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陽
(連云港市連云區綠化管理處)
城市公園生態建設和管理分析
王紅陽
(連云港市連云區綠化管理處)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們越來越關注自己的生活環境。城市公園作為城市園林的主體,加強城市公園生態建設及管理可以美化市容市貌,給居住在城市的人們創造更適合居住的環境,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本文從城市公園生態建設與城市公園管理兩方面對城市公園綠色生態環境的構建進行探討。
城市公園;生態建設;管理
城市公園生態建設及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做好城市公園生態建設及管理是提升公園生態效益的重要手段。具體的生態建設過程,需要合理進行公園植物群落配置、建設院內生態設施等。而在城市公園管理上,則需要做好生態環境養護、采取適當生態措施以促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等。通過生態建設通過管理結合,充分發揮城市公園的價值。
進行城市公園生態建設中,需要做好公園植物群落的合理配置,以獲得較好的生態效益。在具體綠化過程,需要充分應用生態學園林科學規劃植物群落分布,是植物分布符合自然景觀分布需求,如了解植物生長特性、光照、水分等,保證植物生態群落搭配合理[1]。此外,公園植物群落布置上不僅僅要考慮植物數量,還需考慮不同植物的配合,最大程度提升群落內資源利用率。在植物物種選擇上,盡量選擇本土植物,這是因為本土植物已經適應當地環境,種植成功率較高,為了提升公園植物種類,可適當引進一些外來景觀植物,相互搭配以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
基礎設施是城市公園硬件設備,同時也是公園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因而需要降低有機融入園區生態系統。建設公園生態設施,要求設施自身應是原生態的,及所用材料環保,如園區中的垃圾桶與指示牌盡量用天然材質制造,這樣既環保又同園區自然景觀融合。此外,還應實現設施對公園生態環境的無害化,也就是設施的位置應適宜,這樣既滿足游客需求,又避免游客在設施周圍集中,降低人類活動對周圍生態系統的破壞度。
物質循環及能量流轉為生態系統主要功能,明確需要有效利用自然資源,鼓勵應用新的方法以盡可能降低園內設施對生態系統的破壞[2]。生態公園建設過程,需樹立節能環保理念,比如可以選擇太陽能作為城市公園照明電力,節約能耗;園區人造溪流可采取河水自然循環,減少自來水的使用,避免水資源浪費情況。
進行公園生態管理,需要做好園區植物日常養護。對于植物形狀應通過自然修剪成型,避免人為過多干預以破壞植物生長環境,保證植物在自然狀態下生長,使植物達到最自然的生長狀態。
植物生態養護過程,提高土壤肥力非常重要,使用肥料是最直接的方法,但是在使用肥料時需要做到合理使用肥料,避免肥料濫用影響植物的自然生長。在進行公園生態建設過程,需要盡可能保證生態養分的循環,盡可能使用有機生物活性肥料,主要因為此類肥料大多應用自然材料制成,肥料可以全部分解,且能夠被植物充分吸收,這樣既可以降低污染,又可以促進植物生長。
城市公園管理中,應充分發揮濱河濕地系統生態功能,依照水文過程所呈現的明顯周期波動,選擇性增加蘆葦、香蒲等高大草本植物以豐富植物的種類。同時還可以在濕地中投放鳥,這樣既可以增加公園的生態景觀,又可以進行生物防治[3]。對于城市公園水體管理,可以適當養殖一些魚類,在魚類品種選擇上不能選擇草魚這類對水生植物破壞較大的品種,選擇以部分水生植物殘葉為食物的魚類及可以控制魚類快速增長,又可以利用魚類的糞便類豐富河底土的養分,這樣有助于水生植物的生長。
城市公園管理中,只有通過實行生態系統監測,才能夠采取針對性生態措施以促進各個組成部分的協調。在平常中,可以通過野外考察、定位觀測等方法,監測公園區域的空氣質量、負氧離子的濃度以及水體中各種元素的含量,同時還可通過對鳥類、昆蟲、微生物等種群的變化情況監測園區的生態環境水平與周邊區域生態環境改善情況。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做生態學模擬自控實驗,通過研究各個生態因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以為科學合理的生態措施制定提供良好理論依據,且為公園生態系統的建設以及管理提供可靠的參考。
近幾年,城市公園生態建設逐漸成為市政工作的重點,生態建設也獲得長足發展與進步,這對城市生態環境與居住環境的改善作出巨大貢獻。城市公園生態建設過程,需要始終堅持節能、環保的理念,構建完善的城市公園生態體系,且為了更好的發揮城市公園的生態效益及環境效益,還需要加強城市公園的管理,通過生態養護以及適宜的生態舉措,為城市居民營造自然及和諧的生存環境。
[1]李 珺.談談現代城市公園生態建設與低碳發展[J].城市建筑,2015,8(27):305.
[2]胡淑婷.關于城市公園生態建設和管理的探討[J].建筑建材裝飾,2017,16(8).
[3]曾俊.當代社會轉型期城市公園建設和管理研究——以上海為例[D].南京農業大學,2015.
TU986.5
A
1005-7897(2017)24-0089-02
2017-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