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金牛道和米倉道上的三國遺址

2017-02-25 09:38:09樊博琛李思檬
中國文化遺產(chǎn) 2016年6期

樊博琛+李思檬

摘要:古“蜀道”可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由長安至漢中的褒斜道、子午道、陳倉道和儻駱道等組成;另一部分由漢中至成都的金牛道、米倉道和荔枝道等組成。其中金牛道與米倉道在三國時期屬于蜀國范圍,是蜀地北接中原的重要道路,也是魏、蜀兩國經(jīng)濟、文化和政治交流的紐帶。這兩條道路上留下了眾多的三國遺址,詮釋著三國文化中“仁、義、禮、智、信、忠、勇”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

關鍵詞:蜀道;金牛道;米倉道;三國遺址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著名詩篇《蜀道難》,通過生動的語言,描繪了蜀道崢嶸崔嵬的面貌,蜀道行之艱難,以及蜀道景之壯觀。在這奇險無比的蜀道背后,其所蘊含的蜀道文化是一座豐富多彩的寶庫。

蜀道文化與三國歷史密不可分。許多著名的三國戰(zhàn)役,如漢中之戰(zhàn)、宕渠之戰(zhàn)、滅蜀之戰(zhàn)等都是通過蜀道展開的。古“蜀道”可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由長安至漢中的褒斜道、子午道、陳倉道和儻駱道等組成;另一部分由漢中至成都的金牛道、米倉道和荔枝道等組成。其中金牛道與米倉道在三國時期屬于蜀國范圍,是蜀地北接中原的重要道路,也是魏、蜀兩國經(jīng)濟、文化和政治交流的紐帶,所以在這兩條道路上留下了數(shù)不清的三國英雄故事。

一、金牛道上的三國遺址

金牛道又稱為石牛道,全長約600公里。其具體線路是從漢中向西,經(jīng)勉縣至寧強縣,轉西南進入四川省廣元市。再南渡嘉陵江至昭化,經(jīng)劍門關到綿陽梓潼縣、德陽羅江縣,最后到達成都。按照三國時期的路線,從漢中郡經(jīng)過梓潼郡和廣漢郡,最后到達蜀郡,是連接漢中與成都最近的道路,亦為當時的“官道”。

金牛道上有數(shù)量眾多的三國遺跡。德陽市有紀念龐統(tǒng)的龐統(tǒng)祠和落鳳坡;綿陽市有劉備、劉璋相會的富樂山、大司馬蔣琬祠、蔣琬墓;廣元市則有費祎墓、天雄關、姜維井、劍門關、翠云廊、鄧艾祠、鄧艾墓、平襄侯祠、平襄侯墓等。

(一)落鳳坡和龐統(tǒng)祠

龐統(tǒng)(177-213年),字士元,襄陽人,被汝南名士司馬徽稱為可以與“臥龍”諸葛亮相媲美的“鳳雛”。他作為劉備的重要謀士,在隨軍攻打雒縣時陣亡。對于這一段歷史,在《三國志·龐統(tǒng)傳》中是這樣記載的:“(214年)進圍雒縣,統(tǒng)率眾攻城;為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則流涕……追賜統(tǒng)爵關內侯,謚曰靖侯?!倍度龂萘x》則將龐統(tǒng)之死描述成一段感人的故事:攻打雒城前,龐統(tǒng)準備趁夜進軍,忽然他的戰(zhàn)馬驚厥不已。劉備出于好意,就以自己的白馬與龐統(tǒng)相換。龐統(tǒng)趁夜領軍行至鹿頭山,見兩側溝深林密,就詢問軍中降卒此乃何處,答日落鳳坡,龐統(tǒng)大驚,急忙下令撤退,但此時埋伏在山中的張任以為騎白馬者必為劉備,乃令軍士萬箭齊發(fā),直射騎白馬者,不想竟射死了龐統(tǒng)。后來百姓為了紀念龐統(tǒng),將鹿頭山改為白馬山,將鹿頭關改為白馬關。

白馬關是古代由秦入蜀的最后一道關隘,關前有一條三里長的古驛道,至今在石板上還有深深的車轍印,這就是被稱作“落鳳坡”的地方。陸游《過龐士元墓》有“士元死千載,父老歲相思”的詩句。落鳳坡旁有埋葬龐統(tǒng)血衣的血墳,為清代所修建,面積約50平方米,封土高1.9米,四周用石條圍砌?,F(xiàn)已毀壞。

離落鳳坡不遠的地方建有龐統(tǒng)祠,其前為祠堂,后為墳塋。龐統(tǒng)祠始建于三國蜀漢時期,是劉備稱帝以后所建,因龐統(tǒng)被迫謚為靖侯,所以龐統(tǒng)祠也稱為靖侯祠。明代重建,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再重建,1962年至今多次維修。整個祠堂坐北向南,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二進四合院布局,中軸線上有正殿、后殿、墓。正殿面闊五間,進深四問,通高8米,后殿面闊五問,進深五間。祠堂后有埋葬龐統(tǒng)的尸墳,為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重修。墓由青石條圍成覆碎形,高約5米,直徑約10米。封土正中有五層石雕鏤空寶頂,下壓八角形石雕鳳尾。墓前的石墻上鑲嵌有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羅江縣尉劉定所鐫刻的《龐靖侯傳》。墓園周圍環(huán)抱著數(shù)百株據(jù)傳為張飛所植的柏樹。

民間流傳的落鳳坡位于今德陽市白馬關鎮(zhèn)。史書記載龐統(tǒng)所要攻打的雒城在今廣元市北,直線距離約40公里,且兩地在三國時期分屬于不同的郡,白馬關鎮(zhèn)屬于梓潼郡,雒城屬于廣漢郡,兩郡交界的地方恰是龐統(tǒng)戰(zhàn)死的落鳳坡,此地是由梓潼郡進入廣漢郡的必經(jīng)之路,這也符合三國志中劉備率軍進攻劉璋的歷史史實。雒城遺址自1982年以來,經(jīng)過文物部門數(shù)次發(fā)掘,出土了一大批“雒城”和“雒官城墼”的漢代篆書體銘文磚、城墻磚,明確了古雒城的位置,現(xiàn)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劍門關

劍門關位于大劍山隘口上,此處自古就為秦漢古道上的一處天險。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蜀道難》中稱贊劍門關“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眲﹂T關的修建始于三國時期,據(jù)《寰宇記》記載:“諸葛亮相蜀,鑿石架空為飛梁閣道,以通行旅,于此立劍門關?!蓖瑫r《輿地廣記》中記載:“蜀漢丞相亮……以閣道三十里至險,復設尉守之。”諸葛亮為了北伐道路的通暢和守衛(wèi)蜀國的安全,開始在這險要地段建立關口,修復古棧道30余里。自此,連接益州和關中平原的古蜀道上出現(xiàn)關隘,并開始有士兵把守,開軍尉守劍門關的先河。

公元221年劉備定都成都后,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設立了劍閣縣,隸屬于劍門關,加強了對劍閣的防守,不僅如此,還以劍閣為中心,將漢中到成都的一千多里連成了一個整體。保證了從成都至梓潼,穿劍閣到陜西勉縣、漢中這條蜀道的安全和暢通,為以后諸葛亮出岐山、姜維伐中原打下了基礎。到了唐代,中央政府繼續(xù)派軍隊修整劍門關,保證對益州的控制。其后劍門關屢興屢廢,一直到1935年修建川陜公路時,清代劍門關被拆毀,只剩下關口而不見關樓。1993年劍閣縣政府重新修建了劍門關關樓。重建的關樓建筑為兩層一底,樓高17.1米,底層用長80厘米,高、寬各30厘米的青石條砌成墻體。石墻正中為券拱門洞,高4.5米,寬3.06米,進深14米,南北貫通。門洞上方用石刻漢隸“劍閣”二字。

劍門關的歷史就是戰(zhàn)爭的歷史。據(jù)史料記載,從先秦有記載至今,發(fā)生在劍門關的戰(zhàn)爭就有200多次,包括“武王伐紂,蜀亦從行”、“秦走金牛道、一戰(zhàn)蜀王歿”、“諸葛出祁山、劍門始設關”、“姜維守劍門、鄧艾出奇兵”、“梁壑破劍門、王謙死成都”、“玄宗幸蜀稍定檠、劍閣發(fā)布勤王兵”、“石敬瑭兩襲劍閣、孟知祥三面埋伏”等。尤其在三國時期,劍門關作為魏蜀交戰(zhàn)的主戰(zhàn)場之一,更是戰(zhàn)爭不斷。《三國演義》從一百一十六回至一百一十八回均是在描寫劍閣之戰(zhàn),而且在《三國志》里面也有多處記載。劉備在稱帝之前,曾四次往來于劍門關,加上《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敘述的劉備在進軍成都擊劉璋途中,又返回葭萌關看張飛和馬超廝殺,共往返六次之多。諸葛亮在上《出師表》后,多次出祁山伐魏歷劍門關。大司馬蔣琬來往于劍門關四次。姜維出討中原經(jīng)劍門關四次。可以說劍門關是三國文化最精湛的凝聚點之一。

(三)昭化古城

昭化古城最早稱為葭萌,歷史上多次更名。宋太祖開寶五年(972年)改名昭化縣。據(jù)《道光重修昭化縣志》中記載:“(昭化)北枕秦隴,西憑劍關,全蜀咽喉,川北鎖鑰??h城四面皆山,三面臨水。以天雄關為障,則上接朝天,聲勢聯(lián)絡,下望劍閣,首尾呼應,以嘉陵江為限,則扼廣元之要害,據(jù)保寧之上游,信夫彈丸之域,而有金湯之固也?!蔽挥诖ㄊ裰?、秦嶺以南的昭化古城,四面環(huán)山。同時西北有劍門雄關,東南有桔柏古渡,金牛蜀道穿城而過,形成《道光重修昭化縣志》所描述的“東來有桔柏渡以拒之,西出有天雄關以鎮(zhèn)之,南下蒼、閬有梅嶺關以間之,北渡陰平有白水關以守之”獨特地勢,既是水陸交通要塞,又是川北的政治、經(jīng)濟中心。

由于昭化古城在歷史上一直是郡、縣的治所,歷經(jīng)蜀漢政權的發(fā)祥與終結,故有“蜀漢興、昭化起,蜀漢亡、昭化止”的說法。

所謂“蜀漢興、昭化起”,即建安十六年(211年),劉璋聽說曹操要在討伐漢中張魯之后攻占益州,非常害怕,便聽信張松的計策,派人到荊州迎接劉備入 蜀討伐張魯,保全益州。劉備應邀入蜀之后,即到葭萌關操練兵馬,擴軍籌糧。令劉璋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年劉備便帶兵以葭萌關為中心,北上占領白水關,之后率兵南下,一路攻勢順利,待雒城龐統(tǒng)戰(zhàn)死受阻后,乃令諸葛亮溯長江而上,占領沿途郡縣,合圍成都,迫使劉璋投降獻出益州,為建立蜀國奠定了基礎。其后又揮師北進,占領了漢中,穩(wěn)固了川蜀北境。終于于公元221年登基為帝,建立“蜀漢”政權,形成了歷史上三國鼎立時代。可見,“蜀國興、昭化起”,昭化確實是劉備建立蜀國邁出的第一步。

所謂“蜀漢亡、昭化止”,指景耀六年(263年),在北方魏國強大的軍事壓力下,姜維退至昭化,憑借城北的蜀道天險劍門關死守昭化重鎮(zhèn)。在這里,姜維與鐘會進行了生死血戰(zhàn)。民間傳說在亂戰(zhàn)中關索的夫人鮑三娘就戰(zhàn)死在附近的土箕壩,死后即安葬在這里。此墓一直保存到現(xiàn)在,墓前還立有“蜀漢將軍關索之妻鮑氏之墓”,此墓1914年被法國人謝格蘭(Victor Segalen)所盜掘,出土有錢紋、車馬畫像磚,是一座漢墓無疑,但真正的墓主人已不可考。姜維憑著劍門關這一帶的天然地理優(yōu)勢,使鐘會大軍始終未能前進一步,面對鐘會的寫信勸降,姜維也不予理睬。直至劉禪投降之后,親自下詔迫使姜維受降,魏軍才占據(jù)了昭化,隨之結束了蜀國的歷史。

(四)明月峽古棧道

“棧道”是中國古代交通史上一大發(fā)明,國內專家將其稱為“與長城、運河相媲美的三大古代杰出建筑”。目前古“蜀道”上保存最為完整的一段即為明月峽棧道。

明月峽古棧道又名朝天峽古棧道,位于廣元市朝天區(qū)嘉陵江南岸,此處山高壁陡,江水湍急,是由川入陜的必經(jīng)之路。現(xiàn)存有棧道、石路和土路等遺跡約2公里。金牛道的棧道開通于先秦時期,據(jù)《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惠王)乃作石牛五頭,朝瀉金其后,曰‘牛便金,有養(yǎng)卒百人。蜀人悅之,使使請石牛?;萃踉S之。乃遣五丁迎石?!苌魍跷迥昵?,秦大夫張儀、司馬錯、都尉墨等從石牛道伐蜀……冬十月,蜀平。”蜀王開通的棧道沒有迎來“瀉金石?!?,反而招來了秦國的滅蜀大軍。

目前在明月峽有古棧道500多米,分布著2000多個孔眼。石孔眼多鑿在常年水位十米以上的崖壁上??籽鄞笮』疽恢拢劭诔史叫?,邊長約45厘米,深7595厘米??锥聪騼刃保迦氲哪玖和舛松韵蛏???變鹊锥说南旅嬗幸恍¢L方眼,寬5厘米,長8厘米,深6厘米,是為栓眼。即將木梁插進壁孔,使其上的木栓嵌入小方眼,外口再用木楔將空隙楔實,這樣不管木梁承重或搖動,都不會輕易往外滑脫??锥炊喑识寥?,上排孔洞為搭頂棚之用,防止風吹日曬和暴雨的沖擊,或野獸出沒、車馬震動而引起巖壁上的土石下墜損傷棧道,遠看去像一層閣樓,故古人把棧道叫閣道或橋閣了。中排鋪木板供人馬通行,下排孔為加固支撐孔。河底的支撐眼多是半圓孔,內壁較深。根據(jù)地勢鑿在堅硬的巖石上,以插支撐立柱,立柱的高低依地勢確定。另外為了保證安全,在棧道靠近河身的一側和轉彎處,一般都裝有欄桿。

在明月峽棧道上行走是危險和艱難的,頭頂是峭壁,腳下是深淵,古人形容是“前者之踵,可接后者之肩?!北彼卧娙朔蹲嬗砻枋雒髟聧{“夜上朝天曉不極,舉頭唯見蒼蒼色?;乜闯跞瞻胼喸拢乱暭瘟昵д珊凇?,足見明月峽之險。歷代名人杜甫、李商隱、白居易、蘇轍、陸游等都曾涉足明月峽,留下了許多不朽詩篇。

二、米倉道上的三國遺址

米倉道全長250公里,是川東地區(qū)一條重要的對外聯(lián)系通道。其從陜西漢中出發(fā),向南越過米倉山,順南江河谷到巴中,再在合川轉嘉陵江而抵達重慶。目前米倉道上遺留的三國時期遺址有南充市的桓侯祠、張飛墓、瓦口關和王平墓;達州市的八漾山古戰(zhàn)場遺址;巴中市的嚴顏墓、牟陽故城等。

(一)桓侯祠和張飛墓

桓侯祠位于南充市閬中市古城區(qū),是為紀念三國時期蜀漢大將張飛所建立的祠廟。閬中地處四川省東北部,位于嘉陵江中游,歷來都將此地視為巴蜀重鎮(zhèn)。三國時期,劉備定益州后,封張飛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任巴西太守,鎮(zhèn)守閬中七年。蜀漢章武元年(221年)劉備準備興兵伐吳,張飛正準備率兵由閬中東進江州,就在發(fā)兵之時,被部將范強、張達謀害。據(jù)《三國志·蜀書·張飛傳》記載劉備告誡張飛:“卿刑殺既過差,鞭撻健兒,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笨上堬w并沒有引以為戒,后被部下殺害,取下首級并連夜投奔東吳邀功。民間傳說這二人在途中聽說吳蜀議和,便將張飛頭顱拋入江中,后被漁翁撈獲,葬于云陽飛鳳山麓,后人于此建廟祭祀。劉備聞張飛死訊,哀痛不已,下令把張飛的身軀安葬在閬中,追謚桓侯。據(jù)唐代閬中刺史崔善《新建巴西太守張桓侯祠記》記載:張飛死后即建立起的桓侯祠,歷經(jīng)一千七百余年,屢毀屢建。唐時叫“張侯祠”,到明代正德年間,朝廷又重新進行了整修。清嘉慶年間又稱“桓侯廟”,這一名稱延續(xù)至今。光緒初年,川北道董潤捐俸率府縣重建正殿增修花園。民國岳永武、余仲鈞所著《閬中縣志》記載:桓侯廟在府署東,桓侯墓前。

桓侯祠現(xiàn)為明清時重建的四合庭院式古建筑群,規(guī)?;趾?,建造精美,由山門、敵萬樓、牌坊、東西廂房、大殿、墓亭及墓冢組成,整體占地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達2200平方米。山門檐下懸掛的匾額為趙樸初書“漢桓侯祠”,左右兩邊分立石碑,分別為北宋文學家曾鞏《桓侯廟記》和清總督常明的《漢張桓侯祠》,門前一對獅子原為明萬歷四十年(1612年)鑄造的鐵獅,后在“文革”中被毀,于1983年重雕石獅。敵萬樓高十余米,因桓侯號萬人敵,故名?!办`庥舄奕”、“萬夫莫敵”、“虎臣良牧”,這一系列的匾額也表明此樓為紀念張飛有力敵萬夫之勇而建的。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始建于蜀漢,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建。殿內正中為清嘉慶年間追封“桓侯大帝”的張飛文像,塑像高約2米,頭戴冕旒,身披黑色蟒服,手握玉笏。左張苞執(zhí)蛇矛,右馬齊捧丹書。大殿后有廊道與后殿、墓亭相連,兩側百年丹桂、魚池與后殿室內書畫相映。墓亭始建于蜀,清代重建,亭內起石券拱,正中塑有張飛武官像,原為明永樂年間鐵鑄,后“文革”時期被毀,今為泥塑,張飛像頭扎紫巾,身著鎧甲,外披蟒袍,怒目虬髯,威武之極。左右為殺害張飛的范強、張達跪像。

張飛墓位于漢桓侯祠內北邊,保存良好。與張飛武官像、桓侯神道碑相接。整座墓坐北向南,平面呈橢圓形,東西寬25米,南北長42米,封土高8米,占地約1000平方米。冢上林木蔥蘢,古樹參天。周圍由1986年重修的條石砌成圍墻。

桓侯祠歷經(jīng)千年,雖幾經(jīng)損毀但不斷得到重建、整修。

(二)八濛山古戰(zhàn)場

八濛山古戰(zhàn)場位于渠縣八濛村,是三國時期著名的古戰(zhàn)場之一,張飛與張邰曾大戰(zhàn)于此。據(jù)《三國志·張飛傳》記載:“郃別督諸軍下巴西,欲徙其民于漢中,進軍宕渠、蒙頭、蕩石,與飛相拒五十余日。飛率精卒萬余人,從他道邀郃軍交戰(zhàn),山道迮狹,前后不得相救,飛遂破郃。郃棄馬緣山,獨與麾下十余人從間道退,引軍還南鄭,巴土獲安?!惫?15年,曹軍大將張郃率軍進入巴西郡宕渠(今四川渠縣),打算把巴西郡的人丁掠奪到漢中去。張飛率軍迎戰(zhàn),與張郃對峙了長達50余天。張飛將張郃誘到一處狹窄的山路,然后親率萬余精兵從小道襲擊。由于地形所限,曹軍首尾不能相救,張飛大獲全勝。這一仗,打得張郃放棄了坐騎,僅率十余士兵翻山越嶺,由小道狼狽逃回漢中。

八濛山古戰(zhàn)場位于一個由渠江圍成的半島上,渠江在這里從南轉向北繞山一周轉了一百八十度,前面形成了一個約三平方公里大小的葫蘆形壩,名叫沿渡壩,壩里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八濛山扼守在壩通往陸路的瓶頸上,渠江從兩邊擁著八濛山主峰,主峰的左右兩側山勢陡峭,江水夾山峰最窄處直徑約200米。八濛山主峰海拔不高,因前后有起伏連綿的八座山丘而得名。民國楊維中《渠縣志》記載:“八濛山,低于真武山,在縣東北……與地紀勝八濛軍,在縣東北七里,起伏八處有水環(huán)之不匝者,一里常有煙霧濛其上,故名按縣八景之濛山曉霧。”“八濛寨,在縣東十里許,渠江環(huán)其三面,余一徑,僅容一人一騎行。蜀漢張桓侯破張郃于此,其故壘,猶約略可辨上有桓侯廟今廢。”民間傳說張飛打敗張邰之后,曾用丈八蛇矛在一塊石頭上記功提名,文曰:“漢將軍飛率精卒萬人,大破賊首張邰于八濛勒馬立石?!贝思粗摹皬堬w立馬銘”。宋明以來,山上還建有“桓侯廟”等建筑,但在“文革”時期,廟、碑皆被拆毀,現(xiàn)已無存。

(三)瓦口隘

瓦口隘,位于四川省閬中市石子鄉(xiāng)瓦口隘村,坐落在利閬古官驛道上,背靠凹形山丘的右山麓,前是懸崖。瓦口關溝壑縱橫,山巒重疊。清代《保寧府志》記載:“瓦口關在蒼溪東15里,奇峰拱秀,遠望如練,桓侯戰(zhàn)張合屯兵于此?!泵駠堕佒锌h志》記載:“大土地關屬二區(qū),即瓦口隘在縣城北約二十五里,接蒼溪界?!爆F(xiàn)關口已毀,僅剩一段石砌城墻,長約百余米,東西走向,條石砌筑,城墻殘高285厘米,寬229360厘米,條石寬33厘米,長92厘米。據(jù)說,山上原有一道順山勢起伏而成的石砌城墻,城墻中段有拱形石門,上刻“瓦口隘”大字,并有清代咸豐年間培修隘墻的碑記,到1980年代皆毀壞,石碑及石刻被附近村民用來作房屋地基。相傳曹將張郃攻打巴西,兵進瓦口關。張飛聞訊,急忙向劉備討令去瓦口關阻擊。他英勇善戰(zhàn),連敗張郃。于是,張郃堅守關城不出,避其鋒芒。張飛令其軍士罵陣,且連日飲酒,誘使張郃出戰(zhàn),張郃仍然不出。張飛又命其部下假作怨恨之狀,誘張郃來襲,并扎草人于軍帳之中。張郃果然中計,大敗而歸,張飛于是乘虛奪得瓦口關。據(jù)附近農(nóng)戶介紹,關隘附近農(nóng)田中曾有箭鏃出土,證明此地確為古戰(zhàn)場無疑。

(四)嚴顏墓

嚴顏墓,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qū)草壩步行街上,墓已不存,僅有一市級文物保護碑標明位置。

建安十八年(213年),劉備進攻益州。劉璋軍隊在成都北面沿線頑強抵抗。為了加強攻勢,劉備便在第二年,從荊州緊急召喚張飛等人,跟隨諸葛亮率軍趕往益州增援。江州之戰(zhàn)便拉開了序幕。據(jù)《三國志·蜀書·張飛傳》記載:“至江州,破璋將巴郡太守嚴顏,生獲顏。飛呵顏曰:‘大軍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戰(zhàn)?顏答曰:‘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擔憂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也。飛怒,令左右牽去斫頭,顏色不變,曰:‘斫頭便斫頭,何為怒邪!飛壯而釋之,引為賓客?!?/p>

嚴顏此人在《三國志》中無傳,在《華陽國志》中僅有簡略記載,從中可知嚴氏家族,是臨江縣的土著大族,“臨江縣:嚴、甘、文、楊、杜,為大姓?!眹李佋诿鎸堬w時的錚錚骨氣,也是自幼受家族熏陶,剛烈不屈。他既代表著當?shù)氐拿T望族又作為當家將領,豈能示弱。而張飛善待他不僅僅是出于對嚴顏臨死不示弱骨氣的欽佩,更是出于對嚴顏所代表的當?shù)赝搴蛯㈩I的一種示好信號,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示范帶頭作用。江州之戰(zhàn)后,張飛和趙云分路進攻,平定郡縣。張飛義釋嚴顏后,在劉璋的部將中影響很大,后來張飛進攻巴西郡很順利。《三國志·蜀書·張飛傳》記載:“飛所過戰(zhàn)克,與先主會于成都?!贝撕髲堬w一路順利,打到成都與劉備會師。這也是張飛其人本身的歷史形象與在文學作品中的魯莽兇悍的武夫形象所不同的證明。張飛能一路順利打到成都也正是義釋嚴顏后所收到的正面效果的體現(xiàn)。

三、結語

“蜀道”,作為川蜀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有著極其重要的歷史價值,其見證了古代先民的智慧和心血,承載著川蜀文化對外交流的歷史。而蜀道上諸多的三國遺址,不僅是歷史的遺留,使我們可以更好地還原歷史、品味歷史;而且為我們詮釋著三國文化中“仁、義、禮、智、信、忠、勇”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图片| 黄色福利在线| 色综合成人| 色综合五月| 国产免费一级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 色欲不卡无码一区二区| 99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免费毛片视频|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伊人色在线视频|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日韩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天堂区|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日本国产精品一区久久久| 日韩美女福利视频| 国产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日韩无码视频播放|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久久蜜桃| 五月天天天色| 亚洲精品日产AⅤ|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999|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成人|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欧美α片免费观看| 人妻无码AⅤ中文字|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 欧美啪啪精品| 久久中文电影|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五月天婷婷网亚洲综合在线| 男女精品视频|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入口|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999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99|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67194亚洲无码| 亚洲视频在线网| 色综合天天视频在线观看| 91偷拍一区| 毛片a级毛片免费观看免下载| 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91香蕉国产亚洲一二三区| 亚洲人免费视频| 天天摸天天操免费播放小视频| 99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伊人色天堂| 亚洲三级a| 性激烈欧美三级在线播放| AV老司机AV天堂| 黄色网页在线观看| www.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jizz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AV| 国产午夜一级淫片| 依依成人精品无v国产|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天天色天天综合网| 伊人欧美在线| 久综合日韩|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91网址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无码| 亚洲九九视频|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