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杰
(山西省關帝山國有林管理局 032104)
實際造林營林工作中林業造林方法的應用
郭俊杰
(山西省關帝山國有林管理局 032104)
在我國的農業資源里,林業資源是一個重要的構成部分,對社會經濟的發展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開發林業資源過程中,相關的工作人員還需強化對開發模式與制度方面的探索。從造林營林的工作角度,人們近年來在林業造林方法上已經逐漸加強了研究。重點是提升造林的質量,使得我國的造林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基于此,本文介紹了幾種現代化的造林方法,并對實際造林營林工作中對林業造林的應用進行探討。
林業造林;造林方法;營林應用
林業主要是開發林木產品的行業,先是對林木資源的技術進行處理,然后經過設計、加工與制造,最后變為人們可使用的產品。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迅速發展,因此,市場對優質的林業資源也不斷擴大需求。然而,現階段,我國造林營林的工作已經難以符合社會、生態的需求,所以強化造林營林工作的效率,改進林業造林的方法是目前我國林業單位共同探討的課題。
播種造林的方法又被叫做直播造林法,這是我國最先開發應用的造林方法,也是現代林業造林中最常見的方法。指的是把林木的種子直接播灑在營林里進行造林。這一方法節省了育苗的程序,且操作簡單易行,適合于大規模造林工程。只是直播造林的方法對實際的地質條件要求較高。而且后期的幼苗管理技術也很嚴格。因此,在具體開展工作的時候,一定要認真依據國家有關規定由專業的工作人員完成。首先需要選擇合宜的種植地點,應當充分考慮種植環境與條件,如土壤、氣溫、水分等因素,之后是選擇樹種,要求種粒較大、發芽率高、種源量大的特點,選完種子需要進行消毒、浸種等處理,再進行撒播,直到生長出幼苗,這時還需相關的管理者對其細心的維護與管理。進而從根源上優化林木的質量。
分殖的造林方法和前面提及的播種造林方法沒有本質的區別,也是一種良好的造林方法。為了確保造林工作的進度,一定要有效應用分殖造林的方法。指的是借助樹木的干、枝、根等營養器官為造林的材料進行造林。這種造林方法可以節約成本,無需較高的技術含量,且成活率較高,在實際工作中,為了切實地確保植物的成活率,還要在管理方面加強對細節的處理。在成長期應當注意保持母本植株的優良特征。然而,分殖的造林方法對于土壤的要求較高,而且特別適合營養繁殖類的樹種,如楊樹、松樹、柳樹等。
栽植造林的方法又叫做植苗造林法。指的是以根系完全的幼苗為材料進行造林。這種造林的方法特別適用于小規模樹林的栽植。對不良環境具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因此生長比較穩定。在實際的栽植過程中,需要在地表挖出一個地穴,應當認真依據相關的技術標準進行栽植。初期需要人們對幼苗加強保護與管理,以確保幼苗生長必須的水分。在進行澆灌時,重點工作就是強化細節方面的處理,主要是提升根系的吸水性能。
在開展林業造林工程中,選擇合適的樹種是最為關鍵的工作。在造林營林地區種植樹木,需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因此,選擇樹種時還要結合當地區域的實際情況,以提升樹種的出苗程度。應用直接播種的方法進行造林,應當保證樹種具有優良的質量,進而確保未來林木達到高產、高質的要求。為了對林木區域的土壤條件,最好選擇闊葉林進行種植,而且盡可能增加種植的規模。這樣,闊葉樹的落葉層能夠確保土壤保持持續性濕潤,而落葉在腐爛以后有利于增強土壤肥力,進而改良的土壤的環境。不但可形成優美的自然景觀,而且強化了林木低抗疾病的能力,以確保林木的整體質量。
一般情況下,常選擇初春時節進行造林。因為此時的外界環境氣溫較低,很多樹苗處于休眠階段。所以這時移植樹苗進行造林,會最大化地確保樹苗本身的水分與營養成分,進而提升存活率,使得樹苗順利健康地成長。由于樹苗的成長開始于根系部分,因此確保樹苗基本的養分充足情況下進行種植,幼苗根系則會處在良好的發育狀態,進而提升其抵抗病毒、抗旱等性能。相反,若是選擇冬天進行造林,應當對造林的地區實際的地理條件進行全面分析,如氣候特征、區域的干旱情況。假如冬季十分寒冷干旱,則不宜開展造林營林活動,因此,最好選擇氣候適宜的初春季節進行造林,以確保樹苗折成活率,而且移栽樹苗應當選在陰雨天氣進行。
造林營林工作中常會選擇穴植的方法,一定要確保穴的底部平整蓬松,對樹苗的種植密度與行間距等皆要按照實際選擇樹種的情況而定,如楊樹的行距應當設定為4m×2m,密度:80株/畝。在實際種植苗木的時候,主要采用淺栽的方法,使得幼苗保持端正挺直,這樣可以增強其根系的成長能力與抵御不良自然環境的能力。關于栽植一年以上的苗木,通常要求莖部入土部分占1/3左右,且高于40cm。
在造林營林過程中,養護管理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環節,這項工作主要內部表現為兩點:①確保林業區域的生態;②對林業結構進行調整。①林區生態的保護應當以保障林業應有的經濟效益為基準,先推動林業產業化,再不斷提高勞動的再生產水平,進而維持優良的生態系統。②對林業結構進行改進,指的是對原本的林業結構不斷地調整,以提升林區產業的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新林業產品的技術研發水平。此外,還要不斷提升樹種的培育、嫁接等相關技能,并實現多個樹種的優化,不斷改良樹林的生長條件與環境,提升造林的總體效益。
總之,造林營林是一項長期性的工程。大量開展造林營林工作既有利于改善我國整體的生態環境,而且可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林木產品市場需求。因此,在實際的造林營林工作中,工作人員既要重視造林的方法,又需嚴格依據我國關于栽植方法以及林業管理方面的法規要求。在管理林木區域過程中,工作人需要充分考慮地區的現實條件,進而制定合理的管理與養護計劃。在確保成活率的基礎上,抓好后期的管理與養護工作。
[1]李燁.林業造林方法在實際造林營林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山西農經,2016(16):58.
[2]邱三忠.實際造林營林工作中林業造林方法的應用[J].農技服務,2016,33(14):114.
S725
A
1005-7897(2017)24-0145-02
2017-10-26
郭俊杰,男,山西交城人,大學本科,林業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技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