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賈文芬
開拓教研新模式
——以“交換空間”實操性教研活動為例
文賈文芬
有效的教研活動是促進教師專業素養和提高園所保教質量的重要抓手。本文以“交換空間”為例,在專家引領下進行了教研模式的新探索,這種實操性教研活動,充分發揮每一位教師的主觀能動性,讓老師們從“臺下”走到“臺上”,適合園本教研與園際互動,有效助推教科研工作的開展和提升園所的保教質量。
幼兒教師;實操性教研;交換空間;新模式
大港中心幼兒園自2013年加入鎮江市第一批《指南》實驗園以來,先后組織開展多期《指南》專題培訓,以“基于跨班游戲的課程與資源建設”項目為踐行《指南》的抓手開展園本教研活動,同步參加市級《指南》實驗園以及一些優秀幼兒園的觀摩和專題教研活動,在活動中教師的觀念發生了轉變,專業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教師只是一個被動的參與者,教研成果不明顯
教研成果最終要運用到幼兒園的保教工作中,要能夠保證對該方面的保教工作有所推動和改善才能夠真正地發揮教研的重要作用。然而有很多教師只是被動地參與,出現“看著心動,聽著激動,過后一動不動”的狀況。有的出現目前重視什么,該方面的工作就做得較好,而一旦內容更換,原有的成果就逐漸消失,甚至回到原有的水平。
(二)不能將教研培訓學習與日常的教育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
隨著《指南》的推進,教研活動的開展,各種培訓活動的深入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些活動不是獨立于教育教學之外的研究,而應該把它們與我們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聯系起來,但由于原有的行為、觀念根深蒂固,很難在短期內有所改善。
鑒于以上的問題,在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葉小紅博士的指導下,市內5所《指南》實驗園利用鎮江新區大港中心幼兒園的活動室開展了“交換空間——創設適合不同年齡段幼兒游戲與學習環境”的實操演練式的專題教研活動。
(一)各實驗園確定環境打造的班級,進行前期的構思和設想
大港中心幼兒園作為活動現場,在前期將試驗班級活動室的平面圖、原有的班級環境照片以及近期開展的主題活動傳給了各實驗園,各實驗園組織本園的骨干教師對所打造年級幼兒的年齡特點、主題活動進行研究,進行環境打造的前期構思和設想,并制作成PPT備交流所用。
(二)進入打造班級所在的年級段,進行現場環境及游戲觀摩
在進入現場觀摩游戲前,提出如下觀摩要求:1.各負其責的老師進入相應的年級觀察現有的區域游戲環境。2.研討對環境創設有什么設想?設想的依據是什么?3.在環境創設過程中是如何考慮滿足幼兒的游戲需要的?帶著這些問題,各實驗園的老師們進入現場進行環境、游戲觀摩。
(三)集中研討,暢談打造方案
觀摩結束以后,各實驗園從觀摩要求入手,暢談了即將打造班級的方案,雖然各幼兒園所側重點不一樣,但都能夠緊緊抓住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各區域創設的具體要求進行環境的創設和打造。如:中山路幼兒園提出了“利用身邊的廢舊紙箱和報紙及其他常見廢舊物品進行廢物利用的環境打造”;京峴幼兒園提出“閱讀區應設在教室中光線較好且比較安靜的角落,要布置得溫馨舒適,美術區也是一個相對安靜的區角,適宜與語言圖書閱讀區相鄰”。而作為主辦方的大港中心幼兒園也提出了“閱讀區可以請孩子將損壞的圖書進行分類,放入到指定的盒子里,讓家長和孩子帶回家一起修補,讓孩子懂得要愛護圖書”。
(四)各園按照預想方案進入實驗班級布置區域游戲環境
各園在有限的時間內組織本園的精干力量根據預想方案進入實驗班級進行實地現場區域環境創設。在創設中,實驗園的老師們各顯神通,緊緊圍繞指南的要求創設了各具風格的區域游戲環境,盡顯出各自對游戲的獨特視角。
(五)專家引領,實地研討與點評
打造結束后,葉博士帶著所有參會人員逐班進行研討,各實驗園從空間的布局,區域的選擇、材料的準備、各區域環境的布置等方面詳細介紹了班級區域環境打造的情況,觀摩人員針對改造后的現場進行了交流互動,葉博士從專業的角度給予了點評。
(一)實操性教研活動,讓老師們從“臺下”走到“臺上”
實操性教研活動從以往“專家說、教師聽”的教研模式轉變為“教師說、專家聽”,老師們從臺下被動地接受,轉變成教研活動的研究主體,在活動前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思考,在活動中擁有“說”的機會,觀點交鋒、各抒己見,大大增強了參與教研活動的主觀能動性。
(二)實操性教研活動,促使教師專業成長更快
實操性教研活動從“理論”層面落實到“實操”層面,更加貼近教師的需要,通過實地的操作以及和專家的互動能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亮點和問題所在,既能強化原有的經驗,又可以避免問題的再次發生。
(三)實操性教研活動,既適合園本教研又適合園際互動
實操性教研活動搭建了寬松的教研活動平臺,讓教師有更多的交流機會,既適合園內教研活動的開展又適合園所之間的問題探究,在缺少專家引領的情況下,集體智慧的碰撞亦能助推教科研工作的有效開展和促進保教質量的全面提升。
(江蘇省鎮江新區大港中心幼兒園)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