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泌尿外科教授 何家揚
結石那么痛,醫生還拉我做檢查?
文/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泌尿外科教授 何家揚
這些年來,尿路結石的發病率不斷上升。在泌尿外科門診中,這類患者大約占四分之一。他們不少都是因為腎絞痛而來,那種撕心裂肺的痛令其面色蒼白、大汗淋漓……他們最迫切需要的是止痛。
但止痛之余,醫生卻往往要求他們做各種各樣的檢查-B超、x線、CT、抽血檢查等。這是為什么呢?
誠然,腎絞痛發作時的劇痛并不亞于孕婦的分娩痛。
在大多數情況下,當結石從腎臟落至輸尿管后,輸尿管便會自然啟動蠕動模式,意欲將結石排出,于是患者便出現劇烈的腎絞痛。這種情況,通常只需一劑解痙劑就可以“痛立消”了。只是痛雖解,病猶在。只要尿石存在,病根就未斷,仍有再發的隱憂。要想治愈尿石癥,必須把根給拔了,而首要的問題就是弄清楚“石”在哪。
許多患者以為診斷尿石癥,只要做B超檢查就行了。其實不然。
看尿石癥,往往還需要做x線檢查(包括平片及造影)、CT等,并結合腎功能等檢查才行。因為對于尿石癥而言,不光要知道有沒結石、結石在哪,更重要的是要知道結石是怎么形成的,它對腎臟和輸尿管有沒有造成影響,如積水、感染等。這些信息的獲馭,光憑B超檢查是遠遠不夠的。
B超在結石部位可探及密集光點或光團。合并腎積水時可探到液平段同位素,腎圖檢查可見患側尿路呈梗阻型圖形,CT掃描不及X平片和尿路造影片直觀,且費用昂貴,一般不作常規檢查。
X線檢查是診斷腎及輸尿管結石的重要方法。可確定結石的部位有無梗阻及梗阻程度。約95%以上的尿路結石可在X線平片上顯影。輔以逆行性腎盂輸尿管造影,排除上尿路的其它病變,確定治療方案。以及治療后結石部位大小及數目的對比等都有很重要的價值。
腎盂造影可以了解腎盂積水和腎功情況,可顯示結石的確切部位,造影還能發現少數平片不能發現的陰性結石,表現為邊緣光滑的充盈,缺損陽性結石的密度與造影劑相近,易被遮蓋。
沒有摸清結石的底細就開始治療,是非常可怕的。
比如說,只有在確定結石被粉碎后能夠順利從尿路排出體外時,才能施行碎石治療。否則,有的人輸尿管有狹窄,可能結石被打碎了卻排不出來——就像汶川地震后形成的“堰塞湖”。這會使腎盂內壓力升高,反而加重腎功能的損害。
所以,治療前也要做好檢查,務求“不碎則已,碎必保能排出”。
結石的大小與腎絞痛的嚴重程度、結石能不能排出并沒有必然的關系。就如沙子被吹進眼睛里一樣,即使很小的沙子也會使人眼淚汪汪。不過,只要遵醫囑行事,結石多能自行排出,需要手術治療的只是一小部分。
至于怎么判斷尿石是否排出?癥狀消失或自己感覺再好也沒用,清楚看到排出的石頭才是硬道理。
最簡便的方法是:從診斷出結石的那時起,男病人每次排尿都拿一個口子較大的瓶子接尿液,之后觀察瓶子底部有無結石。這對女病人來說可能困難一點,但原則是一樣的。一般要收集到結石的標本,才可證明結石已被排出,否則必須到醫院做相應的檢查來確認。
結石排出來了,是不是就一勞永逸了呢?非也!不管什么治療方法,都沒有解決結石不復發的問題。
在任何手術治療后.都不可避免地在尿路遺留一些大小不等的結石碎片,它們可能成為結石復發的核心。
還有各種代謝異常,也可能成為結石復發的原因。所以,結石排出來了,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預防結石復發任重道遠,萬萬不可粗心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