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興
(國營民樂縣大河口林場 甘肅民樂 734500)
張掖市發展木本油料文冠果產業的思路及措施
陳光興
(國營民樂縣大河口林場 甘肅民樂 734500)
本文通過分析張掖市文冠果產業發展的優勢與潛力,提出了張掖市發展文冠果產業的思路與措施。
文冠果;發展;思路;措施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屬無患子科文冠果屬。落葉喬木或大灌木,是北方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有“北方油茶”之稱。隨著張掖市經濟的不斷發展,木本油料文冠果產業有了較快的發展。
文冠果屬國家戰略資源和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已納入國家和甘肅等省的“十二五”發展規劃,市場潛力大,發展前景廣。它既是防風固沙的先鋒生態樹種,又是種植效益非常好的經濟樹種,因此文冠果可作為發展我市木本油料產業的樹種之一。
張掖市自然條件相對較差,生態脆弱,經濟發展滯后。發展木本油料文冠果產業,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生活質量,對調整林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催生新型綠色新能源產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文冠果苗木規模化培育和基地建設示范推廣的雙向驅動,促使農民種植積極性,增加收入,改善生態。
根據張掖市木本油料產業的現狀和特點,文冠果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是:抓種苗打基礎,建基地促發展,深加工大突破,抓經貿增效益。實行公司加協會(合作社)、協會抓基地,基地連農戶,企業下訂單,林農來生產,科研、企業(公司)、協會(合作社)、農戶充分協調配合,通過壯大基地,培植資源,精深加工,搶占市場,把張掖市文冠果產業建設成種、育、加相結合;產、加、銷一條龍;油、工、貿一體化;經、科、教相銜接的獨具特色的優勢產業,把文冠果產業做大做強。
文冠果產業是一個面廣、時間長、延續性很強的產業,沒有強有力的領導是無法持續發展的。因此,建議政府成立文冠果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全市文冠果產業發展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管理工作,確保文冠果產業化發展工作順利進行。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墻報、宣傳單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發展文冠果產業的重要意義和各項優惠政策,調動社會各界參與文冠果產業發展的積極性,大力營造加快文冠果產業發展的濃厚氛圍。
基地是產業發展的基礎,加快建立一批高起點、高質量、有特色的文冠果原料林基地,夯實文冠果產業發展的基礎。建立一批特色鮮明的文冠果產業大鄉大鎮,為市場提供更加豐富的適銷對路的木本油料產品。要抓住國家林業工程建設的機遇,調整種植結構,發展生態、經濟、觀光等兼育型木本油料林基地,集約經營,形成規模經濟效應。
發展文冠果產業基地,種苗是根本、是關鍵。要充分依托市林業科研院(所)、技術推廣站、種苗站,盡快新建和改擴建良種采穗圃,加快苗木培育。文冠果種苗必須實行“三定三清楚”管理,即定點育苗、定單生產、定向供應,品系清楚、種源清楚、銷售去向清楚,對種苗生產、經營等環節嚴格依法管理,堅決杜絕非良種壯苗用于造林。
按照“扶大、扶強、扶優”的原則,緊緊抓住建立與林農的利益連接機制這一核心,通過引進、嫁接,聯合、改造、重組、興辦等多種途徑,培育一批競爭力強、帶動面廣、產業關聯度大、技術水平高的龍頭企業,促進文冠果產業鏈的延伸。按照“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發展模式,促進種植、加工、市場的有機結合,使企業與農戶成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利益共同體。
加大科技支撐文冠果產業發展的力度,要高度重視人才隊伍的建設,大力實施“走出去引進來”戰略,吸引知名專家到張掖開展科研、交流活動。領辦文冠果產業項目,組織科技人員進行文冠果科技攻關,應用新技術,開發新品種,形成強有力的技術支撐,促進文冠果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F326.2
A
1005-7897(2017)20-0176-01
2017-9-25
陳光興(1968-),男,漢族,國營民樂縣大河口林場林業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苗木培育、資源管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