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平潮高級中學 陳小雨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踐探究
江蘇省平潮高級中學 陳小雨
高中階段的學生思維已趨于成熟,他們渴望發揮自身的創造性,進行自主探究學習,但是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卻在高考的壓力中消失殆盡。因而,教師要重視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培養,從而達到樂學向會學的過渡。
高中數學;自主學習;教學策略
數學學科在高考中的戰略地位尤其重要,這就要求教師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其具備自主探究能力,但是面對高考壓力,學生為了短時間內取得可觀的成績,他們被動地聽講、被動地做題,從而使高中數學課堂變得枯燥乏味,這樣的低效課堂,無形之中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長此以往會帶來消極影響。因此,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有必要借助形式多樣、激趣、啟智的教學手段,放開學生的拳腳,讓學生在相對寬松的氛圍中深入探究,活躍其思維,真正達到培養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做好課前預習是提高數學課堂學習效率的途徑之一,只有準備到位,才能讓學生明確本堂課的學習要點,掌握重點難點,做到有的放矢。在預習時搜集有關學習素材,可以幫助學生深化理解教材內容,找出自己費解的地方,并將自己以前所學知識和要學習的知識結合在一起,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將相關知識點融會貫通,為自主學習掃清障礙。
比如,在開展《幾何概率》的教學前,為了能夠使學生掌握本節知識的重難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開始前進行預習,要求學生認真研讀教材,找出本節知識的重難點,理清知識脈絡。在探究本節知識的同時,找出貫穿本節知識的線索,并能夠利用教輔用書和網絡媒體搜集與本節內容相關的知識。如幾何概率在生活中的應用、古典概率與幾何概率的區別,能夠根據自己所搜集的資料初步掌握幾何概率的計算方法和進行一些簡單的幾何概率計算。學生在搜集這些資料的同時,能夠將幾何概率與我們的實際生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生活中找出知識的原型。通過預習,能夠更加清楚知識的來源,認識到數學與我們生活緊密相關的聯系。
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搜集相關素材,并有意識地拓寬學生學習素材范圍,能夠使學生在預習知識的同時實現自主學習,同時也在探究、內化的過程中培養了自主學習意識,提升了他們主動探究問題的能力。通過開展合理有效的課前預習,能夠為課堂后續的開展做好必要的準備。
高中時期的學生知識水平相對較高,而數學本身是一門抽象復雜的學科,難度系數和學習量都較初中有大幅度的增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耐心地啟發并指導學生,幫助學生形成理性思維,促使其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解題能力。
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三角函數》相關知識點時,在課堂開始前,為了能夠推廣角的概念,引入正角、負角、零角、象限角、坐標上的角的概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在初中數學中是怎樣定義角的概念的?學生通過回憶和復習,能夠回顧角是從一個點出發引出的兩條射線構成的幾何圖形,這種概念比較形象直觀,易于學生理解。在后續的課堂教學中,由于本節內容會涉及許多三角函數的變形以及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在這些公式的變形和部分經典例題上,提取有效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啟發學生能夠找到解決這一類題目的方法,教師通過對變形公式的剖析和對誘導公式的推理,引導學生以多樣化視角來思考問題,實現“舉一反三”的教學效果。
采用啟發式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在課堂的互動環節事先準備好相應的練習題目,以便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學習、訓練。同時,這種教學方式還能照顧到大部分學生,使這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能夠啟迪學生思維,拓寬學生思考問題的維度,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高中數學課堂中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有利于激活學生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同時促使學生在活動中保持高昂的激情,使其從內心深處萌發學習的強烈欲望,有效地提高他們主動探究問題、自主學習的能力。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應積極推廣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不流于形式,合理分組,讓每個學生在交流、思維碰撞中日漸提高自身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比如,在開展《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這一課時,為了能夠使學生正確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不等式的關系,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便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識到事物彼此之間總是存在著或多或少的聯系,在上課時,教師可以開展小組討論的教學活動,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搶答競賽,判斷下列算式是不是一元二次不等式?(1)xy+3≤0;(2)(x+2)(x-3)<0;(3)x3+5x-6>0;(4)ax2+bx+c>0。學生通過對問題的辨析,能夠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正確區分一元二次不等式與其他不等式的區別。當學生對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一元二次不等式x2-20x+84≤0左邊的形式,并思考如何正確確定不等式的解集。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能夠回憶舊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從而得出求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猜想方案。
開展小組討論的教學活動,能夠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思考和發現解決問題的關鍵點,這樣有效地避免了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有利于激活學生思維,也使得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一步步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進而實現學生整體能力的提高。
總而言之,要提高學生數學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就應該本著“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在符合學生認知能力和學習水平的基礎上,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啟迪學生思維、激活學生思維,放開學生手腳,挖掘學生學習的興趣,促使其主動探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逐步引導學生成為課堂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