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曉峰(中石化勝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地質錄井公司,山東 東營 257000)
淺析提升鉆井液中氣體的攪拌逸散方式
明曉峰(中石化勝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地質錄井公司,山東 東營 257000)
油氣勘探的鉆進過程中,地層中的氣體進入鉆井液,隨鉆井液上返至地面,地面的脫氣裝置攪拌鉆井液,溶解在鉆井液中的氣體就會逸散出來以供檢測。本文探討的是如何能夠更加高效地攪拌鉆井液,以取得最佳的氣體逸散效果。
鉆井液;攪拌;逸散;檢測
地下地層中的流體,包括油、氣、水的單相或其混合相,在壓差的作用下,通過滲濾、擴散等分子作用下進入鉆井液,并隨壓力釋放而在井口形成最大體積膨脹量。返至井口鉆井液中的小分子量游離狀態的氣體部分會自行揮發出來,同時,由于鉆井液對氣體的吸附和粘著作用,部分小分子量和大分子量的氣體很難自行揮發,而要想實現氣體分析采集和分析,就需要對鉆井液進行高速攪拌,加速氣體分子的運動而將氣體逸散出來。但是,由于攪拌方式的不同,氣體逸散的效率也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差異。
根據攪拌鉆井液使氣體逸散出來以供進行氣體含量分析的目的,那么這種攪拌裝置稱為脫氣器,這種脫氣器屬現場負責氣體分析的錄井設備之一。脫氣器分為電動式連續脫氣器,浮子式脫氣器和熱真空蒸餾脫氣器等。不同類型的脫氣器脫氣效率和脫氣方式有差別:浮子式脫氣器脫氣效率低,電動式連續脫氣器的脫氣效率比浮子式的高,熱真空蒸餾脫氣器的脫氣器效率高但不是連續脫氣。通常高情況下,現場脫氣器用的基本上都是電動式連續脫氣器。
1.1 電動式連續式脫氣器
電動式連續脫氣器的攪拌裝置是攪拌棒,攪拌棒在異步電動機的帶動下高速旋轉,轉速可達650轉∕分至1750轉∕分,電機功率越大攪拌棒的轉速越快。
攪拌棒安裝在脫氣室內,脫氣室的上方有一環形擋板,擋板的上方空間為集氣室。攪拌棒浸入在鉆井液內。電機工作時,高速旋轉的攪拌棒按照一定的方向,順時針或逆時針,攪動鉆井液,鉆井液在高速攪拌下旋起飛濺,飛濺的鉆井液在脫氣室內及碰到環形擋板后會產生徑向、軸向和切向運動。
在碰到脫氣室壁和環形擋板后,鉆井液受到了各個方向的力的作用,在各個方向力的作用下,鉆井液被破碎,氣體逸散而出進入集氣室,然后在色譜設備泵的抽吸下進入色譜分析儀。
1.2 存在的問題
如上所述,氣體的逸散是進過了攪拌產生的一系列碰撞過程,這也是一種理想狀態下的氣體逸散方式。但是,鉆井液往往不是單相流體,按組成成分可分為清水、泥漿、無粘土相沖洗液、乳狀液、泡沫和壓縮空氣等,鉆井液的性能包括:密度、漏斗粘度、塑性粘度、動切力、靜切力、API濾失量、HTHP濾失量、pH值、堿度、含沙量、固相含量、膨潤土含量、和濾液中各種離子濃度等。其中,影響氣體逸散的主要因素有密度、粘度和切力,即當密度、粘度和切力都大或任何一項大時,鉆井液中的氣體越不容易通過攪拌逸散出來,往往造成氣體峰值檢測普遍降低的現象。
1.3 問題分析
這種現象是容易理解的。其實,鉆井液中的氣體逸散實質上就是氣體分子的擴散運動,當密度、粘度和切力大時,對氣體分析的粘附力就大,氣體就越不容易得到攪拌而逸散。常規條件下的攪拌棒是一個鋼制的水平圓棒。
電機轉動時帶動圓棒做軸向轉動,從而將鉆井液攪拌起來。如果鉆井液的密度、粘度和切力大,大到鉆井液幾乎呈漿糊狀,則攪拌越困難,氣體分子擴散的能力也就越低。起初,圓柱形的設計目的也是為了能夠減少轉動阻力,但是,這種設計卻降低了攪拌棒自身對鉆井液的破碎效率,所以,要從攪拌棒自身結構上進行改進。
傳統攪拌棒設計的主體功能是實現了對鉆井液的攪動,但卻缺少了對鉆井液的破碎作用,這是在高密度、高粘度和切力大時造成氣體分子不易擴散的主要原因。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就要分析如何使攪拌棒對鉆井液在攪動的同時又形成破碎作用。

圖1 攪拌棒的優化設計
攪拌棒轉動時將鉆井液攪動起來,按照攪拌液體形成的方式,鉆井液在脫氣室內產生徑向、軸向和切向的高速流動,同時,由于攪拌棒是按照一個方向轉動的,所以,當產生的舉升力在碰到環形擋板后變高速回落,在切力的作用下從脫氣室外側的鉆井液出口噴涌而出。
綜上分析,在攪拌棒的設計上缺少了一個自身破碎裝置,即在轉動攪動的同時能夠對鉆井液形成初次破碎,如圖4所示。在原攪拌棒的基礎上增加破碎齒,當鉆井液攪動起來后,首先經過破碎齒,破碎齒增加了對鉆井液的破碎面積,增加了氣體分子的擴散勢能,提高了破碎效果。
通過對攪拌棒的優化設計,克服了高密度、高粘度和高切力鉆井液的脫氣效果,使氣體檢測更加真實高效,能更加接近地反映地層中的真實氣體含量情況。
[1]地質錄井方法與技術;集團公司井控教材編寫組,石油工業出版社,200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