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史穎
智 慧 教 研,讓教師的專業成長充滿幸福的味道
文 史穎
開展不同層次的教師研討交流,營造平等、開放的智慧教研文化,讓教師真正成為教研活動的主人。教師在自我反思、自我感悟、同伴互助中不斷碰撞智慧,清晰思路,而管理者通過活動中的觀察,適時點撥、暗地推動教研活動深入進行。讓我們一起行走在追逐夢想的路途上,浸潤在智慧教研的實施中,使教師們一次次實現自我突破,享受專業成長的幸福味道。
園本教研;智慧教研;專業成長
園本教研,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助推器。在開展園本教科研活動中,我們嘗試讓教師真正成為教研活動的主人,開展不同層次的教師研討交流,營造平等、開放的智慧教研文化,讓教師在自我反思、自我感悟、同伴互助中不斷碰撞智慧,清晰思路,而管理者通過活動中的觀察,適時點撥、暗地推動教研活動深入進行,使教師們一次次實現自我突破,享受專業成長的幸福味道。
在我們幼兒園“會學習、愛讀書”是一種驕傲的事。我們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閱讀,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反思超越。工作中積極向網絡學習,向書本學習,向生活學習,更要向自己學習,做一個有思想的教師。我們利用園本教研活動,和老師一起咀嚼消化有關理論,堅實實踐基礎,加強《指南》的學習與培訓,將內涵解讀與實踐落實相融合。每周一次的園本教研學習,組織形式靈活、有效,把最大的主動權、發言權留給老師,利用學習活動進行集中研討、探究解決的思路與方法,讓大家在思維碰撞中產生創新的靈感和火花,提升專業素養和實踐水平。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心在哪里,哪里就有寶藏;志在哪里,哪里就有時間?!蔽覉@堅持讓書成為教師自己的精神家園,讓每一位教師最大限度地從閱讀中有所收獲,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所提升,為專業發展打造亮麗的底色。每月的《幼兒教育》點題征文作為教師讀書筆記考核內容,利用沙龍、讀書筆記交流、共享;每周有選擇、有重點地推薦教師看各類專業用書,開展好書漂流活動;每天利用10分鐘教師晨會,向老師推薦一篇好文,帶領大家進行美文欣賞,人人爭做愛讀書的文化教師。
課堂是教師成長的基地和起點,有效課堂是優秀幼兒教師的永恒追求。只有在課堂上,教師才能得到鍛煉,才能像沃野里拔節的秧苗一樣,不斷勃發向上。在我們的課堂實踐中,不乏老師備課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把所有能連綴上來的內容都放進了課堂中,這樣的活動負擔在于“繁”;有的老師上課“亂花漸欲迷人眼”,甚至成為一種炫技,追求為形式而形式,忘記了“為什么教”;有的老師積極努力,仍是把關注重點放在“教”上,沒有放在孩子“有效學”上……針對課堂中出現的熱點問題,我園要求教師堅持以平常課堂為試驗田,每一節課要體現真課堂的精髓——“以學定教、先學后教、多學少教、不教而教”。同時結合《指南》精神,又以“推門聽課”“一周約課”“一課多研”“同題異構”“展示課”為主要形式開展全園精品課堂研課活動,真正向課堂要效率,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努力為全園教師提供一個個成功的教學現場,為教師創設交流學習的機會,多角度地開闊教師的視野,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各教研組及時組織教師進行評課議課,不斷解讀自己與他人教學行為背后的教育理念,分享有效的集體教學策略,形成濃郁的教無定法的研討氛圍,切實提高我園教師的集體教學能力,從而讓每位教師沉下心、靜下心來做教育,做姓“教”的老師,上真實、自然、有效的好課。
(一)加強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研究,努力讓我們的課程有趣一點
兒童的內心是游戲的,兒童的心靈有游戲的種子,如何讓我們的課程再生動一點、豐富一點、接近幼兒一點、有意義一點,是我們重點關注的教研研討話題,我們要求老師在一日生活中都要努力做到充滿游戲精神。從靈活的一日活動、開放的資源、智慧的等待等,讓兒童做學習的主人;從自由游戲到把課堂搬到大自然的“陽光有約”特色活動,多讓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現,盡可能采用游戲方式,真正聚焦活動中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小班的老師們追隨孩子,給孩子更多學習體驗的機會;中班的孩子們從區域游戲中動腦、動手,從自主成長的角度,展示了區域自主體驗活動;大班的老師們從有效利用幼兒園的場地等資源,讓教育機會充盈體驗課程,戶外活動精彩紛呈,幼兒在寬松和諧的氣氛中,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和活動伙伴,主動地進行探索與交往,通過實踐操作、感知、體驗,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交往,并在充滿愉悅和自信的體驗中感受學習的快樂,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和終身受用的良好品質,更好地體現了“以游戲為幼兒園基本活動”的思想,推進了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進程。
(二)加強幼兒園環境創設與利用的研究,努力讓我們的環境有效一點
彰顯園所文化的特色環境——在環境創設中,結合園所文化,對園所整體環境進行統一規劃,從色調搭配、區域布局等方面做了全局安排,盡力做到“空間規劃巧、布置格調美、創設意蘊足”,盡顯幼兒園“陽光教育”的文化內涵與品位。外墻主色調為淡黃色,并配以紅、黃、藍、綠等,寓意不一樣的孩子有不一樣的發展潛能;大廳墻壁上呈現每個孩子的笑臉,寓意每個孩子都是我們手心里的寶貝;室內以孩子喜歡的、適合孩子的淡黃、嫩綠、粉紅為顏色基調,寓意每個寶寶在幼兒園幸福、快樂、成長,整個園所充滿著家的氣息,舒心溫暖;在園內的門口刷卡處、大廳走廊間、樓梯轉彎口、操場沙池邊、飼養角和小農場處這些標志隨處可見,這些標志的存在幫助更多孩子成為園內的小主人,我想這樣的環境就是孩子喜歡的。
體現兒童本位的班級環境——因地制宜的環境創設和空間利用,使每一處的空間價值發揮到極致,幼兒與環境互動的機會從單一走向多元,活動中將時間、空間及選擇的機會給了幼兒,使幼兒真正主動學習,富有個性地成長。在我們幼兒園,老師們關注幼兒年齡特點,關注課程特色,在區域設置上更科學合理,能跟隨主題的變換不斷更換,每個區域設置遵循著師生互動、幼兒與環境互動的原則,我們還積極引導孩子、家長參與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同時,我們把南走廊統一開辟成為陽光小花房,每個班級設置豐富多樣的自然角,做有趣的種植實驗、觀察小動物的生活習性、組織孩子從事澆水、除草、收獲種子等工作,彌補了現今幼兒難得接觸大自然的不足,為幼兒的隨時觀察和探索提供了可能,讓孩子成為自然角的主人……我們的環境,不僅是豐富的,美的,更是兒童的,具有課程價值的,每一面墻,每一個角落都隨處可見孩子們的活動軌跡,跟蹤孩子的成長過程,體現孩子的學習過程,展現孩子的游戲過程。
(三)加強幼兒園區域游戲開展質量的研究,努力讓我們的孩子有樂一點
我們通過深度解讀游戲理念、材料、環境和指導的創新,幫助教師學會正確分辨幼兒的“假游戲”與“真游戲”,并指導教師科學有效地進行幼兒游戲觀察與記錄;我們關注幼兒的游戲主體地位,尊重幼兒的選擇,會鼓勵游戲,服務游戲,觀察游戲進而指導游戲;我們關注游戲質量,堅定不移地心隨幼兒,遵循兒童游戲精神,努力以多元化的形式呈現具有原創性、綜合性、趣味性的游戲內容。每月向家長、孩子開放一次全園“游戲超市”活動,如:“那些年我們一起玩過的游戲”活動有戶外民間游戲、運動游戲、戶外建構游戲、廊道主題角色游戲、廊道科學游戲、廊道表演游戲等。特別是“建構游戲節”作為一次全園的建構活動大比拼,采取親子、師幼共同活動的形式,家長和老師一起回到童年,讓孩子來評價作品,家長和老師通過蹲下身子一起來構建,以“我們也來玩一玩”的方式,深入體驗孩子在建構區中的所思所想,輕松愉悅的游戲背后,是拓展思路、優化資源等理念的悄然引領,是日常工作中傾注愛心、啟迪智慧,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本真收獲。用游戲精神重新塑造教育觀,從游戲切入改造幼兒園課程,將研究的重點轉向“關注幼兒、關注生活、關注游戲、關注經驗”,切實將科學的游戲理念、游戲精神滲透到幼兒一日生活的各環節中。我們堅信,當老師們貼近幼兒游戲的需求,孩子們必將在自由自主的游戲中收獲更多的快樂與滿足,以獲得更好更優的發展!
(四)加強幼兒園特色教育的研究,努力讓我們的教育有“味”一點
幼兒園始終以“兒童發展”為先,確立了“陽光教育”為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和主題,以創意美術、陽光運動、主題活動為三大特色活動為抓手,給幼兒一個快樂的幸福童年,努力“讓陽光穿透幼兒園每一個角落,讓陽光溫暖每一個孩子的心靈”。利用“每周藝術小時光”,進行班級美術創作活動,開辟創意長廊、寶寶創意工作空間,讓幼兒園的每個角落都被賦予藝術文化的內涵;在陽光運動一小時特色活動中,本著“幼兒發展,健康第一”的思想,高度認識陽光運動的重要意義,如每周一次“遠足”“走田埂”等活動,孩子在廣闊的田野上奔跑、玩耍,開展野趣活動,讓每一位孩子參與其中,樂在其中,成長其中。堅持開展節日主題活動,如“紅紅火火過大年”“團團圓圓過中秋”“大班畢業典禮”“夜宿活動”等,借助節日,組織一系列精彩活動,打破班級、年齡的界限,讓幼兒自主參與不同群體的活動,并在活動中大膽交流,孩子們體驗到多元的文化、學習,用不同的思維感知文化的異同,孩子在各種實踐體驗活動中拓展視野,整合能力,在快樂中學習,在體驗中成長。
智慧教研,讓教師主動思考、大膽積極、勇于爭辯;智慧教研,讓教育教學理念在實踐中逐步生根、發芽、長葉;智慧教研,我們把舞臺交給了老師,當老師們有了自主研究的意識,專業成長更進步。我們將繼續以“兒童本位”的課程發展觀為核心,踏上新的成長之旅,盡管途中美好與艱辛并存,但我們將繼續堅定地致力于夯實園本教科研,致力于發展教師隊伍,提高幼兒園保教工作質量,讓每個孩子都像蒲公英的種子,在灑滿陽光的藍天下輕舞飛揚!(江蘇省宜興市官林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