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韶遠
(登封中醫院 CT室 河南 鄭州 452470)
多層螺旋CT在胸膜孤立性纖維瘤診斷中的應用
許韶遠
(登封中醫院 CT室 河南 鄭州 452470)
目的分析多層螺旋CT對胸膜孤立性纖維瘤的診斷價值。方法選取登封中醫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胸膜良惡性孤立性纖維瘤患者,均進行多層螺旋CT檢查和增強掃描。結果① 50例患者中左側胸膜腫瘤28例,右側20例,雙側2例;肋面胸膜腫瘤44例,膈面6例。腫瘤面積最大為17 cm×16 cm×17 cm,最小面積為0.8 cm×1.1 cm×1.4 cm。② 胸膜孤立性纖維瘤患者多層螺旋CT表現為清晰的結節邊界,胸膜下腫塊清晰。③ 50例患者中良性43例,準確率為95.5%(43/45);惡性3例,準確率為75.0%(3/4);4例為疑似診斷。結論多層螺旋CT對胸膜孤立性纖維瘤有診斷意義,檢查結果特征明顯,診斷準確率高。
多層螺旋CT;胸膜孤立性纖維瘤;診斷
胸膜孤立性纖維瘤是一種比較罕見的腫瘤,發病率約為5%,惡性程度高達8.8%。孤立性纖維瘤是一種梭形細胞腫瘤,臨床診斷準確率低,如何做好胸膜孤立性纖維瘤的診斷始終是醫學關注的一個焦點[1]。登封中醫院使用多層螺旋CT對胸膜孤立性纖維瘤患者進行檢查,分析其診斷價值。
1.1一般資料選取登封中醫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胸膜良惡性孤立性纖維瘤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經術后病理分析確診。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為19~79歲,平均(48.6±10.3)歲。其中良性45例,惡性4例,交界性1例。
1.2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進行多層螺旋CT檢查和增強掃描,選擇GE64層的螺旋CT進行掃描,厚度設置為6 mm,螺距是1,掃描間隔為6 mm。靜脈注射非離子型對比劑,劑量為2.0 ml/kg,注射速度為2.5 ml/s,20 s后進行增強掃描,統計分析患者的CT表現情況,總結病理結果。
2.1CT結果50例患者中左側胸膜瘤28例,右側20例,雙側2例;肋面胸膜瘤44例,膈面6例。腫瘤面積最大為17 cm×16 cm×17 cm,最小面積為0.8 cm×1.1 cm×1.4 cm。50例患者CT表現為清晰的結節邊界,同時也有清晰的胸膜下腫塊,增強CT掃描時表現為均勻和不均勻腫瘤強化現象,伴有曲線狀的血管影。CT平掃10例腫瘤內部密度比較均勻,40例腫瘤內部密度不均勻。增強CT掃描6例表現為均勻強化,22例表現為不均勻強化。動脈期的掃描中,40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支狀血管影,門脈期的掃描中,存在強化的腫瘤實質及不均勻的腫瘤實質。
2.2病理結果所有患者病變部位肉眼觀察結果和CT檢查結果無明顯差異,呈現出纖維樣假包膜,切面為灰黃色同時伴有黏液樣變性。鏡下觀察表現為清晰的腫瘤邊界,為梭形細胞和膠原纖維束,血管分布紊亂但并未明顯改變細胞的組織。
2.3診斷結果50例患者中43例為良性,準確率為95.5%(43/45),3例為惡性,準確率為75.0%(3/4),4例為疑似診斷。
胸膜瘤主要有2種,一種是彌漫性胸膜瘤,即彌漫性胸膜間皮瘤,是一種惡性胸膜瘤;另一種是局限型胸膜瘤,常伴有胸膜孤立性纖維瘤,軟組織腫瘤比較常見。胸膜孤立性纖維腺瘤包括皮下纖維腺瘤和纖維性胸膜間皮瘤[2]。胸膜孤立性纖維瘤無明顯的性別差異性,不同年齡段均可發病,但中老年發病率較高。近些年胸膜孤立性纖維瘤發病率呈現出增長的趨勢。由于腫瘤患者的血管和心臟比較接近,并造成組織壓迫,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難以及心悸等癥狀[3]。部分患者可出現關節病變和低血糖癥狀,需結合影像學檢查及時做好病情的診斷工作,合理選擇手術方式[4]。
胸膜孤立性纖維瘤的主要病變位置為胸膜,臨床常采用CT對肺葉周圍進行掃描和檢查。因為腫瘤大小的不同,所以CT值的設置也有所差異,尤其是CT值的范圍設置受腫瘤血供的直接影響,這需要對腫瘤進行不同程度的強化,一旦腫瘤內部出現出血和壞死現象,多層螺旋CT便可明確觀察具體的表現。本研究50例患者中10例腫瘤內部密度比較均勻,40例腫瘤內部密度不均勻。CT增強掃描的過程中,其中6例腫瘤均勻強化,22例不均勻強化。動脈期的掃描中,40例病變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支狀血管影,門脈期的掃描中存在強化的腫瘤實質及不均勻的腫瘤實質。50例患者中左側胸膜腫瘤28例,右側20例,雙側2例;肋面胸膜瘤44例,膈面6例。胸膜孤立性纖維瘤患者病變部位肉眼觀察結果和CT檢查結果無明顯差異,呈現出纖維樣假包膜,切面為灰黃色同時伴有黏液樣變性。鏡下觀察表現為清晰的腫瘤邊界,為梭形細胞和膠原纖維束,血管分布紊亂但并未明顯改變細胞的組織。這一研究結果與相關研究結果相似[5]。綜上所述,多層螺旋CT對胸膜孤立性纖維瘤有診斷意義,檢查結果特征明顯,診斷準確率高。
[1] 劉春玲,張水興,張金娥,等.探討CT對良惡性胸膜孤立性纖維性腫瘤鑒別的診斷價值[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2,46(9):789-792.
[2] 孫毅,謝麗響,胡春峰,等.良惡性孤立性纖維性腫瘤的影像學表現[J].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15,7(6):461-465.
[3] 胡建平,李銀官,曹代榮,等.腹膜后間隙孤立性纖維性腫瘤的CT表現與病理對照[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3,32(1):72-75.
[4] 高杰,汪欣,尹洪芳,等.盆腔孤立性纖維性腫瘤的診斷及治療[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45(6):960-964.
[5] 錢躍衛,徐艷,石群立,等.腎原發性孤立性纖維性腫瘤臨床病理觀察[J].診斷病理學雜志,2006,13(5):329-331.
R 445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7.17.056
2016-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