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夢
怎樣在幼兒園主題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主閱讀能力
——“情景閱讀”網絡培訓引發的思考
文劉夢
自主閱讀能夠“解放幼兒的眼睛”,幫助幼兒自主自發地獲取各種圖文信息。幼兒閱讀不同于中小學,它滲透在一日生活之中。幼兒需要將閱讀信息與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幼兒自主閱讀活動與幼兒園主題活動相互融合有利于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幼兒園主題活動的順利開展。
情景閱讀;幼兒自主閱讀;幼兒園主題活動
在上海幼教名師團隊的“情景閱讀”繪本語言教學網培課例中,我經常看到幼兒自主閱讀的情景。自主閱讀是孩子們自主學習的一種重要表現。閱讀是人們終身學習的重要方式。閱讀不僅可以為人們帶來樂趣,還是人們感知、學習周圍世界的強大工具。美國閱讀困難預防委員會研究員曾在研究中指出,3—8歲是兒童學習基本閱讀能力的關鍵期。因此,3—6歲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是幼兒通過閱讀方式獲得周圍世界信息及生活經驗的前提。
在觀摩“情景閱讀”課例中,我發現許多教師在組織活動時都有設置幼兒閱讀環節。3—6歲幼兒現階段接觸最多的就是圖畫書,我們也常稱之為繪本。每一個繪本都是以簡短的文字和豐富多樣的圖畫為載體記錄著一定的生活信息。孩子們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就是主動將這些文字、圖畫和現實生活中的客觀事物聯系起來,形成新的認知結構。在閱讀過程中,幼兒自主閱讀是否得法直接影響著幼兒獲得信息的全面性和準確性。
(一)“攜帶疑問”閱讀法
幼兒對周圍世界總是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們就像是一個個“小問號”,這些“小問號”可以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故可以請孩子們帶著疑問來閱讀。如:在大班主題活動“種子博物館”中,師幼共同列出《種子問題清單》,梳理有關種子的各種問題,這些問題激發幼兒在閱讀《野地上的花園》《一粒種子的旅行》等繪本時仔細觀察畫頁內容,在畫頁中尋找問題的答案。當然,繪本包含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幼兒還可以帶著疑問閱讀《種子調查表》。在主題開展之初,家長利用周末、假期時間和幼兒一同上網查閱種子的圖文資料,幼兒以符號和繪畫進行記錄,家長以簡單文字予以信息補充,這種“問卷閱讀”同樣可以幫助幼兒獲得有關種子的更多信息。
(二)“邊閱讀邊發現”閱讀法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比思維更重要。”善于發現,是幼兒提高自主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幼兒在閱讀過程中的思考和發現,有助于其準確把握圖文關鍵信息,且容易幫助幼兒建立閱讀自信心。如:繪本《跟著線走》給了幼兒更多思考的方向和發現問題的可能性。教師只需出示大海、天空、動物園、小農莊的場景圖,告訴孩子們“線”帶著大家環游世界,幼兒便可以在自主閱讀時通過觀察、思考,發現更多“線”的秘密——線可以變出各種造型。在同伴、師幼交流中,幼兒還會考慮到線分為“具體的線”(毛線、棉線、麻繩、電線等)與“抽象的線”(磁力線、電流線、信號線等)。幼兒在邊閱讀邊發現、邊閱讀邊思考的過程中,不僅閱讀能力得到提升,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均能得到發展。
(三)“經驗轉移”閱讀法
在幼兒園各類主題活動開展過程中,幼兒不僅要閱讀與主題相關的圖文內容,關鍵還要理解這些內容,幼兒閱讀內容和其生活經驗需要一個建立聯系的過程。東方之星學前教育機構自主研發的“翼閱讀”課程提出:“建立聯系是指幼兒將閱讀材料中的信息與個人已有的知識、經驗相結合,以加深并擴展對閱讀材料的理解。”閱讀內容只有貼近幼兒生活經驗,或與幼兒已有體驗結合起來,才容易引發幼兒的同感和共鳴。如:在小班主題活動“圖形世界”中,幼兒對繪本故事《圖形星的怪樣國王》充滿了興趣。這個故事很受幼兒歡迎,因為它充滿了趣味性,并且幼兒能夠將故事中的各種形狀與生活中的物品聯系起來,進行“經驗轉移”。孩子們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不禁會想:這個故事讓我想到了什么?我見過故事里這樣的東西嗎?在哪里見過這些形狀?生活中的各類物品形狀和繪本中的故事情節聯系起來,讓幼兒感到既熟悉又有趣。這種“經驗轉移”閱讀法就是建立“閱讀內容”和“生活經驗”聯系的有效方法。
幼教名師們在“情景閱讀”繪本教學網絡培訓中“幼兒自主閱讀”環節的運用引起了我的反思:繪本閱讀需要多元的發展,繪本需要融入幼兒園主題活動中為幼兒所用,“自主閱讀”將成為孩子們自主學習的強大工具。幼兒園主題活動的開展需要幼兒自主閱讀獲取有效信息,幼兒自主閱讀能力的提升也利于他們在幼兒園主題活動中主體能動性和學習能效性的充分發揮。虞永平教授提出:“讓幼兒園課程回歸經驗。”在今后開展幼兒園主題活動的過程中,我們要努力實現幼兒自主閱讀與生活經驗的有機結合,讓自主閱讀為幼兒插上成長的翅膀,讓孩子們在廣闊的知識天空中盡情翱翔!
(江蘇省徐州市泉山區風化街中心幼兒園)
[1]劉穎.讓孩子愛上閱讀.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0.
[2]彭懿.圖畫書應該這樣讀.南寧:接力出版社,2012.
[3]閆中琳.翼閱讀課程實踐的思考.學前教育,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