖,森林分布圖,農、林業區劃,植物名錄、森林經營方案和有關的專題調查材料等。并準備好野外調查所需的各種儀器、工具、圖表等。
當地巖溶石漠化地區植物資源的種類、分布,幾大工程人工造林情況等。夷陵區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東三面群山環抱,東南一面臨向平原,呈西北向東南梯級傾斜下降,高度相差懸殊。西北部山地的地形切割較劇,山巓密布,溝溪縱橫,地理位置為自然地理分異明顯,形成不同的生態環境特征。考慮到樹種選擇主要是服務于生態,又要有較大的經濟效益,根據第二次石漠化監測的結果,進行調查線路的確定。
按照已確定的調查線路,按線路調查法進行臨時樣地調查,并結合已實施的“退耕”、“長防”、“天保”和“石漠化”等其他農業工程在石漠化地區設置固定樣地調查,實現對石漠化地區人工造林樹種的調查分析。
人工造林是迅速恢復生態系統功能的捷徑,也是石漠化綜合治理主要措施。依據生態經濟學原理,通過對全市石漠化地區現有的樹種情況和人工造林樹種情況調查,選擇植被較好的地方設置樣地進行經濟林或防護林的喬木層、灌木層基礎信息數據采集,從而分析出石漠化地區的適生樹種,再篩選不同區域適宜的優勢樹種,總結提煉出我市石漠化地區適宜不同區域的先鋒造林樹種,以期有益于我市石漠化治理工作的開展。本次調查共選擇了10個樣地,其中:
1號樣地海拔895m,植被覆蓋度為70%,巖石裸露度為30%,地形地勢為坡頂,母質為石灰巖,土壤為黃壤,酸堿度6.4,有機質含量0.9%,全磷含量0.4%,全鉀含量0.23%,速效鉀含量低于80ppm。優勢樹種為馬尾松,株數為14株,平均樹高為125m,平均胸徑為5.8cm,平均冠幅為25m×3.1m;灌木優勢樹種為火棘。
2號樣地海拔906m,植被覆蓋度為65%,巖石裸露度為30%,地形地勢為緩坡,母質為石灰巖,土壤為黃壤,酸堿度6.0,有機質含量1.2%,全磷含量0.8%,全鉀含量0.5%,速效鉀含量低于76ppm。優勢樹種為核桃,株數為1株,平均樹高為2.5m,平均胸徑為5.6cm,平均冠幅為1.5m×2m。灌木主要為地埂邊野生刺梨。
3號樣地海拔1509m,植被覆蓋度為70%,巖石裸露度25%,地形地勢為山腳,母質為石灰巖,土壤為黃壤,酸堿度6.4,有機質含量1.3%,全磷含量0.6%,全鉀含量1%,速效鉀含量低于78ppm。優勢樹種為梨樹,株數為25株,平均樹高為3.6m,平均胸徑為44cm,平均冠幅為1.4m×2.1m。灌木主要為金絲桃。
4號樣地海拔854m,植被覆蓋度為65%,巖石裸露度為30%,地形地勢為坡上平緩地,母質為石灰巖,土壤為黃壤,酸堿度5.5,有機質含量0.8%,全磷含量0.75%,全鉀含量0.55%,速效鉀含量低于80ppm。優勢樹種為桃樹,株數為35株,平均樹高為1.8m,平均胸徑為5.4cm,平均冠幅為1.4m×1.9m。
5號樣地海拔821m,植被覆蓋度為60%,巖石裸露度為30%,地形地勢為坡腰,母質為石灰巖,土壤為黃壤,酸堿度4.9,有機質含量0.9%,全磷含量0.65%,全鉀含量0.56%,速效鉀含量低于77ppm。優勢樹種為柳杉,株數為51株,平均樹高為4.8m,平均胸徑為7.9cm,平均冠幅為1.7m×1.9m。灌木主要為火棘。
6號樣地海拔932m,植被覆蓋度為75%,巖石裸露度為30%,地形地勢為緩坡,母質為石灰巖,土壤為石灰土,酸堿度7.9,有機質含量1.5%,全磷含量0.2%,全鉀含量0.8%,速效鉀含量低于77ppm。優勢樹種為楊樹,株數為2株,平均樹高為205m,平均胸徑為23cm,平均冠幅為45m×5m。灌木主要為野生刺梨和火棘。
7號樣地海拔835m,植被覆蓋度為50%,巖石裸露度為40%,地形地勢為緩坡,母質為石灰巖,土壤為黃壤,酸堿度6.4,有機質含量1.5%,全磷含量0.1%,全鉀含量0.6%,速效鉀含量低于70ppm。優勢樹種為核桃,株數為16株,平均樹高為1.5m,平均地徑為3.6cm,平均冠幅為1.2m×1.6m。灌木主要為火棘。
8號樣海拔842m,植被覆蓋度為80%,巖石裸露度為15%,地形地勢為坡頂坡,母質為石灰巖,土壤為黃壤,酸堿度6.3,有機質含量1.1%,全磷含量0.9%,全鉀含量0.6%,速效鉀含量低于80ppm。優勢樹種為刺梨,株數為10株,平均樹高為0.8m,平均地徑為2cm,平均冠幅為1.5m×1.62m。
9號樣地海拔876m,植被覆蓋度為70%,巖石裸露度為30%,地形地勢為緩坡,母質為石灰巖,土壤為石灰土,優勢樹種為藏柏,株數為64株,平均樹高為1.7m,平均地徑為24cm,平均冠幅為1m×1.2m。灌木主要為火棘。
10號樣地海拔1020m,植被覆蓋度為85%,巖石裸露度為10%,地形地勢為陡坡,母質為石灰巖,土壤紫色砂土,優勢樹種為柳杉,株數為63株,平均樹高為35m,平均胸徑為7.8cm,平均冠幅為2m×25m。灌木主要為火棘和自然生長的光皮樺。
經過本次在石漠化地區適生樹種的調查,暫時篩選出本次調查的石漠化地區經濟林“先鋒樹種”為:核桃、刺梨、梨、桃;防護林先鋒樹種為:柳杉、馬尾松、藏柏、火棘、光皮樺。
核桃:素有“益智果”、“萬歲子”、“長壽果”、“養人之寶”的美稱。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和鈣、磷、鐵、鋅、胡蘿卜素、核黃素及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等,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可直接剝殼食用和加工成核桃油、核桃粉、核桃飲料等,現在市場供不應求。
刺梨:號稱“維C之王”。其花、葉果、籽可人藥,有健胃、消食、滋補、養顏、防癌、抗癌之功效。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可直接使用和加工成果汁、果醬、果酒、果脯、糖果、糕點等,市場發展潛力較大。
梨:名為“天生甘露飲”。喜溫,適應性強,壽命長,根系發達,經濟利用年限久,富含糖、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維生素,對人體健康有重要作用。可助消化、潤肺清心,消痰止咳、退熱、解毒瘡的功效,可加工制作梨干、梨脯、梨膏、梨汁、梨罐頭、釀酒等。對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促進農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桃:有“仙桃”、“壽果”的美稱。喜光、耐旱、耐寒力強。營養豐富,富含膠質物,具有補益氣血,養陰生津、潤腸通便的作用,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頭等,核仁也可以食用,市場需求量大。
柳杉:在溫暖濕潤的氣候、海拔400~250m的山谷、山地區域生長良好。常綠喬木,材用樹種,樹冠高大,樹干通直;可作綠化、行道樹,孤植、群植均極為美觀,樹皮可人藥治癬瘡,也可提制拷膠,是一種良好的綠化觀賞和環保樹種。
馬尾松:陽性樹種,不耐庇蔭,喜光、喜溫,根系發達,有根菌,對土壤要求不嚴格,陡峭的石山巖縫里都能生長。常綠喬木,材用樹種,其經濟價值高,用途廣,松木是工農業生產上的重要用材,樹干可割取松脂,為醫藥、化工原料,同時也是一種良好的生態樹種。
藏柏:適于溫帶地區,在中睦,微酸性和鈣質土上均能生長,能耐貧膺的山地。常綠喬木,樹形優美,樹干通直,為優良用材,綠化觀賞價值高。是優良的造林綠化和生態環保樹種。
光皮樺:樹皮紅褐色或暗黃灰色,堅密平滑;喜溫暖濕潤氣候,也能耐干旱膺薄。材質優良,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廣泛的用途。常與松、棟等喜光樹種組成次生混交林,是一種值得推廣的荒山造林先鋒樹種。光皮樺萌芽力強,山區可進行天然下種或萌芽更新,也可種植于池畔、路旁。
火棘:又具“吉祥果”、“救軍糧”等美譽;富含的有機酸、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和多種礦質元素。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形優美,夏有繁花,秋有紅果。耐旱、耐澇、耐膺薄、耐鹽堿、抗寒,適合我市各地生長。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收斂止瀉的作用,根、葉、花皆可人藥,也可加工成各種飲料。可美化、綠化環境,還具有良好的濾塵效果,對二氧化硫有很強吸收和抵抗能力。
根據石漠化造林樹種選擇原則,選擇適宜的造林樹種是石漠化造林成功的第一步。在樹種選擇中尤其是外來物種引進時,一定要有生物安全意識,生物多樣性意識、生態經濟意識。開展石漠化造林樹種種植試驗、篩選試驗和樹種遺傳改良,是石漠化造林科學研究與技術推廣的基礎工作,應引起各石漠化試點縣充分重視。
[1]劉珊.廣東省石漠化地區造林樹種的抗旱特性及評價[D].華南農業大學,2016.
[2]關健超,邱承剛.廣西石漠化區域造林樹種選擇及其病蟲害防治探討[C].“石漠化綜合治理與生態文明建設”學術研討會暨2015年石漠化防治專業委員會年會獲獎論文集,2015.
[3]楊禮群.麻栗坡縣土地石漠化現狀及造林樹種選擇初探[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4(1):57.
X71
A
1005-7897(2017)20-0172-02
2017-9-20
陳孝忠(1970-),男,工程師,大專,主要從事營林造林,林業資源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