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東興
2016年俄羅斯空軍、海軍和戰略導彈部隊將獲得新型武器。同時計劃向伊朗提供S-300防空導彈系統并向中國出售“蘇-35”最新型第4代超機動多用途殲擊機。
目前俄羅斯空天軍繼續在敘利亞進行軍事行動。此外,計劃從新的“東方”航天發射場執行首次發射任務,新發射場將確保俄羅斯獨立探索太空。
五大任務
2015年12月1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國家國防指揮中心主持召開的年度國防部擴大會議上向俄軍和國防工業綜合體提出了加強軍事安全和國家國防能力的5項優先任務:
第一,密切注視軍事政治形勢和修訂國防計劃;
第二,繼續進行俄軍技術裝備換裝和研發現代化武器和軍事裝備;
第三,增強戰略核力量戰斗潛力和實現空間防御計劃;
第四,加大戰役和戰斗訓練強度,其中包括部隊投送、在受威脅方向上增加兵力部署、完成戰略核遏制和防空任務,繼續對俄部隊進行突擊檢查;
第五,與盟國及伙伴,尤其是同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發展軍事合作。
實戰練“兵”
2016年俄羅斯空天軍將繼續打擊敘利亞境內“伊斯蘭國”恐怖組織。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15年12月7日舉行的年度大型記者招待會上稱,空天軍在敘利亞境內的行動是對俄羅斯武裝力量作戰能力最好的檢驗,用于軍事演習的開銷被部分轉移至在敘利亞的空天軍行動上,無需大量的預算支出。他明確指出,俄軍方能夠在敘利亞長期“練兵”,不會對俄羅斯預算造成額外的負擔。
情報部門也在此次軍事行動中發揮重要作用。不僅依靠向敘境內發射低軌定點衛星,準確鎖定恐怖分子的行蹤,還加強了同伊朗、伊拉克和敘利亞四國開展的情報合作,匯集各方偵查手段獲取的情報信息,加強空地一體情報模式的整體配合,使情報工作從概念走向實戰運用。
俄羅斯參與敘利亞軍事行動還在一定程度上極大的提高了俄制武器在世界軍貿市場上的影響力。2016年6月25日,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副總經理謝爾蓋·戈列斯拉夫斯基接受采訪時就明確表示:在剛剛結束的俄羅斯直升機展上,該公司簽訂了一批軍用及民用直升機出口訂單,一方面凸顯了俄羅斯直升機出口占俄羅斯武器出口總量的~份額,另一方面,經過敘利亞戰場的實戰檢驗,俄制武器更加受到青睞。
期待已久的航天發射
2016年在俄羅斯新的“東方”航天發射場執行首次發射任務:“聯盟-2.1a”/“伏爾加”上面級運載火箭已在2016年4月28日將“羅蒙諾索夫”和“鸛-2D”衛星,以及“Samsat-218”納米衛星送入軌道。
2010年在阿穆爾州動工興建的“東方”航天發射場成為俄羅斯第一個軍民兩用發射場,并將確保俄羅斯獨立探索太空。然而一直以來,“東方”發射場的建設就一直麻煩不斷——侵吞公款、拖欠工人工資、沒有準備好設計文件、俄羅斯特種建設公司施工進度拖延等等,這也迫使俄國家領導人做出決定,將原計劃于2015年12月25日在新的航天發射場進行的首發時間推遲到2016年4月。
此外,俄羅斯有望在6月下半月從拜科努爾發射場向國際空間站進行有史以來首次發射深度改裝的新系列載人飛船“聯盟MS-01”。計劃向國際空間站運送3名駐站宇航員:阿納托利·伊萬尼申(俄羅斯航天局),大西卓哉(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和凱瑟琳·魯賓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新系列載人飛船“聯盟-MS”是全數字化飛船。為了提高“聯盟-MS”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可靠性更改了系留和定位發動機安裝線路圖,安裝了新的相互測試設備,而為了監視和對飛船實現手工姿態控制,安裝了根據明暗面情況無限制工作的視頻姿態控制器。此外,提高太陽能電池的能源轉換效率。同時飛船也將獲得通信和測向系統,以及無線電指令線路。
新型武器
從2016年起將實施支持國防工業綜合體國家計劃。將為空天軍、海軍和戰略導彈部隊研制新型武器。
采用固體燃料的俄羅斯新型洲際彈道導彈系統RS-26“邊界”有望于2016年投入戰斗值班。將繼續致力于可攜帶分彈頭的新式重型液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薩爾馬特”的研發工作,該型導彈將替換現役洲際彈道導彈“部隊長官”(北約稱“撒旦”)。據稱,“薩爾馬特”的試驗將在1.5~2年之后開始進行。已經重新啟動“巴爾古津河”新型鐵路導彈作戰系統研發項目,計劃為其配備“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據悉,每套“巴爾古津河”系統攜帶6枚“亞爾斯”導彈。首批“巴爾古津河”鐵路作戰武器系統可能會在2019年開始服役。俄軍總共計劃組建5個“巴爾古津河”戰略導彈團,每個團都將擁有6枚導彈。預計這種武器系統將至少服役到2040年。
加強海軍戰斗力
俄羅斯海軍戰斗編成將補充一系列期待已久的水面艦艇。這里首先指的是“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22350型護衛艦首艦。該艦目前正在北方艦隊的海洋訓練場完成國家試驗計劃并準備在近期交付海軍。
核潛艇部隊在期待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事件——北方機械造船廠將開工建造8艘955型“北風之神”級戰略導彈核潛艇的最后1艘。與此同時,2016年俄海軍有望接裝885型“亞森”級(北約代號“格蘭尼”)多用途核潛艇2號艇“喀山”號(885M改進型),年內將開工建造6號艇。這些潛艇使用的都是全國產配件。
2016年黑海艦隊將完成全部6艘636型常規潛艇的接裝工作。第3艘和第4艘柴電潛艇將在北方艦隊完成測試后運抵黑海艦隊新羅西斯克海軍基地,第5和第6艘,也就是“大諾夫哥羅德”號和“科爾皮諾”號將在圣彼得堡海軍部造船廠建造完成并交付海軍。黑海艦隊還將補充新型水面艦艇。年內,黑海艦隊將接裝11356型導彈護衛艦首艦“格里戈羅維奇海軍上將”號。
飛機換裝
2016年俄羅斯繼續致力于“圖-160M2”戰略轟炸機的研制工作,該機將100%配置新型機載電子設備。俄羅斯空天軍最晚于2023年開始接裝“圖-160M2”戰略轟炸機。計劃完成第五代戰斗機T-50(未來前線戰斗機PAKFA項目)的國家試驗,該型戰斗機安裝有最新的航空電子系統和有源相控陣雷達。
預計,俄羅斯國防部將簽署最新型殲擊機“米格-35”的供應合同。該型機可能于2018-2020年加入俄羅斯空天軍服役。同時計劃在位于濱海邊疆區的“進步”飛機制造廠開始生產最新型直升機“卡莫夫-62”,該型機可以在北極地區工作并能轉運15名乘客。
急需的導彈
2016年俄軍將接裝2個旅的“伊斯坎德爾-M”戰役戰術導彈綜合系統,該系統由莫斯科“科洛姆納”機器制造設計局研制。目前正在繼續完善:為其研制了4個型號的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
俄軍5個防空導彈團將裝備S-400“凱旋”遠程防空導彈系統。為S-400研制了增程導彈,增程導彈的國家試驗已經進入尾聲。2016年將對“索斯納”新型自動化機動近程防空導彈系統進行國家試驗,該系統將替換俄軍“箭-10M”近程防空導彈系統。“索斯納”系統將用來保護陸軍部隊免遭空襲和偵察兵器的打擊。
目前俄羅斯裝備有射程為1500千米的“口徑”海基巡航導彈和射程為4500千米的Kh-101空基巡航導彈。據專家評估,這些導彈可以使俄軍執行類似于美國“即時全球打擊計劃”的任務。
未來型裝甲平臺
2016年俄羅斯國防工業綜合體將批量生產武器和技術裝備,其最新款式都在5月9日的紅場閱兵式上向全世界展示。這些將成為某些方向發展基礎的戰車平臺:“阿瑪塔”、“庫爾干人”、“回旋鏢”、“臺風”,它們具有幾乎不受限制的升級潛力并將決定著未來數十年俄軍的整體面貌。
2016年俄軍將完成“阿瑪塔”坦克的生產試驗,之后將進行國家試驗和列裝。基于“阿瑪塔”平臺制造的T-15步兵戰車在完成國家試驗后將于2016-2017年開始投入批量生產。還有一個通用平臺——“庫爾干人”。它可能成為中型履帶式戰車的統一平臺:基于這個平臺,計劃研制步兵戰車、司令部指揮車、偵察車和救護車,以及122毫米自行火炮載車。基于“庫爾干人-25”中型履帶式平臺的戰車,2016年將進入部隊試驗階段。“回旋鏢”新型裝甲運輸車也計劃在部隊進行試驗。
空天軍換裝與通用化
空天軍將繼續換裝和推進技術裝備通用化。比如,2016年前為空天軍所采購確保莫斯科和中央工業區安全的雷達和防空系統的樣品數量將減少一半。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一批能夠探測諸多目標的新雷達,以及防空和反導系統陸續列裝。此外,2016年空天軍在俄羅斯武裝力量中率先全面轉入現代化數字通信系統。
俄軍副總參謀長兼通信總局局長瓦季姆·馬柳科科夫少將稱,這是高超聲速飛行器問世所決定的,這樣一來,它們在毀傷區逗留的時間大大縮短了。相應地,從發現目標到打擊目標的時間也大大減少了。
此外,前不久加入空天軍序列的位于葉夫帕托里亞(克里米亞)的深空通信中心將面臨技術裝備更新換代問題,后者將獲得6套新的航天器控制系統。
發展導彈預警系統
國家導彈預警系統的能力在不斷提升。預計,2016年前導彈預警系統將會在某些方向提供雷達的雙層覆蓋。這是有可能的,因為“沃羅涅日”高度工廠預制化雷達系統已經投入使用,該型雷達能夠探測彈道、空間和空氣動力目標,其中包括彈道和巡航導彈。
早些時候俄羅斯空天軍第15集團軍(特種集團軍)參謀長阿納托利·涅斯捷丘克少將宣稱,俄羅斯將在今年全面建成保衛國土免受導彈襲擊的連續波雷達網。
出口前景
2016年夏季,原本為俄羅斯量身打造的“西北風”級艦艇將抵達埃及。今年上半年已開始培訓埃及艦員。首先會在“西北風”級艦艇上安裝用戶需要的設備,在這之后才會準備將這些艦艇交付開羅。
俄羅斯總統辦公廳主任謝爾蓋·伊萬諾夫稱:俄羅斯將成為向這些“西北風”級艦艇提供尚未運抵設備的分包方,沒有這些設備的“西北風”級艦艇,很遺憾只是一個罐頭盒。當然,所有直升機與設備加在一起總額將超過10億美元。
2016年俄羅斯開始向伊朗交付S-300防空系統。向德黑蘭出售的防空導彈系統將具備比原先預期更為先進的技戰術性能。根據俄伊雙方新簽署的合同,伊朗軍方將獲得4個營的S-300PMU2新型防空導彈系統,合同金額超過10億美元。
據報道,中國成為首個與俄羅斯簽署最新技術裝備供應合同的國家。2016年俄羅斯與中國將實施24架“蘇-35”多用途戰斗機的最大軍機供應合同,估計總價值達20億美元(每架約8300-萬美元)。
莫斯科也與印度尼西亞就向其提供30億美元的優惠貸款,用于在軍事技術合作框架內購買俄羅斯武器,其中包括用于購買1個中隊“蘇-35”戰斗機的問題繼續進行談判。
俄羅斯與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就向其出售“蘇-35”問題繼續進行談判。2016-2017年也有望向阿爾及利亞交付14架“蘇-30MKA”多用途戰斗機。
2016年初,預計從“蘇-30MKI”戰斗機上首次試射俄羅斯與印度聯合研制的“布拉莫斯”超聲速巡航導彈。導彈與發射裝置準備就緒,而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已經完成首架“蘇-30MKI”多用途戰斗機的升級改裝工作并使發射裝置與之實現了一體化。
俄羅斯與印度就可能簽署向其出售烏拉爾車輛制造廠生產的俄羅斯新型坦克T-90MS合同的事宜在繼續進行談判。此外,就升級印度現有T-72和T-90坦克的問題也在進行商談。目前莫斯科與新德里正履行在印度以許可證形式生產T-90S坦克的合同。同時俄羅斯與印度就幫助其升級印度軍隊1500余輛BMP-2步兵戰車的事宜進行談判。
2016年,俄羅斯有望完成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軍隊的135輛BMP-3步兵戰車升級工作。該國擁有約700輛BMP-3步兵戰車,其中按照俄羅斯國防產品出口公司早些時候簽署的合同,正在對135輛BMP-3步兵戰車進行升級改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