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賀新發
勞動者欺詐入職,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可獲二倍工資?
文_賀新發
案例回放:
吳某持偽造某愛國將領系其曾祖的臺屬證,冒充其曾孫,向超越百年公司應聘辦公室主任,當日即被錄用。超越百年公司未與吳某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工作一年之后,吳某訴請超越百年公司支付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二倍工資15萬元。

律師評析:
勞動者欺詐入職,勞動者主張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二倍工資,應否支持?
筆者認為,勞動者欺詐入職,已經提供實際勞動的,形成事實勞動關系。本案中吳某冒充愛國將領的曾孫求職,誘使超越公司作出與吳某建立勞動關系的錯誤意思表示,其行為已構成欺詐。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該勞動合同無效,即雙方即使簽訂了勞動合同亦無效。《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勞動者已付出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參照本單位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本案中吳某已實際工作,故雙方形成了事實勞動關系,超越公司應當參照其公司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支付吳某的工資。
二倍工資適用的前提件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本應簽訂合法有效的勞動合同。本案吳某的欺詐行為導致雙方并不存在應簽訂勞動合同的前提,故其主張二倍工資不應支持。二倍工資意在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免遭用人單位侵害,本案如支持吳某二倍工資請求,將變相支持吳某的非法行為,與立法宗旨不符,亦有違誠信原則。
二倍工資并不是工資,不是勞動報酬,而是法律對用人單位不及時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而承擔的法律責任,是種懲罰性賠償。勞動者欺詐,重則涉嫌刑事犯罪,輕亦屬于民事欺詐。任何人不能從其過錯中獲利,本案勞動者吳某亦不能因其欺詐獲利。雖然用人單位也有過錯,但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過錯程度明顯低于勞動者欺詐的故意,適用過錯相抵原則,吳某也不能獲得二倍工資。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六條規定:“勞動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條規定被確認無效,給對方造成損害的,有過錯的一方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第二十八條規定:“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勞動者已付出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勞動報酬的數額,參照本單位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勞動合同因勞動者的原因被確認無效,勞動者已提供勞動的,可以獲得勞動報酬,同時應當賠償給用人單位造成的損失。現吳某主張勞動報酬以外的未簽訂勞動合同二倍工資等,沒有法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