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 妃,章 毅,王秀玲,潘麗麗,林 敏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浙江杭州 310000)
?
·個案護理·
利妥昔單抗治療兒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腦炎1例的觀察與護理
裘 妃,章 毅,王秀玲,潘麗麗,林 敏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浙江杭州 310000)
總結1例兒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腦炎行利妥昔單抗治療的護理。護理重點為做好特殊用藥護理,加強安全護理、預防壓瘡,給予營養支持,積極預防并發癥,做好疾病相關知識的健康宣教及隨訪。經過2個月的治療和護理,患兒好轉出院。
兒童;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利妥昔單抗;護理
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N-metll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是一類離子型的谷氨酸受體,該受體過度激活導致的細胞毒性作用是癲癇、癡呆及卒中等一系列臨床表現的潛在發病機制[1]。抗NMDAR腦炎臨床特點包括記憶障礙、精神癥狀、意識水平下降及呼吸障礙等,血液和腦脊液抗NMDAR抗體陽性可確診本病[2]。研究[3]顯示,抗NMDAR腦炎的發病率占全部腦炎發病率的4%,在所有急性免疫介導的腦炎中發病率僅次于急性播散性腦脊髓膜炎,占第2位。2015年4月,本院神經內科收治了1例抗NMDAR腦炎患兒,使用利妥昔單抗治療,并通過積極對癥支持治療及整體護理,2個月后好轉出院。現將護理報告如下。
患兒,女,11歲,體質量25 kg,因反復抽搐7 d、發熱6 d、胡言亂語2 d收治入科。入科時患兒意識欠清,雙側瞳孔等大等圓,對光反射存在,偶有胡言亂語,頸略抵抗,四肢肌張力偏高,呼吸平穩,胃納差,無嘔吐,自行排尿暢,尿量中等。實驗室檢查顯示:血白細胞15.43×109/L,尿常規、糞常規及血生化、血氣分析、超敏C-反應蛋白、紅細胞沉降率、細菌抗體測定均為正常;磁共振顯示右側額葉斑點狀影,胸部CT、腹部B超、腹部CT均未見明顯異常;血及腦脊液抗NMDAR抗體為陽性。入院后予告病危,持續心電監護,血壓、血氧飽和度監測;維生素B6、維生素C、利巴韋林靜脈滴注,20%甘露醇靜脈泵注,阿立哌唑口服,并予靜脈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20 g靜脈滴注(連用2 d,共40 g)。入院第2天患兒抽搐1次,表現為雙眼凝視,牙關緊閉,四肢僵直,持續1~2 min緩解,經注射用丙戊酸鈉1 mg/(kg·h)靜脈泵注止痙,并予甲強龍治療,后未再出現抽搐。入院第3天出現尿潴留,予留置導尿。入院后1周意識障礙逐漸加重,予留置胃管,鼻飼牛奶,并予奧氮平鼻飼。入院3周后予拔除導尿管,自行排尿暢,尿量中等。入院4周后應用利妥昔單抗治療。入院6周(應用利妥昔單抗2次)后偶爾能對答,但仍有胡言亂語。入院7周(應用利妥昔單抗3次)后意識轉清,能正確對答,聲音偏低,能自行進食,予拔除胃管,無嗆咳及嘔吐,無明顯口角抽動及雙上肢不自主抖動。入院8周(應用利妥昔單抗4次)后意識清,能正確對答,聲音偏低,能扶走,步態欠穩,病情好轉,準予出院。
2.1 特殊用藥護理
2.1.1 利妥昔單抗 利妥昔單抗是新一代抗腫瘤藥物,能特異性地與跨膜抗原CD20結合,與B細胞上的CD20抗原結合后,啟動介導B細胞溶解的免疫反應[4]。
2.1.1.1 用藥前準備 應用利妥昔單抗前醫生向家長講解藥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用藥前檢查患兒血常規、血T/B細胞亞群、血Ig、補體、感染篩查、巨細胞病毒/EB病毒抗體、腎功能等指標,為患兒建立兩路靜脈通路;病房內備好吸氧裝置、吸引器、心肺監護等搶救設備。利妥昔單抗輸注前1 h給予甲強龍及奧美拉唑靜脈滴注,布洛芬混懸液及西替利嗪滴劑口服。
2.1.1.2 藥物配置及給藥 利妥昔單抗劑量為375 mg/m2體表面積,用等滲鹽水配置,取等滲鹽水375 ml加入利妥昔單抗注射液375 mg,配制后濃度為利妥昔單抗 1 mg/ml,給予靜脈滴注,第1~6小時輸注速度分別為10 ml/h、20 ml/h、40 ml/h、60 ml/h、80 ml/h、100 ml/h、100ml/h,輸液結束時用等滲鹽水沖管。每周1次,共4次[4]。
2.1.1.3 藥物不良反應觀察與處理 利妥昔單抗在輸注過程中極易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如過敏性休克、喉梗阻、呼吸困難等,嚴重時還可危及生命,不良反應一般在首次輸液后30 min~2 h發生。用藥時將級別護理改為特級護理,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第1小時每隔15 min監測生命體征,后每小時監測1次至當日輸液結束。一旦發生不良反應,立即更換輸液器并予等滲鹽水輸注維持靜脈通路,報告醫生;如患兒體溫>38.5℃,寒戰、強直、黏膜充血、低血壓、皮疹、喉痙攣,立即停止輸液,密切觀察,待癥狀改善可予原速度一半進行輸液。發熱可口服對乙酰氨基酚,給予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鈣、異丙嗪、腎上腺素應用,必要時腎上腺素可重復應用。如出現喉梗阻、吸氣困難應保持呼吸道通暢及吸氧,博利康尼(特布他林)及普米克氧氣霧化吸入,通知麻醉科、五官科進行氣管切開;并予等滲鹽水輸注治療。輸注利妥昔單抗結束后第1天晨起復查血常規、血T/B細胞亞群、肝腎功能。本例患兒在第1次輸注利妥昔單抗的第1小時后出現了胸悶、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難,立即給予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暫停輸注利妥昔單抗,并予博利康尼(特布他林)1 ml及普米克2 ml氧氣霧化吸入,1 h后患兒癥狀緩解,生命體征平穩,繼續按原速度輸注。在后續的治療過程中未再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實驗室的各項檢查均為正常。
2.1.2 奧氮平 奧氮平屬于多受體作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可使紋狀體多巴胺受體的敏感性顯著增高,從而出現遲發性肌張力障礙[5]。本例患兒本身就存在肌張力僵直的狀態,故更加密切觀察其肌張力的變化,如有進一步的進展及時報告醫生,適當調整藥量,患兒在服用奧氮平后肌張力得以緩慢改善。
2.1.3 口服甘露醇在腹部增強CT中應用的護理 口服甘露醇后,因其在腸道內不易被吸收,在腸腔形成高滲環境,不但可阻止腸腔內水分的吸收,還可使腸道組織內的水分進入腸腔,從而軟化糞便、刺激腸蠕動,加速大便排泄,達到排空腸道的目的[6]。兒童腹部增強CT前禁食6~8 h,為避免發生低血糖,進行補液支持治療。檢查前提前1 h分3次鼻飼甘露醇,每次間隔半小時,用后再行清潔灌腸。本例患兒鼻飼甘露醇及清潔灌腸后達到了排空腸道的目的,順利地完成了檢查。
2.2 安全護理
2.2.1 抽搐時護理 予專人陪護,備好搶救物品,特別是壓舌板,如有牙關緊閉狀態,予紗布包裹的壓舌板置于上、下臼齒間,防止舌咬傷;抽搐發作時移開一切可能導致患兒受傷的物品;保護抽搐的肢體,切忌抓緊患兒或制止抽搐,防止骨折或脫臼。本例患兒抽搐時表現為雙眼凝視,牙關緊閉,四肢僵直,持續1~2 min緩解,出院時該患兒未發生骨折或脫臼等不良事件。
2.2.2 預防壓瘡 本例患兒長時間臥床, Braden Q Scale評分為15分,故給予每班評分;保持床單位清潔、干燥;指導家長參與預防壓瘡的護理活動,每2 h為患兒翻身1次,應用小枕頭支撐,使用三角墊,保證30°側臥;每3 h更換尿布,每天擦浴更衣,大小便后及時用溫水洗凈、擦干;骨隆突處貼敷貼及潰瘍貼加以保護,避免骨突處受壓。該患兒無壓瘡發生。
2.3 營養支持 對于不能經口進食的患者,通過鼻飼予營養支持,可以保持腸黏膜細胞及其功能的完整性,防止菌群失調引起的腸源性感染,對機體康復有極為重要的作用[7]。對于兒童而言,主張重力滴注,利用重力的作用將營養液緩慢輸入患兒體內,避免營養液過快、過多地進入胃內。本例患兒入院后1周意識障礙逐漸加重,予留置胃管,采用重力滴注法鼻飼牛奶,開始時給予30 ml牛奶,1次/3 h,后逐漸加量為60 ml、90 ml、120 ml、150 ml,1次/3 h,入院7周后能自行進食,予拔除胃管,出院時患兒體質量從原來的25 kg增加到27 kg。
2.4 并發癥護理 導尿管長期置于尿道內,破壞尿道的正常生理環境及膀胱對細菌的機械防御能力,降低尿道黏膜對細菌的抵抗力,致細菌逆行引發尿路感染[8]。留置導尿期間保持尿道口清潔,每天用PVP-I消毒會陰2次,每周更換引流袋2次,根據導尿管類型定時更換引流管,引流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位置,平時夾閉導尿管,使留置導尿形成一個相對無菌的環境,不輸液時每4 h排空引流袋1次,輸液時每2 h排空引流袋1次。本例患兒未發生明顯的并發癥。
2.5 出院宣教及隨訪 向家長講授跌倒可能導致的不良后果,使其認識到危險性,教會識別跌倒的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講授體育鍛煉能增加軀體的靈活性、步態的穩定性,幫助肢體保持平衡能力,且能增強肌肉力量及組織的柔韌性是簡便快捷、安全有效預防跌倒的方法[9]。訓練可從簡單到復雜,同時注意患兒的耐受性,根據情況作出調整。告知家長按醫囑定時定量服藥的重要性,切記不能自行減量或停藥。該患兒出院后已于外院進行康復訓練,1月后來院復查無明顯異常,現每月復查,予電話隨訪。了解到患兒能定時定量服藥,未再發生抽搐,病情穩定。
抗NMDAR腦炎患兒入院時病情危重,治療較多,做好利妥昔單抗、奧氮平等特殊用藥的護理,正確配置藥物和控制合理的輸注速度,密切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加強患兒的安全護理,重視營養支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做好出院健康教育及隨訪,促進患兒康復。
[1] 何鳳珍.美羅華治療B細胞淋巴瘤不良反應的預防及護理[J].天津護理,2009,12(6):23-25.
[2] Vitaliani R,Mason W,Anees B,et al.ParaneopIastic encephalitis,psychiatric symptoms,and hypoventilation in ovarian teratoma[J].Ann Neurol,2005,58(4):594-604.
[3] Granerod J,Ambrose HE,Davies NW,et al.Causes of encephalitis and differences in their clinical presentations in England:a multicentre,population-based prospective study[J].Lancet InfectDis,2010,10(12): 835-844.
[4] Dalmau J,Laneastcr E,Martinez—Hemandez E,et al.Clinical experi—enee and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s in patients with anti-NMDAR en—cephalitis[J].Lancel Neuml,2011,10(1):63-74.
[5] 沈漁邨.精神病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797-799.
[6] 王玉梅.口服甘露醇用于婦科腸道清潔的護理體會[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9,22(3):345.
[7] 蔣艷華,王國良.顱腦手術后昏迷患者的早期腸內營養支持[J].廣東醫學,2002,23(8):817-818.
[8] 苗桂萍,王娟,朱歡.留置導尿患者尿路感染的相關因素及預防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8):1608-1609.
[9] 張瑞敏,楊春玲.護理風險管理與患兒安全[M].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9:317-326.
裘妃(1986-),女,本科,護師.
2017-02-13
R473.72
B
1671-9875(2017)06-0696-03
10.3969/j.issn.1671-9875.2017.06.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