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偉迅 呂麗敏
(漯河市中心醫院 普外一科 河南 漯河 462000)
肝血流阻斷技術應用于肝切除的圍手術期護理
孔偉迅 呂麗敏
(漯河市中心醫院 普外一科 河南 漯河 462000)
目的 對肝切除患者應用肝血流阻斷技術時圍術期的手術護理對策進行分析。方法 隨機選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漯河市中心醫院需要進行肝血流阻斷技術行肝切除術患者90例進行臨床探究,術前對患者的生理功能、各器官功能進行評估,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并做好護肝與營養支持護理,術前對患者進行腸道準備和呼吸功能訓練,術后及時對患者進行吸氧,提高余肝中肝細胞的血氧含量。結果 通過對90例患者行肝血流阻斷技術肝切除術,所有患者進行順利,其中有1例患者術后11 d時由于肝功能衰竭并引發多器官衰竭經治療后無效死亡,其余患者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后全部出院。結論 在應用肝血流阻斷技術時,要對引流管嚴密監測,并加強術后護理工作,密切關注患者病情變化,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治療效果。
肝切除手術;肝血流阻斷技術;圍手術期;護理
臨床上對于肝臟外科疾病治療中“出血與止血”的問題一直是關注焦點,在治療過程中,常溫下對患者行阻斷肝血流技術肝葉切除術是國內外大多專家學者都比較推崇的治療方式[1],可以減少術中、術后出血量,安全性較高。這種手術治療方式可用于治療原發性肝癌、肝內膽管結石、管血管瘤等外科性疾病。患者的術中治療效果對于患者術后疾病恢復、圍手術期的治療護理效果都會產生重要影響。本文旨在研究應用肝血流阻斷技術行肝葉切除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對策。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漯河市中心醫院需要進行肝血流阻斷技術行肝切除術患者90例進行臨床探究。患者男70例,女20例;年齡為25~72歲,平均(45.2±5.4)歲。所有患者病情全部經過臨床診斷確診[2],其中18例患者為原發性肝癌和肝門部膽管癌,左右半肝巨大肝癌患者30例,肝門部膽管癌患者17例,肝尾葉肝癌患者5例,良性肝癌患者12例,巨大肝管腫瘤患者4例,肝內膽管結石患者4例。術前對患者的生理功能、軀體營養狀態進行評估,無異常癥狀。
1.2 方法 ①肝蒂阻斷法:臨床上最常用的一種方法,也被稱為Pringle法,該種方法可用于所有類型的肝切除手術。肝蒂阻斷法的主要優點是可以對肝動脈與肝靜脈的入肝血流進行完全的阻斷,而且不需要解剖肝門。在應用時可以根據持續時間分為持續性阻斷與間歇性阻斷兩種。相關研究發現應用間歇阻斷法的效果要優于持續阻斷法,但是安全性現在仍存有爭議。單次阻斷時限應設置在15~20 min,如果沒有達到效果可以讓血管復流5 min后重新進行阻斷,再進行切肝[3];②半肝血流阻斷:應用該阻斷方式的常用方法為在患者的第一肝門處對門靜脈肝和肝動脈進行解剖后實施阻斷,此時可以看到在患者左右半肝的界面上具有清晰的分界線,如果患者的半肝需要進行切除,可以對半肝血流進行間隙性或者持續性的阻斷,相關報道顯示應用半肝血流阻斷的安全時限可以達到90 min以上;③全肝流阻斷:全肝流阻斷是指在術中同時阻斷患者的入肝和出肝血流,從而在肝臟完全沒有血液循環流入的情況下進行切除,可用于腫瘤部位緊鄰第二、第三肝門的患者。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阻斷方式是在常溫下對第一肝門、肝下頜肝上下腔靜脈依次進行阻斷,肝臟切除以后血管的開放次序與阻斷時次序正好相反。雖然研究發現正常的人體肝臟在常溫下的肝血流阻斷時間最長可以超過60 min,但是由于阻斷下腔靜脈后對于對患者的全身血流都會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也較高[4]。
通過對90例患者行肝血流阻斷技術肝切除術,所有患者進行順利,其中有1例患者術后11 d時由于肝功能衰竭并引發多器官衰竭經治療后無效死亡。術后肝功能不全患者有18例,通過進行肝治療1~3個月后恢復,術后患者出現的病發癥狀有腹水、膽漏、膈下感染、胸腔積液、和應激性潰瘍出血,由肝功能衰竭造成患者死亡1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為22 d,通過治療后89例患者全部康復出院。
3.1 術前護理 術前護理內容重點是對患者的患病情況進行評估,并對患者的心理進行護理,做好相關術前準備工作。對于患者的術前評估,要對患者的患病情況、藥物使用情況以及患者的心臟、肺臟、腎臟等器官的功能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本組90例患者中大部分都合并性肝硬化、肝功能異常情況,可以使用肝安等藥物進行治療。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關鍵因素。很多患者由于緊張、恐懼、過度焦慮等不良情緒會對手術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護理人員應該根據患者的不同特點進行針對性的護理,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指導患者在術前積極配合治療,進行多項影像學檢查,并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補充營養,對患者的血壓、血糖等進行控制,使其符合手術要求。
3.2 術后護理 術后要先對患者進行基礎的護理,對于患者的病情變化嚴密監視,使用心電監護儀對患者的血壓、脈搏以及血氧飽和度等指標進行監測,24 h內未發生異常可以q.2 h連測到2 d,對患者的病情變化進行嚴密記錄,包括24 h內的出入量、q.4 h內的中心靜脈壓測量、患者的液體攝入量、血常規的監測變化等,避免由于術后發生出血、肝腎功能衰竭等問題導致患者病情惡化。由于手術的創傷大、時間長,術后患者會出現劇烈的疼痛感,因此要重視術后護理工作。讓患者采取低半臥位,以減輕患者的疼痛感,同時可以使用微泵注射鎮痛劑,患者若出現咳嗽等癥狀,應該幫助患者壓住傷口,避免傷口出血,造成感染[5]。
綜上所述,對肝外科患者行肝切術的效果對于術后病情的恢復和并發癥發生情況具有重要影響。但是肝切術手術復雜、造成的創傷大,風險較高,術后并發癥多,因此圍手術期相關護理對策的實施對于患者的疾病恢復具有重要促進作用,護理人員應該加以重視,在護理過程中不斷總結,提高自身護理能力,進而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1] 向倫建,李建偉,陳健,等.腹腔鏡肝切除術在肝細胞癌中的應用[J].中華肝臟外科手術學電子雜志,2016,5(5):285-289.
[2] 金馨,孫梅林.入肝血流阻斷法肝切除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12):1839-1841.
[3] 嚴律南,陳曉理,李志輝,等.肝癌肝切除術圍手術期處理的臨床研究(附2143例報告)[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5,12(2):162-166.
[4] 文天夫,嚴律南.肝切除術中肝臟血流阻斷技術的研究進展[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6,15(4):299-302.
[5] 耿小平,魏猛.肝切除術中間歇阻斷與不阻斷第一肝門入肝血流的選擇[J].中華肝臟外科手術學電子雜志,2013,2(2):72-75.
R 473.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7.117
201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