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劉洋
“修車匠”杜黎明
文_劉洋

整整15年,從毛頭小伙到兩個孩子的爸爸,杜黎明一直在武漢市融威押運保安服務有限公司修理廠從事汽車修理工作。檢查、修理、試車……年復一年,日復一日。
當車輛管理部經理王世忠對我說,杜黎明通過不斷摸索和鉆研,研發出了修理運鈔車油嘴的方法,每年可為公司節約20余萬元時,我決定會會這名“修車匠”,探尋20萬背后的故事。
一天上午我來到修理廠,杜黎明正在忙碌著,只見他帶著一副眼鏡,小小的個子,帶著工具箱來到運鈔車前方,打開引擎蓋熟練地操作起來,過一會兒,他又輕巧地鉆到運鈔車底部,檢查底盤等部位。
公司成立修理廠以來,杜黎明就開始了他與運鈔車的親密接觸。為了更好地掌握維護修理技術,他在修理廠的墻上掛滿了各種車輛維修圖解,隨時了解有關技術數據和維修要求。遇到棘手的技術難題,他就主動鉆研或請教有經驗的老師傅,直到把問題解決。從單一的摩托車修理,到所有汽車型號的修理,到運鈔車的修理,杜黎明一直不斷學習摸索,擁有了十分嫻熟的修理技能。
“汽車修理不是一個吃老本的行業,汽車一直在更新換代,就得不斷地充實自己。”杜黎明說。自進入公司以來,運鈔車更新換代過幾次,現在運鈔車型號較為統一,但運鈔車為改裝車輛,技術含量大,維護和修理的要求較為嚴格。為此,杜黎明主動對運鈔車進行日常維護保養和修理,還利用公司報廢的運鈔車,拆開來熟悉車輛的每一個零部件。通過這樣拆、組的方式,結合平常的修理工作,找到故障原因和癥結,并把故障排除掉。
當問到戴著眼鏡工作是否方便時,他說,這么多年已經習慣了。并講起了為什么戴上了眼鏡的故事。一年冬天,天特別冷,他在焊接汽車部件時,一個火花彈進了他的眼睛,前往醫院處理后,醫生給他包好紗布,囑咐他好好休息,可是想著自己工作還沒有做完,他又回到了修理廠,扯下紗布便投入到工作中。耀眼的焊接火光對杜黎明的眼睛造成了二次傷害,從此他便離不開眼鏡了。杜黎明開玩笑地說:“四只眼看的更清楚,一個螺絲帽都不會掉。”
2015年,公司運鈔車出現部分油嘴損壞的問題。運鈔車用的噴油嘴其實就是個簡單的電磁閥,當電磁線圈通電時,產生吸力,針閥被吸起,打開噴孔,燃油經針閥頭部的軸針與噴孔之間的環形間隙高速噴出,形成霧狀,利于充分燃燒。噴油嘴更換價格昂貴,會增加公司車輛成本。
杜黎明將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為了替公司降低成本,他每天利用工作之余,將報廢運鈔車的油嘴拆卸下來,一個個精密部件,在他的手里都是一本本厚厚的書籍,日復一日的對著油嘴研究、試驗、再研究、再試驗,有時大家都下班回家了,他還一頭扎在悶熱的修理廠里刻苦鉆研。一段時間后,杜黎明找出了噴油嘴發生故障的原因:一是柴油不清潔,高壓油管內有雜質,使針閥偶件關閉不嚴,燃燒室內高壓燃氣反竄,燒壞針閥偶件;二是機溫過高噴油器冷卻不良,造成出油閥偶件卡死;三是出油閥磨損,使噴油器停止噴油時出現滴油現象,以致使噴油嘴燃焦積炭,發生卡死的故障;四是噴油器安裝時,漏裝墊片或墊片破壞,造成漏氣,引起噴油器局部溫度過高而卡死;五是噴油壓力過低,造成燃燒室內高壓燃氣反竄。針對這些易造成噴油嘴損壞的原因,杜黎明作出了一套詳細的檢查、修理方案。到目前為止,這套方案實施起來十分見效,幾乎所有的噴油嘴故障都能在公司修理廠內得到解決。
盡管工作非常辛苦,但憑著一股鉆勁,杜黎明卻干得很開心。有時他承修的車輛做完例行檢查、小修后,往往已是夜里十一二點,他毫無怨言,每天都堅持到最后。任務最繁重的時期,他總是主動減少休息時間,起早貪黑,工作在生產一線。
結束一天的工作后,杜黎明趕著末班車回遠在城郊的黃陂家中,妻子同他一樣在市內上班,早出晚歸,年邁的母親照顧著他的兩個孩子。每日清晨上班的時候,孩子們還沒有起來,晚上下班到家時,孩子們已經進入了人夢鄉。這么多年來,杜黎明和妻子始終堅持每天回家,他說,哪怕是孩子們睡著了,抱一抱他們,自己也會很開心,孩子們也會多一份安全感。沒有父母的陪伴對于孩子們的成長就是一種缺失。
面對家庭,他少了工作中的那副鉆勁兒,那副嚴肅的面孔,更多的是對家人的疼愛與溫柔。公司領導觀察到杜黎明工作一絲不茍,兢兢業業,便安排他做車間組長,負責整個車間的日常運作,考慮到他家較遠,取消了他早班排班,利用這個時間他可以送孩子去上學,然后再趕到公司。說到這里時,隔著厚厚的鏡片,我依然看到他眼里閃爍著感激的光芒。
作為技術骨干,技術能手,杜黎明在提高自身技能和服務質量的同時,還做好“傳、幫、帶”工作。他經常為新修理工開輔導課,工作中遇到難題,總是叫上幾個徒弟邊學邊干。修理廠廠長劉言祥提到杜黎明時說,這個小伙子工作責任心強,踏實肯干,做起事來不蠻干,有計劃、有步驟、有辦法,對新員工也是毫無保留的將所有的技術秘訣都傳輸給他們,工作上可謂是用了“洪荒之力”。
杜黎明從一個愛學習的小伙成長為一名為公司節約大量成本的修車工匠,這與他刻苦鉆研,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密不可分。