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麻醉科主任 董海龍
疼痛也是病,能治別忍著
文/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麻醉科主任 董海龍
人們通常認為,疼痛只是疾病的一種癥狀,而不是病,病好了自然就不痛了。其實,許多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種疾病,需要去專科就診。今天,我們就請專家就疼痛治療中的一些問題為大家一一解讀。
首先,突然發作的劇烈疼痛不能拖。無論是骨骼、肌肉,或是顱腦、脊髓等神經系統,又或是內臟器官,突發劇痛往往提示機體遭受嚴重損傷,大多數較危急,需立即就醫。對于輕中度慢性疼痛,如果出現以下情形,就需要去醫院就診:疼痛每天都發作,連續1個月以上;疼痛間斷發作、時好時壞,超過3個月;每周有兩天以上,因夜間疼痛干擾,影響睡眠。
現在各大醫院都開設了疼痛門診,很多人不知道疼痛門診到底是治療什么疾病的。其實,除了有明確的身體臟器部位疼痛以及誘因外,對于不明原因的疼痛患者來說,疼痛專科更像是一個大“導診臺”,除了有效合理的控制疼痛外,醫生可以為患者篩查出疼痛的不同誘因,指導患者前往相關專科進一步治療。
一方面,請盡可能帶來既往就診的病歷和相關檢查結果,特別是CT、磁共振等影像學資料。另一方商,請盡量做一個有心的疼痛記錄者。存在什么樣的疼痛,就診患者最清楚,只有他們才能總結出自己疼痛的發作規律。患者要告訴醫生以下這些信息:疼痛的部位;從最初發生開始計算,痛了多久;是什么樣性質的疼痛,也就是說疼痛是觸電樣的、酸脹的,還是刀割樣等;疼痛有什么樣規律嗎?是持續還是間斷,發作的時間多在白天還是夜晚,發作的時候一般持續多久;哪些因素會影響疼痛,也就是說什么情況會誘發疼痛發作,怎樣能夠緩解;目前正在進行哪些(藥物)治療,劑量、效果如何等。
很多患者術后疼痛難忍,但醫生開醫囑給鎮痛藥,他們如臨大敵似地拒絕,說止痛藥的副作用太大,寧可咬牙忍著。其實,術后疼痛如果控制不好給健康帶來的危害遠大于鎮痛措施所帶來的副作用。因為術后疼痛不僅僅給患者帶來身體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負擔,還可能會使患者的胃腸道功能、心肺功能、凝血功能和內分泌代謝等出現異常,嚴重影響術后康復。
那么,術后鎮痛有哪些好處呢?
首先,手術后疼痛使患者不愿深呼吸和咳嗽,術后鎮痛可以消除這一現象,促進排痰,減少肺部感染。第二,能使患者早日下床活動,更早地進行功能鍛煉,減少長時間臥床引起的下肢靜脈血栓的風險。第三,可以緩解緊張情緒,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促進傷口愈合,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第四,幫助增強胃腸蠕動,有利于胃腸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