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平
(山西省桑干河楊樹豐產林實驗局五旗林場)
淺談人工造林技術措施的選擇與應用
張寶平
(山西省桑干河楊樹豐產林實驗局五旗林場)
生態建設是我國當前的一項重大任務,推進生態建設必然少不了林業的建設,我國必須提高人工造林技術,加強林業建設,減少環境破壞對森林資源造成的損失,更有效的保護現有環境,維持生態平衡。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推動了我國工農業的迅猛發展,然而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人們未能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導致我國大量自然資源被破壞,森林資源急劇減少,在這一形勢下,提高人工造林技術對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人工造林;技術;選擇;應用
人工造林技術對我國林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林業工作者應當積極借鑒國內外優秀的造林經驗,掌握先進的理念,提高造林技術水平,大膽創新人工造林技術,推動我國林業的發展。在人工造林工程中,整地是是首要環節,造林整地是否過關直接關系到后期工程是否能夠順利展開。造林整地時,林業工作者要著重考慮土壤的溫度、物理性質等條件,通過整地來有效改善林地環境,為植物的成活提供保障。為了方便造林施工的展開,林業工作者應當在造林的前一年就做好整地工作,倘若在整地過程中遇到特殊的環境林業工作者應隨機應變,選取最佳的整地方式,例如遇到凍害易發區時林業工作者可以選擇隨整隨造的技術策略。造林整地主要有兩種方式分別是局部整地與全面整地,顧名思義,局部整地即對局部地區土壤進行整理的方式,而全面整地則指的是對人工造林區進行全面的翻墾,總之,林業工作人員應做好每個細節,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整地,保障人工造林的質量。
人工造林中選苗是十分關鍵的一個步驟,林業工作者要根據造林的具體目標和現有的實際條件靈活的進行樹種的選擇,確保所選擇的苗木樹種符合當地的立地條件,能夠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以及社會效益。人工造林的目標各不相同,林業工作者要結合具體的造林經營目標選擇苗木樹種,盡可能為人們帶來最大的效益。在選苗造林時,林業工作人員可以優先考慮鄉土樹種,鄉土樹種長期適應當地環境,因而生存率高,所耗費的種植成本低,穩定性強,易于種植以及后期的維護管理。林業工作人員可以適當引進外來樹種,增強植物的層次性,值得注意的是我們選擇的外來樹種必須是已經馴化且能夠與鄉土樹種和諧相處的類型,確保整個森林系統處于整體平衡協調狀態。林業工作人員要堅持科學合理的樹種選擇原則,嚴格按照人工造林的經營目標選擇樹種,把握好各類植物之間的比例,兼顧美觀性與科學性。豐富多樣的植物種類能夠大大提高森林的生態效益,穩定生態系統,各類植物之間良性競爭,為人們提供一個高品質的森林空間。選擇優良的苗木可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減少人工林病蟲害的發生,因此林業工作人員要注意選擇健康、根莖大、健壯的植株,選苗造林是人工造林最為關鍵的階段,林業工作人員必須嚴格把控苗木質量關。
人工造林是一項大工程,科學合理的林地規劃必不可少,林業工作者要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減少人工造林對現有生態環境的破壞,通過統籌規劃提高人工造林的質量。林業工作者要對造林地區的自然環境如氣候、水文、地質遺跡人文環境如民俗風情、歷史文化等提前有所了解,在此基礎上,林業工作者再對造林的施工技術、苗木選擇、整地規格、工作流程進行詳細的規劃,控制好造林成本和造林的質量,減少人工造林對周圍生態環境的負面作用。科學合理的林地規劃是保證造林工程順利實施的前提,林業工作人員要有長遠發展的眼光,堅持生態、科學、可持續的原則進行林地的規劃設計,掌握林地規劃的技巧,堅持實事求是。
林地清理指的是將造林場地上的各類雜草、枯枝、倒木等處理干凈以方便造林施工的展開。林地清理需要在整地之前開展,具體說來,林地清理有塊狀清理、全面清理以及帶狀清理這三種主要的方式,具體采用哪種方式則要林業工作者從實際情況出發進行選擇。對于一些植物,我們可以充分發揮植物的作用,將雜草進行堆漚,為土壤提供更多的腐殖質,增強土壤的肥力。造林地中的原生喬木樹種仍具有較高的價值,林業工作人員要對喬木樹種適當保留。對于造林地中的雜草,林業工作人員可以用化學藥品或者是割除等多種方式來處理,在清理之后還要做好平鋪整理工作。人們經常會采用局部清理的林地清理方式,并按照3~3.5m的間隔距離放置清理物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林地清理的效率也越來越高,各種切碎機、割灌機在林地清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高效高質的林地清理為人工造林奠定了良好基礎。
人工造林在營造美好環境、維持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我國需要不斷提高人工造林技術,積極借鑒國內外先進造林經驗,保證植被多樣化,豐富我國的林業資源。總之,林業工作者要不斷完善自我,做好造林整地、選苗造林、林地規劃、林地清理等各項工作,充分發揮人工造林的積極作用。
[1]武志鋼.淺淡人工造林技術措施的選擇與應用[J].種子科技,2017,35(6):78.
[2]洪燕.探討植樹造林技術及造林管理措施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J].農家科技旬刊,2017(7).
[3]王晨明.關于林業造林技術措施的探討[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7(28):56.
S725
A
1005-7897(2017)24-0189-01
2017-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