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 敏,林晉宇
(南昌大學,江西南昌 330000)
高校城市色彩規劃教學研究
虞 敏,林晉宇
(南昌大學,江西南昌 330000)
當前的高校城市色彩規劃教學存在一些盲點與誤區,主要體現在脫離規劃專業特征、教學體系因襲傳統的模式、缺乏突破創新、跟不上形勢等方面。對此,教師要搜集國內外城市色彩規劃案例以及傳統城市建筑用色資料,形成具有前瞻性的建筑色彩教學體系,讓學生更好地把握傳統建筑的色彩規劃,培養學生在色彩運用方面由傳統到現代的轉換能力。
城市色彩規劃;教學現狀;地域特征
論城市色彩規劃的源頭,可追溯到意大利都靈市1845年發表的城市色彩圖譜,距今將近200年。
伊利爾·沙里寧曾經說過:“讓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說出這個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一個城市整體的色彩面貌,是該城文化品位的直觀體現,而城市色彩也需要依靠規劃才能達到和諧統一。
良好的城市色彩規劃,體現了當地的人文歷史風貌,既能美化環境,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建筑自身特性,還可定位城市的功能分區。最重要的是,可以給當地市民以美的教育和歷史文化的熏陶,為游客展現該城市的魅力。反之,不好的城市色彩規劃,則會對市民的審美品位與精神氣質造成不良影響。因此,把控好城市色彩規劃是城市規劃從業者需特別重視的問題。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突飛猛進,許多城市本來的面貌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但是也出現了千城一面的現象,大多數城市隨著體量增大,城市色彩卻呈現出單一乏味的特征。值得慶幸的是,近些年來,已有一些城市管理者意識到城市色彩單一對城市發展的不利影響,并著手制定當地的色彩規劃。2000年,北京市政府提出“以灰色為本的復合色”為北京城市主色調;2003年,武漢市提出了城市分區色譜的規劃;2004年,南京市把淺綠色定為城市主題色;2006年,杭州市將灰色系定為城市主色調。由此可見,城市色彩規劃已經是一種趨勢,我國的城市已逐漸跟上時代步伐,對城市色彩規劃重視起來。
根據課題組對國內各大高校的調研,發現當前的城市規劃色彩教學存在著一些盲點與誤區,主要體現在色彩教學上專業不對口(即脫離規劃專業特征),教學體系因襲傳統,缺乏突破創新、跟不上形勢等方面。之所以存在這些現象,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國內高校的色彩規劃教材較少,致使城市色彩規劃教學比較滯后。二是大多高校規劃專業教師對城市色彩規劃認識不足,主要采用傳統的美術色彩體系教學,而這與城鄉規劃專業需要的色彩教學相關性不大。三是教師在色彩規劃教學上缺乏對我國傳統色彩體系的審視,而是直接照搬西方現代色彩體系進行教學,不僅過于簡單和教條,而且忽略了我國各地歷史文脈的延續。這就使得學生對城市色彩保護和規劃的意識不強。若學生走上城市規劃工作崗位后,盲目運用色彩,極易造成城市色彩污染,并與當地傳統民居用色脫節,非常不利于提高城市品位和形象。
在研究階段,課題組搜集了大量資料,涵蓋了歐洲和我國不同地區的建筑用色,有力地證實了建筑用色與所在的地域有著密切的關系。樹木的生長受到各地氣候、土壤的影響而各種各樣,一個地區的總體用色也猶如樹木一樣,受當地氣候、歷史、文化乃至宗教的影響而千差萬別。例如,氣候偏冷的地區如莫斯科的建筑喜用暖色調,這樣即使冰天雪地的冬天也不會顯得單調蒼白。而氣候較熱地區的建筑則偏好用白色、藍色等冷色調裝飾,顯得清涼。另外,文化習俗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建筑用色有影響,如西藏受藏傳佛教影響,喜用象征圣潔與吉祥的白色、象征護法神的紅色以及唐卡中的藏藍色。而信仰天主教的梵蒂岡,則喜用莊嚴的棕色和明亮的白色。
就國內而言,影響地區色彩偏好最大的因素為當地建材。原因如下:(1)傳統的城市色彩體系受制于落后的交通和經濟水平,建筑依賴本地建材,由此漸漸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主色調。雖然傳統材料的天然色彩的豐富性無法和經過現代工藝呈現的色彩相比擬,但傳統材料本身的色彩卻因工藝的發展和積累而凸顯出特色,并經沉淀而得到升華。(2)中國較統一的意識形態使得總的審美趣味趨于一致,即崇尚材料天然肌理、講究建筑與周邊環境相協調、用繪畫的眼光賦予建筑色彩和美感。
中國北方的城市色彩厚重,南方則偏淡雅。在統一的大木作結構下,各地建筑形態基本大同小異。各地的民居建筑除了土樓、窯洞等極具地方特色的結構形式外,其他都是在大木作的結構下,結合當地材料、人文特征等形成地域特色。如長江流域的建筑色彩基調以含蓄簡約為主,青色的小瓦覆頂、灰白色粉面勾線,一般都保持材料本色。閩南地區的建筑用彩色上一點點色,打破大面積單調的青灰色調,使人在很遠的地方就能感受到色彩的自然跳躍。從墻體看,不同材料的運用,決定了墻體本身的外觀色彩,青磚的使用較為普遍,也有少數地區使用紅磚。在西南地區,因為當地盛產竹子,民居的建筑墻體多由竹子構建。正是地方材料的應用造就了不同的城市色彩。
目前,傳統地域色彩缺乏傳承是城市色彩規劃面臨的主要問題,因此,城市規劃色彩教學必須讓學生深入體會其重要意義。
課題組就前文分析的色彩規劃課程的問題,以及近年來對中國傳統色彩的研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教師應當了解規劃專業學科體系,研讀相關的規劃理論知識,認識到城市色彩規劃的重要性。
(2)教師對城市色彩課規劃的作業布置應當具有針對性,比如讓學生就城市色彩進行實地調研,并提出自己的觀點建議。
(3)寫生教學可以選擇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區域,讓學生與當地居民交流,了解其風土人情,讓學生了解當地傳統的建筑工藝和色彩。
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課題組探索了城市規劃專業的色彩規劃教學方法。以下是近期教學中探索的教學方式和相應成果:
(1)考慮到目前的規劃色彩教學缺乏自身的專業特征,因此在研究階段搜集了大量的國內外城市色彩規劃案例以及傳統城市建筑用色資料,并對這些資料進行整理分析,摸索規律。
(2)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把握傳統建筑的色彩規劃,課題還將國內外較為先進的色彩學理論進行比對與梳理,總結出最基本的色彩美學原理,充分考慮建筑色彩與建筑材料、地域氣候,以及文化傳統等因素的復雜關系,形成具有前瞻性的建筑色彩教學體系。
(3)課題組以發展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為根本目的,對教學理念不斷進行細化與實踐,在提高學生的色彩提煉能力和概括能力方面逐漸探索出適合學生接受和理解的教學方法:學生經過深入實地進行大量的調研和考察后,將所考察的地區的地域色彩歸納整理,再結合現代建筑學專業的處理手法,用幾何模型與肌理繪制的方式表達出來,特別注重培養學生在色彩運用方面由傳統到現代的轉換能力;注重學生對所提取的色彩在更大的尺度上進行把握,比如針對某個古村鎮,通過小比例尺模型制作的方式,對不同風貌區進行色彩統籌規劃,更好地將傳統地域建筑色彩與現代建筑色彩協調起來,直觀地用三維的方式體現色彩規劃對于城市形象的塑造作用。
[1]規劃50年:2006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下冊)[C].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2]王晶晶,徐磊,蔣躍庭.我國城市色彩規劃發展趨勢探索[J].華中建筑,2015,(07).
[3]柯珂.北京舊城城市色彩規劃研究[D].清華大學,2015.
[4]茍愛萍.我國城市色彩規劃實效性研究[J].城市規劃,2007,(12).
虞 敏(1973—),男,江西九江人,南昌大學建筑工程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當代藝術創作與理論;林晉宇(1995—),女,廣西梧州人,南昌大學建筑工程學院,研究方向為城鄉規劃。
責任編輯 萬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