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被喻為生命的鋼筋混凝土,對人體的骨骼、牙齒、肌肉等都有重要的作用。補鈣,從老人、孕婦到小孩,成為了全民熱潮。
固體鈣、液體鈣(又稱膠囊鈣)、有機鈣、無機鈣,各種形式的概念鈣層出不窮,令消費者眼花繚亂。
哪種鈣片的補鈣效果更好?鈣應該怎么補?
2016年4月,《消費者報道》向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送檢鈣爾奇、善存、湯臣倍健等3品牌液體鈣(軟膠囊鈣),以及安利紐崔萊、新蓋中蓋、無限極等3品牌固體鈣片。測試其鈣片的真實含量和吸收率,以及鉛、砷等安全性指標。
檢測結果顯示,無限極的鈣真實含量不足其它品牌的一半;實驗室動物實驗則顯示,液體鈣和固體鈣的吸收率差異不大,其中,湯臣倍健和新蓋中蓋的鈣片吸收較高。
《消費者報道》建議,消費者在選擇鈣片產品時,不必過度追尋鈣片的形態,食物是最好的補鈣來源。
——專題執筆 麥潤萍
無限極鈣含量及吸收率均較低,液體鈣吸收率不一定比固體鈣高
麥潤萍
鈣是人體最重要的礦物質元素,占骨骼成分的99%以上,同時它也參與人體的各種生理和代謝活動。兒童缺鈣會長不高且出現O型或X型腿,成人和老年人缺鈣會有骨質疏松等癥狀。
在市面上,液體鈣占據了鈣劑產品的半壁江山。各品牌廠家和銷售人員,在售賣產品時都推薦液體鈣,并宣稱它的吸收率更好。
液體鈣的吸收率真的更高嗎?你所購買鈣片的真實含量究竟是多少?
2016年4月,《消費者報道》向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送檢了鈣爾奇、善存、湯臣倍健等3品牌液體鈣(軟膠囊鈣),以及安利紐崔萊、新蓋中蓋、無限極等3品牌固體鈣。檢測其鈣的真實含量和動物實驗的吸收率,以及鉛、砷等重金屬含量。
檢測結果顯示,善存的鈣含量最高,而無限極僅為其它品牌的一半;在吸收率方面,液體鈣不一定比固體鈣高。
善存的鈣含量最高,無限極墊底
2016年4月,《消費者報道》對131名消費者進行“補鈣”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有69.2%的消費者認為液體鈣或不知道哪種鈣的吸收更好,但僅有26.7%和21.4%的消費者認為嬰兒和成年人需要補鈣。(如圖1)
市場上常見的鈣劑種類有很多。根據其顆粒的大小可分固體鈣和液體鈣;根據其化學形式又分為碳酸鈣、檸檬酸鈣、乳酸鈣、葡萄糖酸鈣等。鈣在不同化學形式里的含量有所不同,如碳酸鈣的鈣元素含量高達40%,而葡萄糖酸鈣的鈣元素含量僅為9%。
但不管商家怎么宣傳,我們人體需要補充的是鈣元素。在保健食品行業中,企業包裝標示的一般為鈣元素的含量。但消費者在購買時也僅能從其外包裝上獲知其含量,而對于真實含量卻不得而知。
在中國,鈣片制品并沒有相應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進行約束和監管。僅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營養素補充劑標示值等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征求意見稿)》中要求礦物質的含量要控制在標示值的80%~150%范圍內。
本刊測試結果顯示,6品牌鈣劑的鈣含量均高于其標簽宣稱值,且在合理范圍之內。不過,從鈣含量上來看,無限極的鈣含量最低,不足其它5品牌的一半。(如圖2)
液體鈣的吸收率不一定比固體鈣高
近幾年,隨著補鈣的觀念深入人心,液體鈣(軟膠囊鈣)也慢慢的被廠家炒作起來。它是經過特殊處理的碳酸鈣超微顆粒懸浮物,因其顆粒微小,所以在宣傳時號稱可以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相比較鈣片的含量高低,其吸收率更為重要。如果鈣片不能夠被人體合理的吸收和利用,那么即使補充再多也沒有意義。
中國藥科大學李博副教授接受《消費者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僅僅通過鈣含量來衡量鈣片仍不全面。服用鈣片后,吸收率高的鈣片其作用效果也越明顯。”
目前,有多種方法可以評價鈣片的吸收率,包括穩定性同位素示蹤法、鈣平衡法、腸灌洗法和口服鈣負荷量法、血清鈣濃度法。各種方法在操作上有不同的優缺點。
“鈣平衡法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重復性差;腸灌洗法操作性差,難以實施;口服鈣負荷量法(又稱為尿增加法)會受到收集尿液量多少及尿濃度的顯著影響。”負責本刊此次實驗的工程師解釋說。
由于測量人體血液中的鈣,受到不同人體狀態和生活習慣的影響,因此,本刊在實驗室環境下,使用大鼠作為研究對象,測其喂養后的血鈣濃度。
工程師強調,本次采用的測量大鼠血清中鈣濃度法其實也算是口服鈣負荷法,通過喂養大鼠大劑量不同品牌的鈣劑,然后測其被吸收進入血液中的鈣含量,來反映吸收的過程。
本次實驗給體重、大小、身體狀況等相近的大鼠分別喂養6品牌的鈣片并設置對照組(只喂食等量的蒸餾水),觀察0小時和給藥后5小時血液中鈣離子吸收入血的相對量,數值越大表示進入血液的鈣離子越多,吸收越好。
檢測結果顯示,液體鈣和固體鈣的吸收率差異性不大;湯臣倍健的血清鈣離子濃度最高,吸收率最高;而善存、鈣爾奇、無限極的吸收率沒有顯著差異。(如圖3)
值得注意的是,新蓋中蓋和安利紐崔萊均是固體鈣,但其吸收率仍比善存、鈣爾奇等液體鈣高。
無限極在回復給本刊的檢測知會函中提到,無限極鈣片中添加的酪蛋白磷酸肽(CPP)可以促進鈣的吸收,提高鈣的利用率。但從本刊檢測結果來看,鈣含量只是其他幾款產品一半的無限極鈣,其吸收率在6款產品中也是最低的,與對照組的并沒有太大的區別。(如圖3)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卞華偉表示,液體鈣顆粒細小,確實更容易在胃中溶解,方便吸收。但是鈣片在腸道內吸收的通道是一樣的。因此,不管是固體鈣還是液體鈣,其真正的吸收率差別就不大。如何提高鈣的吸收?
“維生素D、蛋白質等物質可以提高鈣的吸收。補鈣的同時補充維生素D也很重要”,卞華偉表示,“其實曬太陽也可以補鈣,每天曬太陽20min,人體就能合成一天所需要的維生素D,不用額外補充。”
“經常運動也可以增加鈣的吸收效果,身體的需求越高,吸收率越高。”。國家二級營養師楊玉慧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但不能忽略的是,有些食物(如纖維素、脂肪)還會降低鈣的吸收,因此平衡飲食、不挑食也至關重要。
有商家在宣傳鈣片時,以“鈣鎂同補”、“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D一起補充”、“添加酪蛋白磷酸肽促進吸收”等作為宣傳賣點。
云無心表示,“鎂也是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但是在鈣片中添加鎂不是為了提高鈣的吸收,而是為了補充鎂。”
湯臣倍健綜合排名較優,無限極墊底
麥潤萍
鈣,是我們營養成分中必不可少的。但盲目補鈣也是很多消費者存在的一種現象。
怎么補鈣才科學?怎么樣才能使人體不缺鈣?
2016年4月,《消費者報道》向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送檢了鈣爾奇、善存、湯臣倍健等3品牌液體鈣(軟膠囊鈣),以及安利紐崔萊、新蓋中蓋、無限極等3品牌固體鈣片。檢測不同鈣形式的真實含量和吸收率,以及鉛、砷等安全性指標。
綜合評價結果顯示,湯臣倍健的綜合評分較好,無限極因其鈣含量和吸收率都較低,不被推薦,同時,這款產品的單價也較高。
此外,液體鈣的吸收率并不比固體鈣高,消費者在選購時不必特意挑選鈣的形式。此外,補鈣的最佳時間是飯后,最好的來源為食物。
鈣并非越多越好
99%的鈣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人體缺鈣會引發各種骨骼疾病:兒童會出現佝僂病、長不高;成人缺鈣會出現骨痛、肌無力等癥狀;中老年人缺乏會引發骨質疏松、關節痛等。此外,缺鈣還會引發食欲不振、腰痛腿酸、手足麻木、高血壓等。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年版》的數據顯示,成年人的鈣的推薦攝入量為800mg/天;兒童、中老年人、中晚期孕婦、乳母的推薦攝入量為1000mg/天。
鈣雖然對我們非常重要,但是它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過量攝入或補充鈣會給人體帶來一定的副作用。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卞華偉接受《消費者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最佳的補鈣時間是飯后,且鈣要少量多次補充,以提高吸收率。但過多人體就會不再吸收”。
國家二級營養師楊玉慧也強調,“對于腸胃功能不好的人,特別是兒童和老人,推薦使用有機鈣。而正常的成年人和孕婦選擇無機鈣即可。但需要注意的是補鈣過多會造成便秘,因此在服用鈣片期間要多飲水或運動,增加腸道蠕動即可緩解。”
此外,她還強調,補鈣過多還會影響鐵、鋅的吸收,還有可能引起高血鈣癥,出現多尿、口干、疲勞、倦怠等現象。
食物是最好的補鈣來源
多位營養專家均表示,食物是補鈣最好的來源。
補鈣食物首先是奶和奶制品(奶油除外),其鈣含量高,吸收好;酸奶、奶酪同樣也含量豐富的鈣。
此外,芝麻、蝦皮、海帶、紫菜、還有一些蔬菜中的含鈣量也很高,比如卷心菜、芥蘭、油菜、薺菜等。
消費者需要注意一些常見的補鈣誤區:
1、喝骨頭湯能補鈣
我們常說“以形補形”,雖然骨頭中含有大量的鈣,但通過喝骨頭湯仍是達不到補鈣的效果。
其實,在熬制骨頭湯時,從骨頭中溶出的鈣含量是非常少的;即使在骨頭湯中添加食醋,增加鈣的溶出量,但仍很微量,同樣達不到補鈣的效果。
喝骨頭湯的時候,有人會吮吸骨頭中的骨髓,以求吸入更多的鈣。但是骨頭的鈣含量高并不意味著骨髓的鈣含量高,骨髓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還含有少量的蛋白質、氨基酸及礦物質,因此吮吸骨髓吸入的是脂肪而不是鈣。
2、吃雞蛋殼能補鈣
我們吃雞蛋時總是避免不了誤食一點蛋殼,因此,也有傳言說雞蛋殼也會補鈣,這其實是個誤區。
雞蛋各營養都很均衡,是良好的蛋白質來源。但其實,它含有的鈣比較少,并不是補鈣的最佳來源。其次,蛋殼中雖然含有豐富的鈣,但是以碳酸鈣的形式,且這個鈣難以被人體吸收和利用;
需要注意的是,雞蛋在生產、貯存和運輸的過程中表面可能會染上沙門氏菌,若是吃沒有煮過的蛋殼反而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3、豆漿的補鈣效果高于牛奶
對于一些不喜歡喝牛奶或喝牛奶不適的人會用豆漿來代替,其實,豆漿和牛奶的補鈣效果是不一樣的。
雖然黃豆的鈣含量高于牛奶,但是磨成豆漿后,留在豆漿中的鈣含量很少。而牛奶中除了含有豐富的鈣外,還含有乳糖和脂溶性維生素D,它們能夠大大的提高鈣的吸收。
4、吃了鈣片就不會缺鈣
有些人天天吃鈣片,但這并不意味著就不缺鈣了。解決的營養素缺乏有三個重要的方面:攝入、消化、吸收。吃鈣只解決了攝入的問題,但是消化和吸收則更為重要如果吸收不好,那吃再多鈣也沒有用。
孕婦補鈣更要謹慎
胎兒骨骼的發育需要大量的鈣元素,這些鈣將從孕婦體內通過胎盤轉運給嬰兒,孕婦缺鈣會對胎兒和孕婦自身都產生較大的影響。因而,孕婦補鈣尤為重要。
那孕婦缺鈣會有哪些危害呢?
如果孕婦缺鈣,胎兒就會從母體的骨骼和牙齒中奪得其發育所需的鈣。因而,孕婦容易出現腿抽筋、腰腿酸痛、骨關節痛等癥狀,如果缺鈣嚴重的話會導致孕婦骨質疏松、牙齒松動,還會引起妊娠高血壓,重度妊娠高血壓會危及母兒的生命。
對胎兒而言,缺鈣會影響胎兒的發育,嚴重的話還會導致胎兒出生后出現先天性佝僂病、方顱、牙齒萌出延遲、牙釉質發育不良、牙齒排列不齊等癥狀。
雖然孕婦缺鈣會引發各種危害,但是補充過多對胎兒的健康也會有害:常見的是胎兒發育過大、母親分娩困難;還會使胎兒前囟門、骨骺提前閉合,制約寶寶的大腦和骨骼的發育,出現智力障礙和身高受限。
胎兒在發育的不同時期所需的鈣含量都不一樣,因此,孕婦要結合自己懷孕的時間和具體情況分階段補鈣。
在孕早期,胎兒發育較緩,所需的鈣含量少,因而孕婦只需滿足成年人的鈣的推薦攝入量,每天800mg即可。孕中期和孕晚期,胎兒發育較快,所需的鈣含量會驟增,因而,此時期孕婦所需的鈣含量要比正常人高,每日攝入量達到1000mg。
孕婦要多吃含鈣量高的食品,補充鈣劑時,要少量多次補充,并且要多走動、多曬太陽以增加鈣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